2021/12/23

歌手王力宏前妻李靚蕾帶起社會的進步性,她寫出很多人的切身處境

長期吸收與消化的人際關係學問、人文現象、心理分析、性別平權等知識,已經都融匯入我的腦內,形成我(酷叟)變得敏銳的意識。

就最近王力宏的是非,我看到其前妻李靚蕾所發表的文章中,有幾處現象值得探討:

1.女性感受到在婚姻中,對方及對方家人把人當作「生育機器」。

2.女性感受到在婚姻中,對方及對方家人長期對較晚才加入家族的女性配偶以羞辱,霸凌,冷暴力對待。(或許婚姻中的男性在女方家庭時,也會因為居於小票或弱勢,承受相同的狀況。婚姻在處於兩方家族內時,竟不免會有欺壓落單者的人性殘暴。)

3.女方覺得男方「終於」生了男丁後,急著要結束婚姻關係。

(以上整理自李靚蕾2021.12.20凌晨的聲明,https://tinyurl.com/y37pddxt

為何有「生育機器」的現象?家族互動時產生的關係霸凌如何運作?『終於』生了男丁透露了怎樣的思維?

這些討論起來對許多人是切身與不安的,我不擬闡述以上的課題,酷叟也無意跟他人或中小學生閒聊或探討這些(如同我寫明課題,但我不闡述)。
 

酷叟認為李靚蕾的文章已經觸動臺灣社會很多共鳴,她已帶起社會的進步性(例如:男性的警惕或防備,親職責任的提醒),這種共鳴與感應,好像不用多聊或多寫了。相信很多人冷暖自知。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21/12/16

吳瑞元老師 教學聲明-- 關於我的行政中立、依課綱、依教育學理的明確宣告

福和國中 本人 教學聲明
 
一、本人依照12年國教課綱教學,於教學中依照課綱規定採適切融入環境、海洋、人權(包括分配、程序、匡正與轉型正義;審議式民主)等議題,並依照《性別平等教育法》、《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施行法》、《世界人權宣言》、《人權兩公約》,以及12年國教課綱之規定執行教學。本學年至今,本人在任教之「歷史課」與「全球議題初探課」並無上述之主題式或專題式教學。本人依照《國民教育法》、《教師法》與教師聘約,依法行使職權,於課堂實施皆謹守前述法令和規約,亦依法、依學理行使專業選材與採融入式教法策略,歷來課堂中皆無倡議單一立場之公投主張。
二、本人經修習專業學分與考核,具備歷史科、公民與道德科、社會科學概論、家庭教育專業人員等領域之合格教師證照。於中學就職後持續進修本科、特教、輔導、教學教法、性平與人權教育等知能研習,21年以來本人累計超過440學分之在職進修可供稽核。
三、本人21年之中學教學,已累積超過250冊不斷更新之自編講義,於執教普通班、資源班與夜補校,累積自製課堂學習單達859份。本人之教學研發幸獲聯合、自由、公視報導,本人亦任新課綱之宣導講師,所有教材均可檢視公評。
四、近年,本人參與教育專家指導的衛福部《兒童權利公約》、教育部人權教育輔導團、國家人權博物館等多項教案計畫,皆有提出公開且具備論據與引註的中學教案。本人亦親撰本校多項課程計畫,所有教案與課程計畫均核對且清楚標註國中學生之能力指標及課綱之實質內涵編碼,足證本人於學理中講求論據,本人對於適齡教學之國家教育準則已有高度之掌握。
五、《性別平等教育法》規定,學校應對處於不利處境之學生積極提供協助,以改善其處境(第十四條)。同法並規定「教材內應平衡反映不同性別之歷史貢獻及生活經驗,並呈現多元之性別觀點。」(第十八條)。本人依法、依學理謹守上述各點法令,依法、依學理執行中學教學專業。
六、民國108年性平法規公投後,教育部已函示各校重申依性平法(第十二條)校園應致力提供性別友善環境【即,臺教學(三)字第1070230982號】,此函示有其淵源,並指示校方應行家校溝通協調;教師若依法執行職務而涉訟,校方應為師延聘律師。本人依該函示規定特此提出說明。
新北市立福和國民中學 教師吳老師 聲明 民國110年12月15日
﹍﹍﹍﹍﹍﹍﹍﹍﹍
補充澄清:
本人歷來課堂未曾在課堂主動提及選舉時事和公投。我不希望家長把自己很想倡議的狀態,投射成老師也愛談論和倡議。
 
