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道德上與宗教的訓諭都說不能說謊與造假,但這一兩年網路上偏偏就一直看到不實地陳述當今性平教育的事。有多不實呢......真的依照轉述的新聞去看原始資料,才發現「斷章取義」有多可怕。
我不大清楚有許多人是因為先有立場,所以就不循事實論證而直接轉發,還是,一般民眾有閱讀理解能力不足的情形。但確知的是,消息源頭是假話,而這假話還激起憤慨與恐慌,使得假話傳得廣,也長成了公投議題,不少人也依著假話寫了連署,甚至呼籲各界干預校園的性平教育。
但真相呢?這裡我轉貼用心機構所查證的真相,對比謠言有多可惡(噁)。
由媒體監督機構合組的「臺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認定「網傳國中教科書將教『性解放』、『性愛自拍』、『師生戀』、『人動物交合』等」,經仔細比對資料與驗證,證實該消息全數錯誤不實。https://tfc-taiwan.org.tw/node/112
(本文作者為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全球資訊網師資人才庫師資之一)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A bulletin of Mr. Q’s Web on his life, thoughts, and Social Studies for High School Education一個中學教師,江湖稱為酷叟老師(酷叟也夫子)公布校園、教學與生活隨想等相關消息。(managed by Ryan J. Y. Wu 吳瑞元,qsirwu)。
2018/08/21
2018/08/05
國民教育的人權教育輔導團中央團都在做哪些工作呢?
我之前在國教輔導團人權教育議題組(國中小),我們國教輔導團人權教育議題輔導團已經運轉10年。為了向基層國中小教師推廣人權教育,我們的工作計畫會朝兩個方向同時進行:人權教育基本概念的增能,以及人權教育教學專業增能。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人權教育的基本概念,包括課綱(附錄二)實質內涵規劃,我們會找參與課綱規劃的學者來主講研習,針對課綱所提的「正義」「平等」「權利調和」「權利救濟」、「偏見」「歧視」等都有其定義。
目前國教輔導團人權教育議題輔導團已經累積很多人力資源與課程推廣模式,有興趣進一步瞭解人權教育的老師歡迎與他們聯繫。而在人權教育部分,東吳大學有人權教育研究所,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有人權教育中心,都是人權教育的研究機構。
在人權教育教學專業增能部分,輔導團有辦理教案甄選,並在各地方依照輔導團組織辦法於各地教育局下辦理遴選輔導團員,這些地方輔導團員參與在國家教育研究院辦理的人權教育輔導團初階、進階、領導人研習。在中央團的增能基礎上,各教師團圓可在地方推廣與實踐教學。輔導團上學期會辦北、中、南區「分區研討會」(各區派輔導員參加,上午為專題演說,下午為公開觀課);下學期辦北中南三區「分區聯盟交流會議」,各地區輔導團教師分享與交流團務辦理經驗、在地推廣之成果、在地人權教學成果等等。在學年度末,輔導團辦「人權教育年度研討會」,邀約年度內有特殊成果的地方團或教學者發表。
