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天終於看了《月光下的藍色男孩(Moonlight)》,這部片的餘韻在看後還一直在我的心中發酵。
以前呢,關於青梅竹馬的戲,我會將《盛夏光年》和《愛在暹羅》一起類比。我甚至一度覺得《愛在暹羅》比較好看。不過看到了《月》片後,現在想,若去除黑人身分認同與黑人社區的部分,那種由童年而建立的好友情誼,那相知相惜的知己(摯友),《盛夏光年》出現的時間反而比《月》早有了先見之明。我有種觀片後的傷感,就在想起兩片時浮出。
《月》和《盛》都處理了兩男(不見得都可定義為同志,隨你)摯友發生了情愫,在無法言明之下,但又超越偏見而能彼此接納的狀態。故事的後續,一樣是難以預測,但最美的就是那段共同走過的歲月,與互相疼惜未能彼此參與的歷程。相逢時,那補足的缺憾,是最美的關係也是最具意義的時刻。
那,侯孝賢的《戀戀風塵》也是女男間的青梅竹馬之愛,跟《月》比起來如何?那我得說,那令人惆悵與回醞條件真的就少了些。最主要是,同性間的情愫,摻雜著內心恐同的自我否定,附掛著怕被貶為女方的男性自尊,以及巨大的同志污名副產品,使得同性間的情愫難以言明,曲折避諱,且不易確認(到底是性的遊戲呢?還是有愛呢?),於是那描寫苦悶、迂迴的過程,就充滿了戲劇張力。當然,《戀戀風塵》中的女男追求,也有這麼基於雙方之尊嚴而婉轉、錯失、告白及確認的歷程。觀影的樂趣就是察看這些細微的表情和互動,跟著一起參與確認有愛無愛的有趣歷程。但若論戲劇張力,女男間還是得操作階級、貧富、價值觀等等對比以創造出具反差效果的戲劇力。而男男間也放入同前述的這些反差,那衝擊就更大了,至於女女間,可能少了男性沙文自尊的這一環,角色為情所苦的戲劇張力,似乎就沒男男般高反差。我不是說男男的感情戲都比較精彩,而是在講某些故事草稿容不容易營造的戲劇性強度。基本上,電影好不好看,除了角色與情節的設定外,還要看導演會不會說故事。
《月》的導演算是說了個好故事了。在階級的落差上,取材自「黑人」、「瘦小」、「貧民社區」,導演好好的介紹了一個黑人社區的世界,完整地勾勒了角色成長的歷程。在宏觀的角度上,導演述說了霸凌的源由、產出反擊自信的機緣、教育的失能、家庭功能的頹傾、毒品與性交易的因果、犯罪與死亡、就業與更生。在宏觀的社會議題中,導演將道德批判淡化,用人文的視野陳述現象,呈現了對多元社群的憫惜。因此,這部電影有深度也有廣度。
而在微觀的個體生命經驗中,他也讓有心的觀眾可以察覺到主角、(有得獎的,第一段飾演販毒老大)男配角的心情轉折。其中,道德良知是在一些情節發生時,在角色表現一副難以啟齒、低聲承認的表情中流露的。例如,毒老大好心留宿小朋友夏隆,卻也得回答夏隆追問其母的毒品是否由毒老大供給。或是,前一晚是好朋友的凱文,卻非得在惡生起鬨時從眾選擇夏隆來欺負。多年後,假釋中且成為廚師的凱文對這份愧疚,透過好好的一餐料理與問候,彷彿是一次最又誠意的致歉。這些道德良知的浮現,不流於說教,而是奠基於人與人的情義,所以我說這是人文取向的電影,不是道德宣傳片。
所以,宏觀的視野也有,故事的脈絡也清楚,也處處流露了社會批判的素材,主角「夏隆」這角色相當立體,情感與身分認同的推展也具層次。所以,我看這部片就想看看奧斯卡的「最佳影片」是否僅是因為題材的政治正確與同志的時尚而給獎。看來,不是這樣的。《月》就是一部好的電影,是那種會讓人有濃濃憂傷,但又讓人對愛和人生抱持著一點兒希望的好電影。
PS.上面的海報取自維基百科。經一起觀影的A.告訴我,我才驚覺這以男主角夏隆為形象的海報,其實分由飾演童年、中學、壯年三個演員的臉拼成一張臉的。最右的臉是壯年後的夏隆,留著落腮鬍。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A bulletin of Mr. Q’s Web on his life, thoughts, and Social Studies for High School Education一個中學教師,江湖稱為酷叟老師(酷叟也夫子)公布校園、教學與生活隨想等相關消息。(managed by Ryan J. Y. Wu 吳瑞元,qsirwu)。
