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A.在看戲劇《黑喵知情》,我瞄了幾眼,感覺就是齣網路劇的格局,而劇情則是演不需特效的寵物溝通師超能力者,我就沒耐心看了。
上週看到金鐘獎,發覺這劇還入圍了數項獎項,於是我就讚美A.算是有敏銳的眼光,能看到這戲的好。這次連假,有幾頓我自己做的餐,用餐的時候,A.就連播《黑喵知情》,然後,就也覺得這戲有其有趣之處。長達14集,其實領略其奧妙後,我就不想多耗時間追劇,不過,A.還是要我「陪」看完,或許是有些覺得值得分享吧?A.因我而刷第2遍。
這假期我看《黑》、《俗女養成記第2季》、《斯卡羅》我感覺到台劇雖然格局不大,但有種社會批判、人文關懷和對臺灣特色的發揚,都會是我想向全球華人推薦的。
《黑》對於非法養殖場、民意代表是否真誠,乃至到黨團提名的鬥爭算是拉大了格局,不止在男女私情、家庭倫理和毛小孩入鏡。我也在想,這樣的題材,對岸是否會設限?我也在思考,臺灣出品之所以是臺灣出品,跟其他華人世界的區隔會是甚麼?
或許是臺灣的創作者為了傳達人文情懷或對社會的省思,比較少設框侷限吧?去年的《想見你》對家庭、價值觀有了跨回威權時代的穿越,營造隔世代互有對應與差異的趣味,還兼論了死亡失落的適應階段、尋短、性別氣質的霸凌及納入莫比烏斯帶的懸疑推理,不僅有精彩的戲劇要素,還有更多學說的基底,使得戲劇形式與內涵兼具。
這次我看的《黑》,本想是戲劇中動物加小孩的公式,動物戲算是剛好過關,可愛的寵物並沒有締造如靈犬萊西般的偶像,劇中寵物大多是為推動劇情而存在的工具。人物的人設,也是偏於為推動劇情而成為工具人,內心戲大多未著重去強調,這可能對演技類的獎項來說是不利的。不過,我很肯定劇組用心倡議善待動物社會,若要看完14集,後面著重在黨團提名、政治人物的鬥爭等動物保護立法層面的困境等,我沒有把握愛看寵物的觀眾能持續關注力,而這劇的問題,也在於開展了很多議題後,欠缺收聚與前後呼應的功力,若要論「最佳戲劇」恐怕是陪榜的命運。
不過,我還是以臺灣出品《黑喵知情》為傲,在劇情中,對政治現實的無奈是流露其中的,但該劇在保護動物的理念上,是具教育示範功能的,對於養寵物的心理準備、照顧寵物,以及置入照養寵物的商品,對我這懶得照顧寵物的人來說,我有收獲些新知。我希望這些新知,是帶著些省思和批判的,《黑》是做到的,也因此,我想,《黑》是否傳達出了臺灣的「進步」價值?
《黑》在戲劇和娛樂性的操作還略笨拙,但創作者有著理念,我相信技術部分是這個團隊很快可以跟上的。我期待秉持著創作自由與具批判性的理念,能讓之所以是臺灣出品,恆久有其獨特價值和口碑。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