輔導團於業務辦理「基本概念增能」經驗中,比較常發現老師在「人權教育」上比較趨於直覺,但較欠缺「人權教育」的學理與界定。其中,人權定義上的「普遍性」「與生俱有」、「不可分割」等特性,正義所涵蓋的「程序正義」「分配正義」「匡正正義」等都有更多學理需要推廣,轉化為教學亦需要教學的研發與實踐經歷。
而在『教學專業增能」上,我們經常開發人權教育融入式教學示例、人權教育有效教學模式,能力指標或實質內涵轉化為教學、人權教育資源利用、審議式民主教學模式、課程地圖、課程評鑑、教師專業社群經營等等。
我之前在新北市國教輔導團人權教育議題團(國中團)擔任輔導團員約4年,後來在國教輔導團人權教育議題團擔任中央輔導群教師約兩年,這些年在人權教育上的增能讓我學習到很多人權教育理念與教學法的精進,謝謝人權教育輔導團給我這麼多的滋養。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人權教育的基本概念,包括課綱(附錄二)實質內涵規劃,我們會找參與課綱規劃的學者來主講研習,針對課綱所提的「正義」「平等」「權利調和」「權利救濟」、「偏見」「歧視」等都有其定義。
目前國教輔導團人權教育議題輔導團已經累積很多人力資源與課程推廣模式,有興趣進一步瞭解人權教育的老師歡迎與他們聯繫。而在人權教育部分,東吳大學有人權教育研究所,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有人權教育中心,都是人權教育的研究機構。
在人權教育教學專業增能部分,輔導團有辦理教案甄選,並在各地方依照輔導團組織辦法於各地教育局下辦理遴選輔導團員,這些地方輔導團員參與在國家教育研究院辦理的人權教育輔導團初階、進階、領導人研習。在中央團的增能基礎上,各教師團圓可在地方推廣與實踐教學。輔導團上學期會辦北、中、南區「分區研討會」(各區派輔導員參加,上午為專題演說,下午為公開觀課);下學期辦北中南三區「分區聯盟交流會議」,各地區輔導團教師分享與交流團務辦理經驗、在地推廣之成果、在地人權教學成果等等。在學年度末,輔導團辦「人權教育年度研討會」,邀約年度內有特殊成果的地方團或教學者發表。
輔導團於業務辦理「基本概念增能」經驗中,比較常發現老師在「人權教育」上比較趨於直覺,但較欠缺「人權教育」的學理與界定。其中,人權定義上的「普遍性」「與生俱有」、「不可分割」等特性,正義所涵蓋的「程序正義」「分配正義」「匡正正義」等都有更多學理需要推廣,轉化為教學亦需要教學的研發與實踐經歷。
而在『教學專業增能」上,我們經常開發人權教育融入式教學示例、人權教育有效教學模式,能力指標或實質內涵轉化為教學、人權教育資源利用、審議式民主教學模式、課程地圖、課程評鑑、教師專業社群經營等等。
我之前在新北市國教輔導團人權教育議題團(國中團)擔任輔導團員約4年,後來在國教輔導團人權教育議題團擔任中央輔導群教師約兩年,這些年在人權教育上的增能讓我學習到很多人權教育理念與教學法的精進,謝謝人權教育輔導團給我這麼多的滋養。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18/08/02
向NCC投訴:無線數位電視頻道已無需要聯播新聞,應還觀眾節目選擇權
我已經停掉有線電視一段時間了,目前看無線數位電視的新聞台,基本上還是可以掌握時事。但,當我想轉台時,我居然發現有些頻道集團在聯播新聞,我就在想,那,所謂的二十個頻道如果還發生一堆聯播,那頻道數量的意義何在呢?