2017/08/27
2017/08/21
我不喜歡囧星人用病理學與診治的觀點來看待ADHD(過動)體質者
囧星人是我有訂閱且非常喜歡看的Youtuber。
但囧星人2017年8月14日〈成人也有過動症?偏方有效嗎?常見誤解你必須知! 〉的影片觀點,我是很不認同的。這部短片在此 https://youtu.be/6W5VEXKtJLI
「疾病!」 「疾病!」 「疾病!」
我不認同這部影片用「病理學」的觀點解釋了有過動體質的人類。
我也不是反對用DSM手冊來界定體質狀態。但疾病的偏見與污名對人與兒童的傷害是很大的。我可以理解很多醫師看待疾病是很中立也未必帶有價值的。
但我必須說,凡有體質超乎平均的狀態,並不該看做「疾病」,並非得醫藥介入「診治」。
當個體的狀態影響生活機能時,醫藥的介入是合理的。但若僅是被看為病就用藥,那可能抬舉了醫學塑造的權威,並也被納入全球化醫藥的資本主義政治中。
事實上,有許多ADHD的人之所以產生適應社會的困擾,有一個很大的部分是源自社會僵固的體制。例如,學校教育就是要學生乖乖坐著聽課。但如果是操作式或是體能活動的課程,所謂的「過動兒」有時是如魚得水。但人們總不是批判為何這樣的社會體制不是循著「過動兒」的屬性而設計。
我在中學教育現場的確可感知有學生體質有所不同(例如不能好好坐,總敢爬高與冒險,一再地口無遮攔,是非連連),這些恐近ADHD的孩子有種特性,對於著迷的事,會將體力用竭到全然投注在他有興趣的事上,家長不難發現這樣的孩子玩到攤睡在地板。ADHD體質的人,對其著迷的事,其實是可以全然地專心的。可見「注意力不足過動」這樣的文意,其實是不能詮釋體質的屬性。
為何我們的社會與體制,總要人坐好、乖、有禮貌、謹慎、不講粗話、別冒險?解構這樣的偏執與僵化的體制,我想,不見得是ADHD的人要被醫治與改變,是我們的社會要能適應與包容不同,我們的體制要有彈性讓不同天份的人可以發揮。
疾病與病理學的認定可能會製造當事人受規馴的災難,尤其是讓當事人自我貶抑。 對於特殊體質的人,該用的是empower與賞識的角度助其發揮所長。
我不覺得藥物是必要的,我也認為醫學介入是須慎選不迷信科學且具人文視野的專業人員。
更重要的家長要理解ADHD兒童所特需的教養技巧,例如,減少負面指謫,多找正向肯定。口令須簡明具體,不要奢求兒童聽懂抽象或形而上的空論,不要過高期待三思後行或敏銳的同理心(過動兒的同理心有時是慢一拍在平靜時產生,但不是欠缺情義)。
或許用同性戀曾被精神醫學病理化對待的過往歷史來比擬,有人會懂。
該改變的,常是人對既定制度的偏執(如不見得得安靜坐好聽課,特許一兩人可蹺腿上課的自在,其實可以包容。一如婚伴對象同性也可)。該改變的,未必是個體。所以在社會學sociology的觀點,ADHD不是個體該診治的問題,是社會有否讓人適性發展的問題。
後記:
關於同性戀者被診治過程承受的痛苦,可看電影《遇見好男孩(Latter Days)》。
另有部電影描述調皮的孩子如何充實了身障同學的生命,但其父母一度用藥讓過動孩子變呆。孩子變了個人樣後家長索性停止使用ADHD藥,這部真人真事故事,請看電影《逆風少年(Different Drummers)》 (2013) 。
﹍﹍﹍﹍﹍﹍﹍﹍﹍
我在囧星人發表的ADHD過動症影片處有留言回應,我的留言有得到一些反對我觀點的回應。其中,有位醫事檢驗專業的人自承「自己是ADHD的患者」,我讀了,第一個反應是天啊,然後一時想翻白眼,但我眼神不由得又垂降成專注的誠懇。我想翻白眼的原因,是感受到這位「醫事檢驗的專業人員」竟如此地認定自己是「ADHD『患者』」,我不由連動想起當DSM手冊(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疾病手冊)(不管什麼原因)不再視同性戀為疾病,但我聽到有同志說:「我是同性戀『患者』」,我對這樣的認定覺得是太盲從地貶抑他自己了。在經過醫療社會學與知識論的考古訓練後,不管醫療手冊怎麼定義,光譜般的人性表現、體質狀態,實在不該被這些框架給限定。
「患者」!
