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不在技術與設備,在於「有心」與操之在己的信念
這個假期,我的伴為我準備了幾個影音素材,我整合了這些影片的宗旨,發現竟一致在呼籲所謂的「專業」,其實不僅是技術與設備的操作,專業,更須包含以人為主體的人文素養。
我們這週所看的題材包括太空人、飛航機師、社運人士與政治圈、醫師與護士等,在這些題材或領域,包括我自己是教師這個工作,我們一直著重在技術層面的操作,但有時我們過於倚賴技術,忽略了「人」就算限於技術、設備的困境中,其實以人為本(相信自我與設身處地)的出發,終究都可以實踐自我與成就彼此人生。
讓我這週有「主題式」感觸的影音,包括珊卓布拉克的《地心引力(Gravity)》、HBO自製電影《The Normal Heart(我譯為「人之常情」,2014)》、國家地理頻道《空中驚魂》第四季中華航空公司006班機1985年空中翻滾殘破尾翼迫降事件以及日劇《航空管制官》與《高山診療所(サマーレスキュー~天空の診療所~,2012)》。
這週我看的影音素材,有幾個都談到因物資與設備的匱乏,彷彿求生無望,令人萬念俱灰。但拋開金援、不要耽溺在器材的失效或欠缺,人其實都仍有掌控局勢的契機,這樣的契機只能把握,並善盡一切的一己之力去達成。
值得引以為鑑的是,中華航空波音747的四引擎班機,只不過一個引擎失效,但卻足以讓3個機師慌於處理細節,忘卻解除自動駕駛,使得飛機翻轉急墜,在近海平面時才改手動駕駛。其實,少一個引擎,駕駛微調左右襟翼平穩飛行是不難的!影片說,人,才是飛機駕駛的主體,人該相信自己才是。
同樣,珊卓布拉克在地心引力中無論是被甩離太空,或是憑滅火器瓶當推進器,抑或是最後賴自由落體方式回到地球,在什麼器材都缺的太空中,仍要把握僅存的生存資源,電影中,還靠的就是自己與信念了。
我看日劇《高山診療所》也有相同旨意。都市醫生來到2500公尺的高山診所,遇到開放骨折沒得輸血的急患認定生存無望,但小護士卻主導在場志工輪流按壓失血,發傻的屁孩醫生僅被指派握住病患的手給予口語支持。這集劇屁孩醫生質疑名為診所,居然重要的配備都沒有,資深醫生指出:病人需要的是醫生,醫生是醫療與診所的主體。
回到我的基層教學工作,我深有所省思,我重新警覺,原來「人心」的信念,才是專業的關鍵。其實,是否使用powerpoint與投影機教學,是否合作學習、分組學習,是否印了講義還是學習單,這些似乎都不是關鍵了。我想讓學生學到什麼?學生學到了嗎?原來,我,就是學校了。
吳瑞元2014.12.8(謝謝A.,你讓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