於是,我就在NCC投訴了。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投訴內容如下:
無線電視數位頻道為全國便利收視之頻道,應善盡多元節目製播之責任。當有聯播情事發生,應是國家發生緊急及重大危難,且為全國人民必須奉行與須知之官方統合發佈之訊息事件才可為之,否則,聯播使觀眾欠缺節目選擇權,還可讓頻道商減少播製成本,另讓頻道商一魚多吃可提高廣收視率之廣告時段價碼,此舉全然利用公共頻率之資源圖利頻道經營者,卻使收視大眾欠缺頻道節目選擇權。聯播節目的狀況,使得「無線數位頻道數量」喪失意義。
今所發現之頻道聯播現象包括2018年8月2日晨間七點到八點間,台視新聞台與台視聯播「早安您好台視新聞」新聞;民視新聞台與民視台灣台聯播台語新聞。另有中視綜合台與中視新聞台聯播「中視早安新聞」。
依理推知,各頻道集團使用相同之轉播設備,(舉例而言)不致發生觀眾可收看台視新聞台卻看不到台視一般台的情形,由此可知,新聞固然為重要之媒體功能與服務,但收視觀眾可自行轉台(甚至是依照頻道名稱轉至「新聞台」掌握時事),相同頻道集團已無必要罔顧節目的多元性而聯播新聞。
無線電視數位頻道聯播新聞使頻道數喪失意義,並且利用播放頻率之公共資產減少電視台製播成本,卻又能擴大電視台廣告營收,由此犧牲收視大眾之節目與頻道選擇權益,此現象不符公益與公義原則,並具備威權時代統一訊息之屬性,基於民主時代應訊息多元、 資訊開放等種種考量,請予糾正。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於是,我就在NCC投訴了。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投訴內容如下:
無線電視數位頻道為全國便利收視之頻道,應善盡多元節目製播之責任。當有聯播情事發生,應是國家發生緊急及重大危難,且為全國人民必須奉行與須知之官方統合發佈之訊息事件才可為之,否則,聯播使觀眾欠缺節目選擇權,還可讓頻道商減少播製成本,另讓頻道商一魚多吃可提高廣收視率之廣告時段價碼,此舉全然利用公共頻率之資源圖利頻道經營者,卻使收視大眾欠缺頻道節目選擇權。聯播節目的狀況,使得「無線數位頻道數量」喪失意義。
今所發現之頻道聯播現象包括2018年8月2日晨間七點到八點間,台視新聞台與台視聯播「早安您好台視新聞」新聞;民視新聞台與民視台灣台聯播台語新聞。另有中視綜合台與中視新聞台聯播「中視早安新聞」。
依理推知,各頻道集團使用相同之轉播設備,(舉例而言)不致發生觀眾可收看台視新聞台卻看不到台視一般台的情形,由此可知,新聞固然為重要之媒體功能與服務,但收視觀眾可自行轉台(甚至是依照頻道名稱轉至「新聞台」掌握時事),相同頻道集團已無必要罔顧節目的多元性而聯播新聞。
無線電視數位頻道聯播新聞使頻道數喪失意義,並且利用播放頻率之公共資產減少電視台製播成本,卻又能擴大電視台廣告營收,由此犧牲收視大眾之節目與頻道選擇權益,此現象不符公益與公義原則,並具備威權時代統一訊息之屬性,基於民主時代應訊息多元、 資訊開放等種種考量,請予糾正。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18/07/15
泰國少年受困洞穴救援的一些感人故事與人權的意義
這幾天,我在BBC News的網站再讀到數篇關於泰國少年困穴救援的一些感人故事。
這些故事分別是敘說為何長困洞穴中還能生存、這些受困者被發現但等待救援時親子互傳的家書、志工的影像等等,我看了都不忍感動落淚。
關於受困者還能存活,取決於小朋友原本是要幫小名「夜夜」的大男孩慶生,所以他們買了將近台幣六百的餅乾進去,這些作為慶生用的餅乾是幫他們撐過前幾天很重要的糧食。其他,教練教他們冥想打坐,喝水時教練也告訴他們要取洞壁滲的水,避免喝到污髒的積水,也是很重要的原則。當然,整件事,從慶生、紀律到團結這種緊固的友伴關係,是支持心理素質很重要的基礎。
