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4

大馬作家大潘(潘志明)談他知道的臺灣--北高、日月潭、食物、自行車道和人情味

曾旅居多國的馬來西亞華文作家大潘最近發表影片談談他所知的臺灣。

大潘聊了台北、高雄、日月潭、臺灣東部、禮貌、自行車道、食物和咖啡,還有他親歷的臺灣人情味。

我跟大潘有多年的交情,有幸先睹他生命故事的文稿。考量臺灣的自由風氣與華文出版的影響力,2017年大潘在台灣發行其著作《111封寄不出去的情書:摯愛之逝與人生再探》(布克文化),談伴侶關係,也談生命意義。書籍製作與宣傳期間,大潘有住臺灣一陣子。

大潘持續透過多種媒體分享他的生命哲學。這裡的簡短影片,不少內容足讓臺灣自豪。

歡迎大家點閱。
https://youtu.be/Dln1w5_mVNE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21/03/09

政治人物請留意,你是否真尊重,當事人有在聽

標題:政治人物請留意,你是否真尊重,當事人有在聽
因應去年以人權律師著稱的市長朴元淳於陷入性騷擾傳聞後輕生亡故,近日南韓正舉行首爾市長補選,繼任者是否能接續朴前市長以來漸有尊重LGBTQ(同志性少數)人權的趨勢,各界正在關注。
南韓因男尊女卑的文化傳統,另有龐大保守基督徒與天主教徒對LGBTQ社群甚有敵意,且少有包容,政治人物對同志權益甚少表態立場。朴元淳是個善於經營網路社群並具備開明形象的首爾市長,在其任內2015年時,韓國同志開始站上首爾市政廳的廣場,但也同時,首爾同志遊行須由大批警力戒護,以確保參加者的人身安全。
時值補選之際,市長候選人安哲秀於電視辯論會脫口說出自相矛盾卻又帶有歧視同志之語,似是而非的言論招來批評。當時,安哲秀被問是否參加首爾的同志遊行時,他一方面表示自己「反對歧視」與「每個人的人權都需要被尊重」,但是話鋒一轉,他抬舉「不想看到同志者的人權」,希望同志遊行不要在市中心辦,建議在郊區辦遊行,意指這樣會皆大歡喜。
安哲秀帶有歧視的話術,社會大眾一時難以察覺語病,但卻也有不少人可驗出他對「人權」、「尊重」有所誤解。
「人權」是句說得浮濫的詞彙,我們應更慎重認識「人權」的真意。「人權」是指奠基在公平與正義而能維護人性尊嚴的權益,要求同志捨市中心而遷就郊區遊行,其實就是限縮同志社群的表達自由,這不公平,也是差別對待,這種意味著「不要在我面前」的寓意,嚴重損及同志社群的尊嚴。這就像是種族隔離政策下的美國,要求黑人遷就去坐巴士的後區座位,這樣的規定若回顧奧斯卡金獎電影《姊妹(The Help)》(2011)與《關鍵少數(Hidden Figure)》,裡面都有令所有觀眾憤慨的劇情:黑人須使用黑人專用廁所,以免白人不舒服。回顧黑人的人權歷史,當美國黑人女性羅莎派克斯(Rosa Parks)執意就坐巴士前座時,這是一個要求公平對待與捍衛尊嚴的靜坐,這段故事已經闡明,將民族、社群設定專區以區隔界線,那是嚴重傷人尊嚴的想法;而討好一方卻犧牲另一方的尊嚴,那已非是「人權」的真諦。
然而,總有很多政治人物常媚俗地看重各方主流選民的票源,但卻又缺乏為捍衛人性尊嚴而戰的道德勇氣,以至於態度常流於閃爍與搖擺。例如,臺北市長馬英九認可「同志議題攸關人權」,於2000年北市府開始編列同志公民活動,馬前市長並有出席該年的「同志同玩節」;但另一方面,馬英九在總統任內卻一再以欠缺社會共識與多數國家未有同志婚姻為由,延宕了同志的權益。而到柯文哲市長時,市長曾說:「台灣價值是民主自由、多元開放、法治、人權、環保等普世價值。」至今臺北市已有簽署為「國際彩虹城市網絡(Rainbow Cities Network,簡稱RCN)」之一員,但另一方面,柯市長最受批評的則是未在公投時投票支持同志婚姻。身故的首爾朴前市長,在海外曾表示韓國憲法應保障同志,但回國後群眾的壓力又迫使首爾官網澄清市長並未支持同志。
雖然政治人物態度閃爍,世界的同志都是渴望掌權者對同志性少數人權的看重的。臺灣當今已能慶幸2008年以來之總統選舉候選人在政策辯論會時總要對尊重同志人權有所表態。2015年時總統候選人蔡英文明示「我支持婚姻平權」,2019年終在執政黨的擔當下使同婚專法上路,新北市長侯友宜即表示要給同志佳偶充滿著祝福,今年,新北市亦加盟成為「國際彩虹城市網絡」的一員。這是臺灣趨向光明的一面。
然在臺灣的同志權益受到看重之際,南韓的同志運動仍艱困地推動。在發表歧視同志的言論後,首爾市長候選人安哲秀人氣仍然高漲,但南韓同志卻只能在憤恨中盼看曙光。就在安哲秀於2月18日發表譁眾取寵的偏見言論的六日後,前中學教師,濟州知名的跨性別同運人士金起弘(김기홍),留下痛訴遭到歧視的遺書輕生殞落;3月3日南韓再傳前因變性而被撤除陸軍副士官職的卞熙秀(변희수)亦輕生身亡,幾件不幸的事讓媒體不免與安哲秀的發言有所連結。
是怎樣的社會讓人絕望至此?當要珍視同志的人性尊嚴,我們希望政治人物能夠想想《巴比的祈禱(Prayers for Bobby)》(書與影片,2009)裡的話。這句話出自曾篤信宗教並仇視同志,後來愛子輕生終於悔悟的媽媽,她告誡:當說話時,請記得,有個孩子正在傾聽。用在這裡,我們呼籲:政治人物須記得,當你歧視人的時候,你有民眾,他們正在聽。