有老師愛談政黨政治,但我不愛。有人喜歡倡議未來國家定位的意見,我因沒有特定立場,所以我尚無偏向哪個未來的想像。
 
我有兼混立場的學術養成過程,使我無意大談政黨立場或是政治取向(辦公室同仁也可為證)。以往的公投,現在的公投,我都沒有在國中課堂想提,因為基本上我沒興趣納入政黨紛爭的討論。我是沒有政黨立場的人,我也無特定國族走向的熱情。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21/12/12

因為白先勇是具備優勢的外省菁英,所以其文學水準不高?用身家背景去論斷人的高下合理嗎?

我一個華文系教授朋友轉給我一篇文章《【余杰專欄】白先勇為何將智慧產權問題當做學術自由問題?https://tinyurl.com/y445574t

因為白先勇認為蔡英文政府把臺灣清華大學內的中國清華大學單位給趕走是政治介入學術自由,余文於是批評白先勇是外省人菁英,憑著外省人集團的身家而在文壇有地位,評斷他文學水準不高。

我並不同意依據身家背景於是論斷白先勇的文學造詣高下,余文踩低了白先勇,然後吹捧宋澤萊的文學好過白先勇?

其實,我不認同文學家之間有何直論高下、等級或排行的批評。你可以說哪篇某段描寫恐懼,誰的好過於誰,但在沒有參照基礎上,就說誰好或誰不好,我覺得有問題。尤其,當論誰好或不好是基於身家背景,這似乎就是成見了。

哪天,我們再挖宋澤萊有何文學獎幫派的裙帶或交際圈,然後再論宋澤萊有其文化資本、社會資本,是拿鄉土展現其俗民與親民的包裝,然後又論酷叟這種不賴文學獎者才是「真誠文學」嗎?

是的,白先勇的血統跟賴聲川、王偉忠都是外省幫,彷彿自然可以無阻的成為文學菁英、戲劇大師及電視名製作人。但難道不是外省者都要去痛恨那種碾壓本省人的體制內如魚得水的人嗎?

但我想請批評者看一下,白先勇的作品是真的沒有關心底層嗎?他沒在關心落魄與虎落平陽的外省人嗎?這跟宋澤萊關心鄉土難道是不一樣的嗎?

我知道有些人挺有本錢去得文學獎或聲望,但我覺得不能因為自己沒本錢,然後就批評有背景的人的成功必然是因含金湯匙出身。就算有人擠進文學的社交圈,跟那麼多文學巨擘裝熟後得到文學獎,我覺得那也是本事。

我關心的更是,這些或許有優勢佔到顛峰的人,他們做了哪些好事。白先勇寫《孽子》,用悲憫的調調讓社會看到底層的人,後來更為愛滋病發聲,或推廣崑曲,他以自己的身分地位呼籲慈悲或是發揚文化遺產,我覺得人只要有真誠和仁愛,就不該用其身家背景去否定「有成就」的菁英。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21/11/24

福和吳瑞元老師110學年度八年級歷史第二次段考「白講自改本」講義之超連結(宋元明清)

吳瑞元老師八年級第一次段考「白色講義自改(答案)本」之連結及QR碼。

瑞元老師也將在任教班級提供張貼公告。

110學年度八年級歷史第二次段考「白講自改本」之超連結為

https://ppt.cc/f5mGFx


 

 

若遺失110學年度八年級上學期第二次段考歷史白色講義者,請點下面連結下載

https://ppt.cc/fu4Wix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21/11/07

看《游牧人生(Nomadland)》有感。特別想到的是工作的意義、生存的意義、分享及交換等哲理

昨日看了《游牧人生(Nomadland)》,之後我們有些討論,大致是聊了人生最重要的是工作,還是為了另一些有意義的事,其次才工作?不能工作了,又如何?