而我覺得最人道也有人情味的事,就是救援組織在發現受困少年後,安排親子雙方寫下便條家書。BBC的新聞披露了各少年親子家書的一些內容,讀來都令人欣慰與感動。在這生死關頭,親子所書寫的訊息,肯定都是最誠摯與最想傳達給對方的話語。每個小孩都用不同的方式寫出希望父母不要擔心,其餘的訊息有預約出洞要吃炸雞,也有承諾會幫媽媽做買賣。教練的信則是向孩子的父母道歉,並承諾,「我一定會給他們最好的照顧」。從很多訊息指出,教練幾乎沒有吃東西,把食物都給孩子了,一如他平日對孩子都這樣關心。
父母傳入的信,則全都是表達關愛與鼓勵,尚有家長寫著,他們不會責怪孩子,也不會責怪教練,甚至非常感謝教練在洞中照顧他們。.......種種在危難與未知的處境下,這些家書的隻字片語,都是至深之愛的傳達。
如讀者有意讀到這篇感人的報導,請點此篇'Cave rescue: Thai boys and parents send letters of love and reassurance'
https://www.bbc.co.uk/news/world-asia-44748927
BBC也透過一篇專題,解釋各界的幾個疑問:
■為何進洞那麼深:因為進洞後發現積水出不去,為了躲水越退越深入。
■教練有錯嗎:教練是慶生活動被動受到邀約而去的,該洞這群少年也去過相當多次。
■沒有外國力量,泰國獨立能救嗎:就算排除泰國,全世界也少有洞穴潛水的救援經驗。泰國雖有海豹軍人,但他們的裝備全是廣闊海洋適用的,全世界相當少有洞穴潛水救援經驗的人。而少年失蹤的第一時間,有個長住該地的外國探險家很快地給予洞內結構的資訊。
(更多報導請見 https://www.bbc.com/news/world-asia-44799779)
另一個很令人感動的視角,就是泰國當地自願去該地幫忙的志工。BBC拍了簡短的紀錄短片,道出了這些不在第一線救援,卻是給了重要後援的婦女和鄉親。
影片中,泰國婦女看到海豹部隊的軍人衣服都是髒污,於是就自願到救援中心幫忙洗衣服,讓救援者可以換穿乾淨的衣服。婦女負責烹煮的人很多,有穆斯林婦女在電視上得知海豹部隊有不少穆斯林軍人,於是前往到現場烹煮穆斯林可食的餐點,作餐時還盡量考慮不管是不是穆斯林都能吃得下的食物。救援現場前前後後的人們,全都有相同的期盼,他們希望貢獻一些心力,讓救援行動能完成任務,讓少年們可以脫困返家。
這就是我覺得該傳播的新聞:讓人的溫情可以傳播和交流,發揚平凡人都有的正義感,讓善的力量感化分歧和冷漠,讓人心可以凝聚。
歡迎您一起來BBC看這個「看見泰國際救援行動的志工」短片
https://www.bbc.com/news/av/embed/p06d4ghj/44799779
還有收到的資訊是,這幾個「泰國洞穴被困少年」各有其生命故事,而且,就是這些都是人權的議題。
在「全球在地行動公益協會」的臉書文章說:......其實,12位男孩及教練,多來自貧困家庭或無國籍少數族裔,穿梭在緬甸家鄉與泰國學校、足球賽之間,對他們來說是家常便飯;他們的故事,猶如泰緬邊境上,無數流離者的縮影~」
在這篇文章有提到一個精通四種語言的少年(緬甸語、泰語、華語、佤語),家裡為了讓他有更好的教育,讓他離開有著戰火的緬甸家鄉,他的語言能力,僅是當地人在多元複雜的邊境地帶的常態。但也因為沒有國籍,許多的少年不能享有旅行、結婚、工作、擁有銀行帳戶等的權利。
所以,世界性的「兒童權利公約」為何這強調擁有國籍的權利,因為,許多的公民權利,都是以國籍的認定給予的。基於人權的保障,國際社會應該賦予享有國籍身份的權利,這是基本人權。曾受困的這些少年,其實不僅僅是少年的生命值得去拯救,還有,他們的生涯、成為公民享有發展的權利,都是可深入與延伸的關心。他們的處境如此,難民的處境也一樣。但無論如何,這個營救事件,不分國籍與身份,全球關心這個事情的人們,都是重視生命的價值,不管受困的是哪國人。