我覺得:不必要用「患者」的概念認知與表述自己。
留言者說他所受的醫學教育說:「ADHD是因為大腦前額葉發育有些缺陷導致專注力功能較低」
我覺得:不必要用讓自己攬上了這樣具有負面意涵的定義。
所謂的「缺陷」就是價值判斷,而這就是病理學出發的觀點。但,看事情可以有不同的觀點。社會與科學(STS)的研究,或許會說ADHD的大腦前額葉有其特色的「育成」。而所謂的「專注力功能」也非全面的都不行,總之,體質上有特別的展現。
醫學在體質與自然的解釋上具有權威,但這些權威在中立科學的字眼上,常存著價值判斷,因此造成傾向選擇用侵入性或指定介入醫療的行動。
這樣的醫療行動看似合理、有效,但卻是在一種成見中決定了醫療作為,並且強化了對差異體質者的污名。(例如對於具備兩性特質的嬰兒,硬是開刀讓這孩童成為某一性,而其中的意涵是:不該有模糊或居間的性別)
我認為醫療診斷可以協助認識自我個體,但解釋自己的狀態不該被醫學或病理學給思想殖民。去掉一些價值判斷的「誤導」思維,肯認自己的差異,對自己採取增長補短的行動,而不是要被包裝成「專業」的外在體制與成見弄得自形慚穢。
「以自己身為一位醫事檢驗師的觀點」這句話可能,但也未必提升發言的權威的立場。這更凸顯在醫療學科的養成與醫藥資本主義市場所形成「知識」的歷程。而這「知識」是在某種利益結構中環環作用,所以,在醫學教育的體制中,必須信仰醫療的有效與必要。
我在初始的文章中已經明白地寫入了,醫療介入是有其時機、條件的必要,我並沒有要全盤否定醫療的功能、專業。遇到具備反思與獨立思考的從業人員,才能更切近幸福。
醫學論述與觀點的形成,是需要後設地獨立思考與判斷。個體需要診斷的協助,但數據與觀點必須整合各方面的掌握,這有賴具備反思與獨立思考的專業人員,全面的掌握才能達成。
我的發言基礎是閱讀過相關的文獻,與多種立場後的評論。我也瞭解很多教學現場覺得ADHD必須就診與轉介,當然有些真有必要,但,問題不小的就在於社會僵制、對人一致屬性的偏執,這就是崇尚標準答案的教育界經常在迫害人性的狀態。
回到ADHD個體,我不認同踩在「患者」的角色的這種灌輸與認定(但如果這樣的定位讓自己好過的話,那就這樣認定吧。但,別再用疾病的污名或幻見,弱化了當事人的自尊)
我不認同唯有藥物可以處理ADHD,或是必須改變ADHD的體質,或是必然要仰賴特殊教育或更多專業技師。「專業」資源是值得去尋求的,(我得重複「專業資源」是值得去尋求的),但「專業」的學科養成,有其盲點,偏偏又牽涉到醫藥與健保資源,這讓一些論述是難保客觀,而不免向某些利益組織與身份傾斜。
我的文章,也僅是在警示這樣的傾斜。此外,我想給一再被病理化的某些領有標籤的社群更多的自信與培力。
我想提醒,醫療的介入行動,其實就預設了對體質狀態的價值觀,也就是要「改變」、「回復」以及不要「現況」。意圖去操作,其實就已是對現況「體質」的否定。
「改變」、「回復」以及不要「現況」,都是在講「你這樣的狀況,不好喔!」
但醫學與專業人員如能警覺自己與社會的價值觀的運作,或許不會「建構」與助長求診者的自卑。
況且,ADHD的體質,亦不免存有終身與此體質相伴的情形,醫療強調「改變」、「回復」,但體質卻存有不會改變,沒有回復的事實。
我比較期待看到的,仍是不要預設世俗從眾的價值觀,而是,為ADHD社群尋求社會與個體適應並發揚其天分。
而我的發言,僅是警示醫療或醫藥僅是尋求因應的其中一個策略,絕不該視為是唯一或必要。而是否是良好的輔助人員,從其論述與觀點可以探查出其偏好的處遇treatment對策,但這「偏好」是須警覺的。畢竟,最重要的是,當事人與珍愛當事人的家屬,應綜合多方面的資訊來得出該怎麼彼此適應與應變的方案。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但囧星人2017年8月14日〈成人也有過動症?偏方有效嗎?常見誤解你必須知! 〉的影片觀點,我是很不認同的。這部短片在此 https://youtu.be/6W5VEXKtJLI
