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巿賽】恭喜本校教師參加113年新北市教育局113年度國民中小學「性別平等教育課程與教學教案甄選活動」榮獲佳績!
教案限定主題:「月經平權」
獲獎教案名稱:男老師與同學探究「月經事就是人權事」
獲獎者:吳瑞元老師(專任教師)、林育賢老師(實習教師)
獲獎結果:優等獎
恭喜以上獲獎教師
獎狀日期:2024年12月31日
賀我自己參加新北市性平教案甄選獲得優等獎。
原本我準備了檢驗歷史教材中的性別人物要來參加這個性平比賽,也在部分班級中實施,但就在鄰近日子開始撰寫教案時,驚見比賽主題是「月經平權」,於是趕緊轉換教學設計,也在濃縮的時間中吸收不少份量的文獻,並透徹掌握新北市多元生理用品的政策。然後,也在截止收件之前,在課堂實際實施教學。
頒獎日與分享會中,一位評審在不同的階段多次的誇讚我們的作品(我邀我指導的實習老師一起參與),她說她給我最高分,我真高興有專家讀出了我精心的設計(教案跟劇本一樣,其實是不好讀的,能讀出精髓的讀者,我認為肯定是非常高明且內行的)。
有人可能覺得我們的作品匆促中還有粗糙之處,但我得說,這個「讓男性也認識月經」的主題,我可能在廿五年前的一場女性平權主題的座談會中,我以聽眾的身分有提出主張,然後,我在教學實務我也深刻省思為何常有女同學信任我而告知需求,於是醞釀出從怎樣的教學流程,使得月經教學不是淪為「男性說教」,我也深度考量如何讓教學不至會對在場女同學形成「凝視」。而我的教案,就是在這長期的醞釀與文獻滋養後終於產出。
頒獎會中評審(督學)說,很多人教月經教到被投訴變成性平事件,聽來是男性教學者切入的手法和講述的態度出問題了。或許是我前述的考量,讓我的教學設計是可行的,也可避掉爭議。
我們這個教案用人權教育的學理融入,更在意如何避免「教了歧視順便更強化歧視」。在策略上,我也用自我揭露身體生涯的變遷,對應月事年段的身體變遷,讓學生對應刷牙、刮鬍、例行節日、攝護腺肥大、天冷頻尿、第二性徵、青春期、更年期、退休生涯同等......都要為身體生涯的狀態打理,如此命定的接納自我,也促使學生感知不論女男老幼,皆各有其需體貼與同理的需求,進而引導學生尊重身體隱私,但也要能推理隱性需求,並進而認同平權措施(例如生理期假期、平價或免費的用品)。
我是人權教育教師,所以切入的角度會和健康教育老師、護理老師、軍護教師與輔導活動課教師的著重點不同。我們或許會用到相同的素材,但我承認是比不上熟悉醫護或女性教師第一人稱且為當事人的知識權威。但請視我們這個嘗試為一個拋磚引玉的起點吧!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酷叟 Mr. Q感謝您的閱讀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