本文亦有經過修改之版本,經修訂另改寫為臺灣伴侶權益促進聯盟臉書社團之發文。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21/03/07

代理孕母生的小孩與被領養者,或是有原生父母者,其實身分認同的問題大家都有

知名藝人經紀人陳鎮川與Darren於2020年結婚,近日兩人公布喜訊,表示已透過美國的代理孕母生下小男嬰,引發本地代理孕母和同志婚姻權益的討論。

同婚收養難 海外代孕路漫長

台灣目前不論是不孕的異性戀夫妻或同婚伴侶,代孕制度尚未合法,如須代孕,已有人跨海尋求代理孕母,費用至少三、四百萬元,且孩子返台後的認養手續繁複。以陳鎮川的例子而言,他們夫夫是由Darren的精子與國外代理孕母的卵子結合而孕育的。目前反對代理孕母者多是顧慮,生命的孕育會變成了商品化的行為,且會強制讓新生兒與原生的母體切斷關聯,硬生生讓孩子一出生就沒親生母親。不同於將親生父親與母親看得天大地大,亦有支持代理孕母制度者認為生與養都很重要,生命本都出於愛而生,異性戀有生殖力的人可決定生與不生,應也要讓想生小孩的配偶,使他們/她們有存在自己血緣的小孩的權利。而如果國家這麼在乎生育率,成全生育與有意願養育者,也符合國家社會的期待。

另有些反對代孕制度與反對同志配偶養育小孩,論小孩需要爸爸與媽媽等等,這種抬舉固定型態並推論幸福必由始終相同的一夫一妻所建構的想法,因已有不少研究驗證養育的關鍵非在異性戀的一夫與一妻,我在這裡也無意抬舉這種迷信。我的認知是,很多家庭疲於事業,並將孩子大部分的時間託付在學校、課輔班與課外活動營隊,社會分工之下,孩子有來自不同管道的支持力量,家長帶來孩子的危害已是相當多心理師修補和醫治的尋常,所以,所謂「親生的會比較疼小孩」,或是「孩子需要親生爸爸與媽媽的愛」,看來都是迷信。站在孩子最佳利益,孩子怎麼生、怎麼有、誰的,不必然有因果關聯,反倒是用偏見去設想他人的出生背景與養成,這種歧視才是在傷害與眾不同的人與兒童。