「疾病!」 「疾病!」 「疾病!」
我不認同這部影片用「病理學」的觀點解釋了有過動體質的人類。
我也不是反對用DSM手冊來界定體質狀態。但疾病的偏見與污名對人與兒童的傷害是很大的。我可以理解很多醫師看待疾病是很中立也未必帶有價值的。
但我必須說,凡有體質超乎平均的狀態,並不該看做「疾病」,並非得醫藥介入「診治」。
當個體的狀態影響生活機能時,醫藥的介入是合理的。但若僅是被看為病就用藥,那可能抬舉了醫學塑造的權威,並也被納入全球化醫藥的資本主義政治中。
事實上,有許多ADHD的人之所以產生適應社會的困擾,有一個很大的部分是源自社會僵固的體制。例如,學校教育就是要學生乖乖坐著聽課。但如果是操作式或是體能活動的課程,所謂的「過動兒」有時是如魚得水。但人們總不是批判為何這樣的社會體制不是循著「過動兒」的屬性而設計。
我在中學教育現場的確可感知有學生體質有所不同(例如不能好好坐,總敢爬高與冒險,一再地口無遮攔,是非連連),這些恐近ADHD的孩子有種特性,對於著迷的事,會將體力用竭到全然投注在他有興趣的事上,家長不難發現這樣的孩子玩到攤睡在地板。ADHD體質的人,對其著迷的事,其實是可以全然地專心的。可見「注意力不足過動」這樣的文意,其實是不能詮釋體質的屬性。
為何我們的社會與體制,總要人坐好、乖、有禮貌、謹慎、不講粗話、別冒險?解構這樣的偏執與僵化的體制,我想,不見得是ADHD的人要被醫治與改變,是我們的社會要能適應與包容不同,我們的體制要有彈性讓不同天份的人可以發揮。
疾病與病理學的認定可能會製造當事人受規馴的災難,尤其是讓當事人自我貶抑。 對於特殊體質的人,該用的是empower與賞識的角度助其發揮所長。
我不覺得藥物是必要的,我也認為醫學介入是須慎選不迷信科學且具人文視野的專業人員。
更重要的家長要理解ADHD兒童所特需的教養技巧,例如,減少負面指謫,多找正向肯定。口令須簡明具體,不要奢求兒童聽懂抽象或形而上的空論,不要過高期待三思後行或敏銳的同理心(過動兒的同理心有時是慢一拍在平靜時產生,但不是欠缺情義)。
或許用同性戀曾被精神醫學病理化對待的過往歷史來比擬,有人會懂。
該改變的,常是人對既定制度的偏執(如不見得得安靜坐好聽課,特許一兩人可蹺腿上課的自在,其實可以包容。一如婚伴對象同性也可)。該改變的,未必是個體。所以在社會學sociology的觀點,ADHD不是個體該診治的問題,是社會有否讓人適性發展的問題。
後記:
關於同性戀者被診治過程承受的痛苦,可看電影《遇見好男孩(Latter Days)》。
另有部電影描述調皮的孩子如何充實了身障同學的生命,但其父母一度用藥讓過動孩子變呆。孩子變了個人樣後家長索性停止使用ADHD藥,這部真人真事故事,請看電影《逆風少年(Different Drummers)》 (2013) 。
﹍﹍﹍﹍﹍﹍﹍﹍﹍
我在囧星人發表的ADHD過動症影片處有留言回應,我的留言有得到一些反對我觀點的回應。其中,有位醫事檢驗專業的人自承「自己是ADHD的患者」,我讀了,第一個反應是天啊,然後一時想翻白眼,但我眼神不由得又垂降成專注的誠懇。我想翻白眼的原因,是感受到這位「醫事檢驗的專業人員」竟如此地認定自己是「ADHD『患者』」,我不由連動想起當DSM手冊(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疾病手冊)(不管什麼原因)不再視同性戀為疾病,但我聽到有同志說:「我是同性戀『患者』」,我對這樣的認定覺得是太盲從地貶抑他自己了。在經過醫療社會學與知識論的考古訓練後,不管醫療手冊怎麼定義,光譜般的人性表現、體質狀態,實在不該被這些框架給限定。
「患者」!
