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4

刀郎《羅剎海市(罗刹海市)》不僅在批判中國歌壇歪風,更有批判當局體制,並隱諱地嚮往人權、民主的普世價值

昨天我在好奇刀郎《羅剎海市(罗刹海市)》紅火的道理。

原本我沒理解大家吃瓜熱議的事,第一直覺我是感覺這歌在歌頌含臺灣在內的西方民主體制,重重地批判了中國當局。

而基本上,很多人解釋刀郎在批判與羞辱中國歌壇的醜態,像是在歌壇能舉足輕重的那英被刀郎的歌詞影射為賣笑行業的流鶯,或是中國好聲音的節目造假,或者是該節目的評審楊坤臉如鞋拔,行事如奉迎那英的太監.....這些解讀,我想也沒解讀錯誤,應都屬刀郎蓄意的影射與對仇敵的報復,用於詆毀人身與人格的攻擊,的確是夠狠的重砲。若說對仇人有留情面,那就是用了古文典故,畢竟沒有指名道姓說白了。

但也有人(海內外中國人)的評議者,仍是強調刀郎的意圖和層次,絕非僅在講中國歌壇掌權者的興風作浪和顛黑為白,那還有針砭哪些人性的黑暗呢?聽得出來,這些評議者仍顧慮中共當局的裁罰,他們自我審查地不把話給講明,被吞進的話是:刀郎在批判中共當局。

回讀蒲松齡聊齋篇章〈羅剎海市〉的故事全貌,我居然可以將醜人的大都城對應為共產制度下的中國,將海市對應為臺灣,將龍宮世界對應為西方民主社會。刀郎沿用此典故,批判了現代中國的狀態。但若再看故事其全貌,說明了污濁的現世,仍有人看得清醒,有人則心存嚮往的偏好、感情與生涯,人們也對原有世界有所顧盼,既念國家、父母之恩情,但也痛恨醜人為惡的城鎮。海上龍宮的妻子,不以強權逼丈夫遷就,尊重丈夫分離的意願,但妻誓守與夫遠心相繫,但也不再同房(或許是未來兩岸的模式),而其實,那就是種民主與人權的精神。

說明白些,刀郎用歌詞與典故,批判了中共當局,也闡明對民主、正義與人權等共同價值的嚮往。刀郎借古諷今,批判的絕非僅在報復那英一幫人,其實他更重批判體制與社會風氣。至於刀郎的最末句說,所講的罪惡都「是人類根本的問題」,應是怕被當權者報復,寫了個「不針對誰」的聲明,以求保命。

這首歌很政治,也對促成覺醒、啟迪民智、導正世局等都顯得用心良苦。這是很多評議者高度推崇的,只是他們受限中共或長臂管轄之威脅,還是不便講明刀郎的意志,只能高喊「刀郎談的絕非僅歌壇一事」。當年,羅大佑〈亞細亞的孤兒〉聽來是關懷泰北孤軍,但,論大格局,絕對也是在講臺灣的歷史與外交窘境,行銷採歪讀將〈亞細亞的孤兒〉指涉為關懷貧窮弱勢人民,躲過了政治審查。

現在的狀況是,既然隱諱,當權者也不方便對號入座。人民與政府,不知還會怎麼各顯神通?這文本若能促成改革,這樣的創作是相當偉大的。

聊齋《羅剎海市》故事全貌與解說可參考下面--
https://youtu.be/uhiVxKI0Z7E
刀郎的歌可點這裡聽
https://youtu.be/8pHqQeMygZg

#羅剎海市
#罗刹海市
#刀郎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酷叟 Mr. Q感謝您的閱讀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