 以片子裡的工作模式來看,在台灣叫做打零工,此外,不同的是美國的故事可以以車為房為家,又因天候緣故需要遷移停駐的地方。

我在想在台港這種人與人密集的地方,若不講身分和地位,以甚麼賴以擁有自我的尊嚴? 而所謂的Houseless的遷移者,如何能一次次承受的相逢和離別?

我還參不透"there's no final goodbye" 我也還不能信仰離別道句"I'll see you down the road."

就不知何時會再見呀! 感傷。

但無論如何,無私的分享與交流是讓人快樂的,感念是常態的。剝削的交換是讓人憤怒的。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21/10/31

35年後,ABBA合唱團終於又合體了,新歌"I still have faith in you"你會怎麼解讀呢?

ABBA合唱團終於又合體了,新歌"I still have faith in you"寓意可以非常地多重,除了激勵人心,對歌迷來說,真是一種心理喊話,也是一種對逝去時光的感嘆。

我看MV後來居然激動起來,再看更多世人直播看這MV的心情,居然都有跟我一樣的激動和嗚咽。

可能歌迷都知道,ABBA的音樂除了是傳唱的經典,也造就了兩對佳偶,但也終成兩對怨偶,1982年的解散也傳出兩女主唱的決裂。解散的35年來,歌迷呼喚合體回歸的呼聲從沒少過。誰知在四人如此年邁的2016年,他們終於一起現身。然後,2019年竟然再度合作了。

我翻找了一些影像,想看看他們是否還是貌合神離,王不見王,或是后不見后之類的分開錄音。但看來好像是能在一起了。

"I still have faith in you"的MV從這四人的兒童照,到發跡,再將功成名就時的照片或影像集結,最後,四人以虛擬造像的模式同台,讓觀眾看到他們最紅時1978年代的熟悉面貌。這時,就引我激動起來。主唱在畫面中跟其他三位團員互動,那擁抱、表情和有默契對視卻蘊藏過往所有風雨的背後故事,看到的似乎是和解與團圓,不敢置信真否和解,但寧願信其為真。就像人生中經歷過風暴,好像有天自己也能放下並從容的重逢,創造新階段人生的共榮。

那虛擬影像,構築的就是心中的寄望。但最唏噓的,就是你很無法相信人生真的可以回到那個榮景。但無論如何,ABBA用他們青春的樣貌,讓我們緬懷,但也給我們新的擁有。相信ABBA的專輯是張用歲月淬煉的作品,是那35年前的過往,讓這張專輯的故事豐富。

請欣賞MV
https://youtu.be/pAzEY1MfXrQ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21/10/23

南韓法院判:將跨性別軍人強制退伍不合法

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  2021年10月20日FB社團貼文  (該文經伴侶盟每週時事討論,由吳瑞元草撰,經機構修潤後以機構名義發表)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21/10/13

福和吳瑞元老師九年級第一次段考白講【自對答】講義

福和吳瑞元老師110學年度歷史九年級第一次段考「白講自改本」講義之超連結

吳瑞元老師「白色講義自改(答案)本」之連結及QR碼。

瑞元老師也將在任教班級提供張貼公告。

110學年度歷史 九年級 第一次段考「白講自改本」之超連結為

https://ppt.cc/fq9MVx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21/10/06

福和吳瑞元老師110學年度八年級歷史第一次段考「白講自改本」講義之超連結

吳瑞元老師八年級第一次段考「白色講義自改(答案)本」之連結及QR碼。

瑞元老師也將在任教班級提供張貼公告。

110學年度八年級歷史第一次段考「白講自改本」之超連結為


 

若遺失110學年度八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段考歷史白色講義者,請點下面連結下載


 

 

 

瑞元敬上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108 新課綱歷史被公民科霸凌?國一生不識孫中山?歷史教育缺時間軸與去中國?爭議論辯簡整理在此

各位歷史老師好:九月底至前日,聯合報系陸續有刊出關於新課綱歷史教育的投書、評議和社論,酷叟這邊彙整如下幾個超連結供大家參考。

九月底我首先讀到〈不歸路〉這篇,這是國中歷史老師所撰,大致是提到九年級中世紀與啟蒙時代人物在課本中不見了的情形(酷叟覺得也非全不見,供大家評斷)。〈被公民科霸凌的歷史〉這篇,應有點出新課綱歷史的狀態,讓我覺得教起來怪怪的感受有了一個原因,酷叟也期待有機會聽到大家的看法。社論〈歷史教育名存實亡〉則整合前幾篇投書與吳淡如說小孩不識孫中山,對「去中國化」的歷史感到絕望。作家管仁建則在話題正熱之時,故意揭露孫中山多段與小女孩間的情史,寫為〈國一女生的家長更怕被孫中山認識吧?〉,順便反思一下歷史人物教學的意義。

