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10

擔任地區賽學生小論文競賽評審有感:什麼是研究呢?

昨天我獲教育局之邀擔任以往俗稱為小論文的評審工作,在這舉辦複賽的板橋大觀國小,有著繽紛色彩的彩虹跑道。彩虹的色條往往也代表多元的尊重。

這次的比賽設定為關懷弱勢,入選作品的包括居住正義、食物銀行、關心身心障礙(顏面傷殘、聽障、罕病)、新住民學生、學習輔導等,展現了議題的多元性,學生更在研究中執行公民行動。


我所擔任評選的工作,首先要上指定網站,在網站提供的入選作品中,按照指定的評估與佔分比例在各項評比給分,這樣便得出初賽入選作品。在初賽中,我們評審有發現很多作品偏向報導,並且欠缺議題的對焦(例如談論了身心障礙的處境、罕見疾病、弱勢者的居住權....。然而身心障礙類別那麼多、罕見疾病的類型也很多,雖同屬「弱勢」的社群,但弱勢的處境非常多樣,一概而論篇幅就淪於列舉帳單)。

有些入選作品相當不錯,但是某項做得不足(例如相關連結、文章冊、影像連結、書目),就是少了某項分數,整個競爭力就難以翻轉了。換句話說,在比賽中,要贏就要每項都要掄得分數。

企圖心很重要。

我這次的任務還包括要在小論文的複賽中擔任評審,選出足以代表本縣市出去參賽的4個作品。在複賽的過程,只有兩大佔分的項目,一個是佔10分鐘的「整體報告內容」(包括小論文內容與口頭、投影片發表),另一個項目是也佔10分鐘「評審口試成績」。

在「整體報告內容」部分,有的學生團隊有將文字內容印成出面資料分送給評審,我覺得這個部分也頗重要的(或許有評審覺得不需要),因為評審若能有閱讀的依據,雙方有可能依據文本聚焦討論。



在10分鐘學生團隊的報告中,有的如相聲互搭就事論事,也有說學逗唱的。有模擬新聞名嘴的談話節目,「名嘴」一一就主題的各層面論述;也有模擬新聞報導與採訪。當然,有的結巴呆板背誦,也有口語輪番報告,轉場銜接流暢,一氣呵成。就競賽而言,就是口頭報告要有精彩、令人想關注的元素。有位評審說,他喜歡從容不迫,面帶自信微笑的團隊。沒錯呀,誰喜歡見到面露痛苦與不情願的上場選手呢?

在另一個10分鐘口試中,我們評審往往能感受勝負立判的鮮明度。

這屆合乎競賽精神的作品真寥寥可數。很多作品都有相同的致命缺陷。

以國中生的程度,大致還是把「弱勢社群」用悲情為故事起點,以「光明的現狀」為論結。其實「弱勢」並非都是失能,「弱勢」之所以成為「弱勢」有一大部分是社會成見、漠視與制度的不足。其中,多數作品勠力陳述陳述「社會成見」,但學生的口語(認知)仍不脫「偏見」(例如談新住民學生都如何;論述「偏差」學生承受誤解,但卻也用「單親」等歸因論定。事實上不是「單親」導致學業低成就,而是親子因結構因素造成忙碌而在親職中功能失衡。即便「單親」,家庭樣貌亦相當多元,不能一概成為問題的歸因)。

在量化研究也普遍出現研究的致命問題:為了論述悲情與社會的漠視,各團慣用問卷統計,但問卷不免提問失焦且欠缺明辨數據意義,無論是問卷與訪談大都欠缺理想的詮釋,得出的結論大致也是與日常推想無大差距。所以,我們看到的作品,大都偏向報導,少了本競賽著重的問題意識與特殊發現。

這樣的狀況,一方面可能指導老師還是指導介入太少,另一方面也是這屆比賽指導老師大多欠缺量化與質化的研究所長。

我們四位評審其實在提問與講評中都針對「研究」的很多層面有所提點了。希望本區能更精進競賽競爭了,盼日後,評選都已達「入選」作品的複賽與決賽,不致再讓評審不耐那麼多。

我覺得我們的評審都有按學生的程度給予評判,但如果說碩士研究生在研究法與問題意識是需要指導教授指導的話,我們期盼有指導老師的「專題寫作(小論文)」也該多給學生關於研究法與問題意識的指引。

而量化研究的操作若要呈現社會事實,我相信我們評審都期待,中學生該有警覺數據從產出到詮釋,該力求信度或效度的意識。

社會常見誤用與錯讀數據以達成特殊目的,中學生的研究團隊應也該有警覺研究限制的能力。(例如一校的普查問卷並不見得能代表全體中學生的認知,但若能跟其他類似的學術研究比對,這樣的推論才有依據)

寫作與作文比賽其實日常多的是,而我參與評審的比賽,就是除了「寫作」,還要有「研究」的歷程和成果。這屆評的經驗是,入選作品大致都在論述與架構一氣呵成,但許多作品的「研究」卻不足支撐論點。

所以,我是覺得好多隊的指導老師在「研究」與「省思(反思、辯證)」的層面上好像沒使上太多力量。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酷叟 Mr. Q感謝您的閱讀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