最近媒體熱議Netflix時境秀《璀璨帝國》(Bling Empire),節目則是由一位在美受領養韓裔平民模特兒 Kevin Kreider 的視角,帶領觀眾走進這群超級富豪圈的奢華世界。

約在第4、5集時,故事轉入韓裔Kreider尋找原生父母的情節。旅韓並常介紹南韓文化的臺灣播主FION在影片說明了戰後韓國因貧窮與重視血緣、學緣、地緣等文化因素,曾大量讓歐美人士來領養非婚或遭出養的孩童。FION的影片說明對於跨文化領養兒童的兩方觀點。
https://youtu.be/OD64rg59RsY

反對跨文化領養兒童的人,同樣是強調親子文化不同,會造成被領養者成年後的認同困擾。但想想跨國婚姻與跨族群婚姻自古也不少,身分認同的問題不是新的問題,是領養家庭可能忽視而已。但此刻,既然身分認同已被提示,就該對於被領養者的心理調適與概念的建構有所瞭解與因應。而我認為,這樣的心理調適與當事人的身分概念的建構,同樣也是代理孕母而生的人,或甚至是即便臺灣人是不是「中國人」都該去省思與定位的。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為何臺灣從母姓者很少見?這裡說明一些潛在的社會偏見

社會對「從母姓」有很多偏見的想法。

 目前本地實證的研究並不多,但社會看待「從母姓」者會覺得奇怪,這應是合理的推論。

在我基層教育的職場,初拿到新生名單有從母姓者,是會讓導師警覺。社會大眾對「從母姓」者的議論,常有的第一直覺就是,這個從母姓者是由母親扶養的單親孩子;第二個推論是,他們是「夫入贅」的家庭。俗世說因入贅而有男孩從母姓,叫做「抽豬母稅」,在未明從母姓的原因下,直接用這樣難聽的詞彙去推論,是帶有嚴重偏見的。而「抽豬母稅」之說法,順帶揭露了家庭狀態(即使是俗人的想像:這個家族缺男丁、入贅的男人無家族實權,從母姓的男性後裔是婚姻交換條件下的產出。),這種種被視為減損男性尊嚴的情境,有表現在張作驥2010年的電影《當愛來的時候》,也流露在這篇標題〈唐朝詩人李白不以入贅為恥 盤點詩仙的四次婚姻〉https://news.cnyes.com/news/id/1185978

從母姓並不代表必然是因為上一代是入贅婚,但因為從父姓為主流,使得從母姓者總不免讓人想探究。但因為從母姓會被設想為非有光彩的單親或上一代「入贅婚」,基於免於被人這樣設想與看待(或從母姓者總須疲於解釋,例如:是因為恨爸爸遺棄媽媽,選擇媽媽的姓氏;當然,也可以基於不想盲目歸順父系傳承的預設,純以女性自主的角度選擇媽媽的姓氏)。

但是,難以否認的,因有可能被用「入贅」推想從母姓的偏見,應足消抵很多人從母姓的意願。另一個我在教育職場上的實際經驗是,面對從母姓者,直覺會先推論該生為由母親扶養之單親。如果姓氏會揭露家庭身分狀態,應有很多人選擇不鮮明突兀,而續採從父姓的尋常。

目前我在博碩士論文網站找到關於招贅婚偏見的論文是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碩士論文《養女招贅婚家庭之權力圖像》by吳鳳珠(2011)。該論文有論及「對贅婿公、私領域形象的貶抑」。

於是,我認為「抗拒改變為從母姓」的關鍵原因,主因為跟不被視為光彩的「贅婿婚」、無父單親的連結,而「少數」總能引人議論也是原因。因為這些文化因素,進而人們抗拒改變為從母姓。(後兩者主可解釋為何生理女性之後裔從母姓者也少)。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