 但以上觀點,可再比對陳民峰老師撰的〈去中國化了嗎?別用大人常識....〉,作者是國小生物老師,但我經常讀到他對學者洪蘭著作的打臉,對性平教育、家長會介入等等的批判,我肯定民峰老師的治學與獨立思考,該文檢視新課綱,詮釋新課綱以一種他者的高度看待史事,並認為中國史和時間軸仍在課綱中,兼打臉吳淡如等。

不過,陳民峰老師雖然詮釋了新課綱歷史教育的觀點,卻無知於課綱如何讓歷史課本變成欠缺時間軸、欠缺參照主體、欠缺立足點視角、欠缺追懷與殷鑑的現實面,所以該文談了史事的教育,卻未能看到歷史教育原有在引導學生建立時序、因果與演進上既有典範的價值。新課綱的上課時間希望引導學生思辨,但卻可能不知不在時序基礎上片段知識,已經遑論歷史中人性的省思,也不能道出局勢中人物的同情與理解。

其實,不管哪種史觀或是教育理念,我覺得各有依其典範的整套道理在。但將課綱體現在(國中)教科書上,就讓(可能是某些世代的老師)不好適應。現在,反而是審教科書的一端,讓教科書既非朝向新的典範去落實,也常因順應教學市場的呼聲而亦有返還。所以,我仍成為是(素養導向)課程與教材的自主規劃者,在學習單上搭建覺得重要的鷹架,但也自覺若少了一些先前會著重的史事,會有些失落或猶疑的。

新課綱的爭議算是又一波在各筆仗中互相正面迎戰,仍可關注發展的趨勢。   



以下,提供連結


歷史新課綱 走向不歸路
https://tinyurl.com/yfjdfhfk

【專家之眼】略古詳今?被公民科霸凌的中學歷史
https://tinyurl.com/yfx8nnuf

聯合報社論/歷史教育名存實亡,蔡政府坐收政治紅利
https://tinyurl.com/yerosh9r

新課綱去中國化了嗎?別用大人的常識,要求孩子的知識
https://tinyurl.com/ydv4wo28

加映 

管仁健觀點》國一女生的家長更怕被孫中山認識吧?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21/09/27

我校一場名為iPad的研習,讓我省思行動3C器材用於教學的真實需求


我覺得學校在備課日的iPAD研習中,有些使用3C器材的概念是沒有講清楚的,可能讓參與研習的老師誤以為自備一台iPAD是跟上時代的必要。但其實,當天研習所介紹的軟體和服務,大多是跨平台都可操作的,也就是若教師和學生是使用PC電腦,或是使用Mac筆電、Android平板、windows 平板、Android手機、ios系統的IPhone手機、樹莓派、Chrome book、Ubuntu,以上任一種,其實幾乎都可使用研習日中所介紹的軟體或服務,不是非得要有iPAD不可。

但在研習後,我在學校辦公室內聽到選購ipad的詢問度變多了,這讓我思考,教學工具是否真是非得用iPad?

對於數位教室學生人手一台iPad來隨堂教學,我個人肯定的是學校添購了全班有一致的顯屏和連網器材,但基於顯屏(顯示器)、連網和配備瀏覽器軟體的教學功能,不是只有iPad可做到,況且要普及推廣,經費上也耗費比較多。就研習日所介紹的軟體,如Seesaw來說,只要有瀏覽器的3C器材,學生就都可作答與上傳,學校若經費有限,不如多買平價的Android平板。而如果都要學生隨堂填寫單字或算式,讓各班人手一支白板筆與白板就可,沒有絕對必要須預先充電與行動帶電的產品。