同樣泰國足球少年從洞穴脫困的故事,紐約時報和英國BBC都各自做了「事件包(懶人包)」表達了事件始末。可以比一比,他們各自運用了哪些方式讓人理解全貌。
BBC:'The full story of Thailand’s extraordinary cave rescue'
https://www.bbc.co.uk/news/world-asia-44791998
New York Times:'‘Still Can’t Believe It Worked’: The Story of the Thailand Cave Rescue'
https://www.nytimes.com/2018/07/12/world/asia/thailand-cave-rescue-seals.html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這些故事分別是敘說為何長困洞穴中還能生存、這些受困者被發現但等待救援時親子互傳的家書、志工的影像等等,我看了都不忍感動落淚。
關於受困者還能存活,取決於小朋友原本是要幫小名「夜夜」的大男孩慶生,所以他們買了將近台幣六百的餅乾進去,這些作為慶生用的餅乾是幫他們撐過前幾天很重要的糧食。其他,教練教他們冥想打坐,喝水時教練也告訴他們要取洞壁滲的水,避免喝到污髒的積水,也是很重要的原則。當然,整件事,從慶生、紀律到團結這種緊固的友伴關係,是支持心理素質很重要的基礎。
而我覺得最人道也有人情味的事,就是救援組織在發現受困少年後,安排親子雙方寫下便條家書。BBC的新聞披露了各少年親子家書的一些內容,讀來都令人欣慰與感動。在這生死關頭,親子所書寫的訊息,肯定都是最誠摯與最想傳達給對方的話語。每個小孩都用不同的方式寫出希望父母不要擔心,其餘的訊息有預約出洞要吃炸雞,也有承諾會幫媽媽做買賣。教練的信則是向孩子的父母道歉,並承諾,「我一定會給他們最好的照顧」。從很多訊息指出,教練幾乎沒有吃東西,把食物都給孩子了,一如他平日對孩子都這樣關心。
父母傳入的信,則全都是表達關愛與鼓勵,尚有家長寫著,他們不會責怪孩子,也不會責怪教練,甚至非常感謝教練在洞中照顧他們。.......種種在危難與未知的處境下,這些家書的隻字片語,都是至深之愛的傳達。
如讀者有意讀到這篇感人的報導,請點此篇'Cave rescue: Thai boys and parents send letters of love and reassurance'
https://www.bbc.co.uk/news/world-asia-44748927
BBC也透過一篇專題,解釋各界的幾個疑問:
■為何進洞那麼深:因為進洞後發現積水出不去,為了躲水越退越深入。
■教練有錯嗎:教練是慶生活動被動受到邀約而去的,該洞這群少年也去過相當多次。
■沒有外國力量,泰國獨立能救嗎:就算排除泰國,全世界也少有洞穴潛水的救援經驗。泰國雖有海豹軍人,但他們的裝備全是廣闊海洋適用的,全世界相當少有洞穴潛水救援經驗的人。而少年失蹤的第一時間,有個長住該地的外國探險家很快地給予洞內結構的資訊。
(更多報導請見 https://www.bbc.com/news/world-asia-44799779)
另一個很令人感動的視角,就是泰國當地自願去該地幫忙的志工。BBC拍了簡短的紀錄短片,道出了這些不在第一線救援,卻是給了重要後援的婦女和鄉親。
影片中,泰國婦女看到海豹部隊的軍人衣服都是髒污,於是就自願到救援中心幫忙洗衣服,讓救援者可以換穿乾淨的衣服。婦女負責烹煮的人很多,有穆斯林婦女在電視上得知海豹部隊有不少穆斯林軍人,於是前往到現場烹煮穆斯林可食的餐點,作餐時還盡量考慮不管是不是穆斯林都能吃得下的食物。救援現場前前後後的人們,全都有相同的期盼,他們希望貢獻一些心力,讓救援行動能完成任務,讓少年們可以脫困返家。