我們現在的教學使用3C器材,究竟是在尋求更便利累積學生學習歷程(portfolio),還是僅是為了不同於黑板和紙筆教學的炫技?如果是前者的話,介紹Seesaw時,應強調不論何種3C器材,只要能連網並有瀏覽器,seesaw都可跨平台地使用,而不是叫老師們都到學校借ipad,並用iPad為名辦研習。要不然,也該說清楚,這次熟悉校園已有的iPad,下次,同樣的軟體會讓教師用自己的設備來應用,以模擬學生用各種自己的器材來用,例如Seesaw。

我也不希望因為學校使用iPad,讓學生以為好像自家沒有ipad,就無法學。我想,可能也不是非要有平板不可,也可致力於每個人的書桌桌面都觸控螢幕化、連網且有瀏覽器,應儘量排除操作系統的限制。跨平台都能用的網頁式教學平台,或許都是王道做法。

而站在我這科教師的觀點,像Seesaw這種網頁型的服務,採用平板來佈設教學是很折磨人的。不管是用手指或是用iPad pencil觸控筆來點擊和打字,都沒有鍵盤和滑鼠好用。或許常有手寫或手繪註記的教學安排,觸控平板是好用的(例如數學)。但以我這科總有文字閱讀來說,鍵盤和滑鼠的中英文書操作,手腕和手肘的移動量是少的,用平板來寫手跡字體則是累的、不利閱讀的。我很慶幸我在研習的當下,就同時開了PC桌機和ipad,我立刻領悟,在PC桌機電腦打字佈設seesaw真是太好用了。然而,因為使用iPad,講師反而花了很多的時間在處理同事無法進入權限,疲於解釋ipad設定選單,也忙於處理莫名該手摸點何處的老師,而相信大家還要特別記得在研習前要把ipad充電,說穿了,用ipad更傷神,不是嗎?

讓大家既有的設備就可以做教與學,好嗎?我謝謝有機會認識跨平台可用的Seesaw等服務,但若說推廣教師得自買ipad,我覺得該停止這樣的誤導。對學生或家庭來說,我也希望大家想清楚。

最近我讀到一些素材,提到了ipad的一些問題,例如,ipad有如獨立在iphone之外的器材,與iphone和iwatch間欠缺整合。又有,如Instagram沒有支援ipad的APP。最有痛點的,或許是ipad只適合看Netflex,不適合工作專案的製作(也就是我說的,滑鼠搭鍵盤比手頻頻懸空舉抬以指點觸屏要便利多了)。

我已經聽到越來越多人提到這句:「買前生產力,買後愛奇藝」,先進的器材給我們很多的想像,但老實說,行動帶電裝置,沒電就是廢物。我不是很信仰行動帶電裝置,尤其不認同ipad的普及。我反倒希望學校添購每生一個手寫白板,或允許學生上課使用自己的器材以在課堂作答(請每桌都有5V2A的電源供應)。

最後,介紹一篇說iPad Pro不實用的影片〈iPad Pro勸退!買前生產力買後愛奇藝,蘋果不敢告訴你的真相!三年使用超滅火!〉
https://youtu.be/12ZVejNw6Og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21/09/21

戲劇《黑喵知情》中所展現臺灣創作自由與進步價值

之前A.在看戲劇《黑喵知情》,我瞄了幾眼,感覺就是齣網路劇的格局,而劇情則是演不需特效的寵物溝通師超能力者,我就沒耐心看了。


上週看到金鐘獎,發覺這劇還入圍了數項獎項,於是我就讚美A.算是有敏銳的眼光,能看到這戲的好。這次連假,有幾頓我自己做的餐,用餐的時候,A.就連播《黑喵知情》,然後,就也覺得這戲有其有趣之處。長達14集,其實領略其奧妙後,我就不想多耗時間追劇,不過,A.還是要我「陪」看完,或許是有些覺得值得分享吧?A.因我而刷第2遍。


這假期我看《黑》、《俗女養成記第2季》、《斯卡羅》我感覺到台劇雖然格局不大,但有種社會批判、人文關懷和對臺灣特色的發揚,都會是我想向全球華人推薦的。


《黑》對於非法養殖場、民意代表是否真誠,乃至到黨團提名的鬥爭算是拉大了格局,不止在男女私情、家庭倫理和毛小孩入鏡。我也在想,這樣的題材,對岸是否會設限?我也在思考,臺灣出品之所以是臺灣出品,跟其他華人世界的區隔會是甚麼?