這就是我覺得該傳播的新聞:讓人的溫情可以傳播和交流,發揚平凡人都有的正義感,讓善的力量感化分歧和冷漠,讓人心可以凝聚。
歡迎您一起來BBC看這個「看見泰國際救援行動的志工」短片
https://www.bbc.com/news/av/embed/p06d4ghj/44799779
還有收到的資訊是,這幾個「泰國洞穴被困少年」各有其生命故事,而且,就是這些都是人權的議題。
在「全球在地行動公益協會」的臉書文章說:......其實,12位男孩及教練,多來自貧困家庭或無國籍少數族裔,穿梭在緬甸家鄉與泰國學校、足球賽之間,對他們來說是家常便飯;他們的故事,猶如泰緬邊境上,無數流離者的縮影~」
在這篇文章有提到一個精通四種語言的少年(緬甸語、泰語、華語、佤語),家裡為了讓他有更好的教育,讓他離開有著戰火的緬甸家鄉,他的語言能力,僅是當地人在多元複雜的邊境地帶的常態。但也因為沒有國籍,許多的少年不能享有旅行、結婚、工作、擁有銀行帳戶等的權利。
所以,世界性的「兒童權利公約」為何這強調擁有國籍的權利,因為,許多的公民權利,都是以國籍的認定給予的。基於人權的保障,國際社會應該賦予享有國籍身份的權利,這是基本人權。曾受困的這些少年,其實不僅僅是少年的生命值得去拯救,還有,他們的生涯、成為公民享有發展的權利,都是可深入與延伸的關心。他們的處境如此,難民的處境也一樣。但無論如何,這個營救事件,不分國籍與身份,全球關心這個事情的人們,都是重視生命的價值,不管受困的是哪國人。
同樣泰國足球少年從洞穴脫困的故事,紐約時報和英國BBC都各自做了「事件包(懶人包)」表達了事件始末。可以比一比,他們各自運用了哪些方式讓人理解全貌。
BBC:'The full story of Thailand’s extraordinary cave rescue'
https://www.bbc.co.uk/news/world-asia-44791998
New York Times:'‘Still Can’t Believe It Worked’: The Story of the Thailand Cave Rescue'
https://www.nytimes.com/2018/07/12/world/asia/thailand-cave-rescue-seals.html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18/07/09
從泰國洞穴救援新聞,期望臺灣新聞能從知性與影響規模來呈現新聞價值
幾天之前,泰國小足球員受困洞穴的新聞一直引發我的關心,但臺灣的電子媒體報導得不多,而現在,即使陸續救援出洞,臺灣的電視媒體也仍欠缺廣度和深度,但看到外國媒體CNN、德國之聲、BBC就常可知道很多面向的事。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我對這件事情的關注,有一方面是對地理、求生、救援體系、水文、氣候、地形、地質、人文風俗等都有探究的興趣。所以,當困穴的人在第九天找到仍存活時,我想電視媒體難道不知道如我這樣關心的人不少?但臺灣就是報得不多,有的就是跑個字幕,沒有來龍去脈。
我只好轉看手機點看BBC News,果不其然地,他們有好多篇的報導,包括洞穴的路徑圖、剖面圖等。
我無法理解臺灣的媒體花了很多時間把行車記錄器的畫面佔用節目的時段,或者,把大陸鄉巴佬鬥毆公車司機的事情一播再播,一開始還不標示新聞發生地點,等臺灣觀眾心生此風不可長時,才發現那是不分地大物博中國或是臺灣小地方日常不免都有的尋常事。被騙吸睛幾次後,即使憤而關機或變換頻道,我還是覺得被新聞頻道浪費了生命與白費了注目。
我懇求臺灣電視新聞能不能優先將事件所具備的知性與影響規模列在首位,請媒體不要再將「獵奇」與「製造話題」擺優先。現在的電視新聞,根本已是「娛樂」,這根本不該叫做「整點新聞」,而是「整點新話題娛樂節目」。你擺明叫做「關鍵時刻」、「新聞龍捲風」然後畫面驚聳,語氣高昂,我都OK。但若名稱叫做「新聞」,就不該這麼擺明著操縱情緒且失衡或匿真地報導。以米粉要名符其實,我認為頻道節目沒「新聞」節操與水準的,不該用「新聞」為節目名稱。
還好,還有些國際新聞頻道,讓我這個教學工作者可以理解如何用圖表、圖像並請專家評析,讓難以理解的事(例如,怎麼會在山洞卻難以救援呢?)能讓人容易理解。
這些國際媒體,找了潛水專家來評論,用地理的透視圖講解,他們呈現最近十多日來的雨量統計表,用每小時多少豪米雨量等於多少個游泳池的水來比擬,然後,還有家屬的祈神和心聲,政府的作為、民間與國際援助的介紹。而這深度報導,代表有國際關注的新聞價值。臺灣電視新聞看起來就是膚淺。
這個泰國的救援事件,近兩天我在關鍵評論與新頭殼之外,報紙終於有多點深度與廣度的分析和報導了。
這裡有其中之一的本土報導(但這篇還是太簡單了):〈為什麼是不可能的任務?!泰國洞穴救援難處一圖看懂〉http://newtalk.tw/news/view/2018-07-09/130678
真的,還是盼望臺灣新聞能從事件的知性與影響規模等指標來呈現新聞價值,讓臺灣人民可以有廣度與深度的資訊。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我對這件事情的關注,有一方面是對地理、求生、救援體系、水文、氣候、地形、地質、人文風俗等都有探究的興趣。所以,當困穴的人在第九天找到仍存活時,我想電視媒體難道不知道如我這樣關心的人不少?但臺灣就是報得不多,有的就是跑個字幕,沒有來龍去脈。
我只好轉看手機點看BBC News,果不其然地,他們有好多篇的報導,包括洞穴的路徑圖、剖面圖等。
我無法理解臺灣的媒體花了很多時間把行車記錄器的畫面佔用節目的時段,或者,把大陸鄉巴佬鬥毆公車司機的事情一播再播,一開始還不標示新聞發生地點,等臺灣觀眾心生此風不可長時,才發現那是不分地大物博中國或是臺灣小地方日常不免都有的尋常事。被騙吸睛幾次後,即使憤而關機或變換頻道,我還是覺得被新聞頻道浪費了生命與白費了注目。
我懇求臺灣電視新聞能不能優先將事件所具備的知性與影響規模列在首位,請媒體不要再將「獵奇」與「製造話題」擺優先。現在的電視新聞,根本已是「娛樂」,這根本不該叫做「整點新聞」,而是「整點新話題娛樂節目」。你擺明叫做「關鍵時刻」、「新聞龍捲風」然後畫面驚聳,語氣高昂,我都OK。但若名稱叫做「新聞」,就不該這麼擺明著操縱情緒且失衡或匿真地報導。以米粉要名符其實,我認為頻道節目沒「新聞」節操與水準的,不該用「新聞」為節目名稱。
還好,還有些國際新聞頻道,讓我這個教學工作者可以理解如何用圖表、圖像並請專家評析,讓難以理解的事(例如,怎麼會在山洞卻難以救援呢?)能讓人容易理解。
這些國際媒體,找了潛水專家來評論,用地理的透視圖講解,他們呈現最近十多日來的雨量統計表,用每小時多少豪米雨量等於多少個游泳池的水來比擬,然後,還有家屬的祈神和心聲,政府的作為、民間與國際援助的介紹。而這深度報導,代表有國際關注的新聞價值。臺灣電視新聞看起來就是膚淺。
這個泰國的救援事件,近兩天我在關鍵評論與新頭殼之外,報紙終於有多點深度與廣度的分析和報導了。
這裡有其中之一的本土報導(但這篇還是太簡單了):〈為什麼是不可能的任務?!泰國洞穴救援難處一圖看懂〉http://newtalk.tw/news/view/2018-07-09/130678
真的,還是盼望臺灣新聞能從事件的知性與影響規模等指標來呈現新聞價值,讓臺灣人民可以有廣度與深度的資訊。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