或許是臺灣的創作者為了傳達人文情懷或對社會的省思,比較少設框侷限吧?去年的《想見你》對家庭、價值觀有了跨回威權時代的穿越,營造隔世代互有對應與差異的趣味,還兼論了死亡失落的適應階段、尋短、性別氣質的霸凌及納入莫比烏斯帶的懸疑推理,不僅有精彩的戲劇要素,還有更多學說的基底,使得戲劇形式與內涵兼具。


這次我看的《黑》,本想是戲劇中動物加小孩的公式,動物戲算是剛好過關,可愛的寵物並沒有締造如靈犬萊西般的偶像,劇中寵物大多是為推動劇情而存在的工具。人物的人設,也是偏於為推動劇情而成為工具人,內心戲大多未著重去強調,這可能對演技類的獎項來說是不利的。不過,我很肯定劇組用心倡議善待動物社會,若要看完14集,後面著重在黨團提名、政治人物的鬥爭等動物保護立法層面的困境等,我沒有把握愛看寵物的觀眾能持續關注力,而這劇的問題,也在於開展了很多議題後,欠缺收聚與前後呼應的功力,若要論「最佳戲劇」恐怕是陪榜的命運。


不過,我還是以臺灣出品《黑喵知情》為傲,在劇情中,對政治現實的無奈是流露其中的,但該劇在保護動物的理念上,是具教育示範功能的,對於養寵物的心理準備、照顧寵物,以及置入照養寵物的商品,對我這懶得照顧寵物的人來說,我有收獲些新知。我希望這些新知,是帶著些省思和批判的,《黑》是做到的,也因此,我想,《黑》是否傳達出了臺灣的「進步」價值?


《黑》在戲劇和娛樂性的操作還略笨拙,但創作者有著理念,我相信技術部分是這個團隊很快可以跟上的。我期待秉持著創作自由與具批判性的理念,能讓之所以是臺灣出品,恆久有其獨特價值和口碑。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21/07/24

苗栗縣教育處疑似用校長考績刁難或整肅特定校長,這種威權手段難以通過行政中立與依法行政的檢驗


 苗栗縣議員曾玟學寫道:「校長或教師考績雖說都有制度可依循,但其實有心要操作,可輕易變成整肅異己的工具。去年的校長考績,便有為了修理特定校長而給乙等,這對教育人員來說是相當羞辱的事,後來其不服,向申評會提出了申訴。」

影片中的教育處長講了兩遍:「我是校長出身的,所以我特別『有良心』要給記乙等的校長機會,所以自己幫他們改回甲等。」但議員得知的是:考績黑箱只給總分,且避過申訴機制,行政部門想給機會或不給機會都處長說了算。

曾議員算是大大饒了教育處長,僅要他警惕自己要依法行政。不過,既然大家都可從這影片中看得出是有未依法行政之處,且有未依行政中立而因人設事。知情的任一大眾或檢方也可繼續告發與追究,監察院也可以介入調查。

就像新北市鷺O國中前林姓校長認為自己在教育局都有人罩著,而有不少獨斷強行之事。當年我在鷺O國中曾與權益受害的教師們研討對策,後來終究是讓民間團體伸援、監察院介入,連帶把教育局處理過程有問題的人全都回溯而懲戒了,該林姓女校長在監察院調查後送公懲會判以降等兩級。

老派的校長總覺得權力很大,這種舊威權觀的校長用師徒制,傳承著用考績強逼基層教師配合的惡習,但在法治觀念與權利救濟普及人心的狀況下,威權的威逼常經檢驗就可自顯偏頗、醜陋、法盲無知與無能感召齊心的領導能力。
權力越大,越要謹慎與節制,當班導師時我也常這樣警醒自己處事要兼顧程序正義、匡正正義與分配正義的要項。
 

苗栗縣曾議員的質詢請讀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21/07/20

2014年 吳瑞元老師於新北市福和國中朝會宣導人權《兩公約》活動實況

2014年 吳瑞元老師於新北市福和國中朝會宣導人權《兩公約》活動實況

2014年11月27日實施教學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