我覺得:不必要用「患者」的概念認知與表述自己。
留言者說他所受的醫學教育說:「ADHD是因為大腦前額葉發育有些缺陷導致專注力功能較低」
我覺得:不必要用讓自己攬上了這樣具有負面意涵的定義。
所謂的「缺陷」就是價值判斷,而這就是病理學出發的觀點。但,看事情可以有不同的觀點。社會與科學(STS)的研究,或許會說ADHD的大腦前額葉有其特色的「育成」。而所謂的「專注力功能」也非全面的都不行,總之,體質上有特別的展現。
醫學在體質與自然的解釋上具有權威,但這些權威在中立科學的字眼上,常存著價值判斷,因此造成傾向選擇用侵入性或指定介入醫療的行動。
這樣的醫療行動看似合理、有效,但卻是在一種成見中決定了醫療作為,並且強化了對差異體質者的污名。(例如對於具備兩性特質的嬰兒,硬是開刀讓這孩童成為某一性,而其中的意涵是:不該有模糊或居間的性別)
我認為醫療診斷可以協助認識自我個體,但解釋自己的狀態不該被醫學或病理學給思想殖民。去掉一些價值判斷的「誤導」思維,肯認自己的差異,對自己採取增長補短的行動,而不是要被包裝成「專業」的外在體制與成見弄得自形慚穢。
「以自己身為一位醫事檢驗師的觀點」這句話可能,但也未必提升發言的權威的立場。這更凸顯在醫療學科的養成與醫藥資本主義市場所形成「知識」的歷程。而這「知識」是在某種利益結構中環環作用,所以,在醫學教育的體制中,必須信仰醫療的有效與必要。
我在初始的文章中已經明白地寫入了,醫療介入是有其時機、條件的必要,我並沒有要全盤否定醫療的功能、專業。遇到具備反思與獨立思考的從業人員,才能更切近幸福。
醫學論述與觀點的形成,是需要後設地獨立思考與判斷。個體需要診斷的協助,但數據與觀點必須整合各方面的掌握,這有賴具備反思與獨立思考的專業人員,全面的掌握才能達成。
我的發言基礎是閱讀過相關的文獻,與多種立場後的評論。我也瞭解很多教學現場覺得ADHD必須就診與轉介,當然有些真有必要,但,問題不小的就在於社會僵制、對人一致屬性的偏執,這就是崇尚標準答案的教育界經常在迫害人性的狀態。
回到ADHD個體,我不認同踩在「患者」的角色的這種灌輸與認定(但如果這樣的定位讓自己好過的話,那就這樣認定吧。但,別再用疾病的污名或幻見,弱化了當事人的自尊)
我不認同唯有藥物可以處理ADHD,或是必須改變ADHD的體質,或是必然要仰賴特殊教育或更多專業技師。「專業」資源是值得去尋求的,(我得重複「專業資源」是值得去尋求的),但「專業」的學科養成,有其盲點,偏偏又牽涉到醫藥與健保資源,這讓一些論述是難保客觀,而不免向某些利益組織與身份傾斜。
我的文章,也僅是在警示這樣的傾斜。此外,我想給一再被病理化的某些領有標籤的社群更多的自信與培力。
我想提醒,醫療的介入行動,其實就預設了對體質狀態的價值觀,也就是要「改變」、「回復」以及不要「現況」。意圖去操作,其實就已是對現況「體質」的否定。
「改變」、「回復」以及不要「現況」,都是在講「你這樣的狀況,不好喔!」
但醫學與專業人員如能警覺自己與社會的價值觀的運作,或許不會「建構」與助長求診者的自卑。
況且,ADHD的體質,亦不免存有終身與此體質相伴的情形,醫療強調「改變」、「回復」,但體質卻存有不會改變,沒有回復的事實。
我比較期待看到的,仍是不要預設世俗從眾的價值觀,而是,為ADHD社群尋求社會與個體適應並發揚其天分。
而我的發言,僅是警示醫療或醫藥僅是尋求因應的其中一個策略,絕不該視為是唯一或必要。而是否是良好的輔助人員,從其論述與觀點可以探查出其偏好的處遇treatment對策,但這「偏好」是須警覺的。畢竟,最重要的是,當事人與珍愛當事人的家屬,應綜合多方面的資訊來得出該怎麼彼此適應與應變的方案。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標籤Label:
人權教育,
性平教育(Genders & LGBTQ+),
社會批判,
B.班級經營與輔導
2017/08/17
臺灣LGBTQ同志運動歷史年表 (Timeline of Taiwan gay and lebian movement)
台灣LGBTQ同志運動歷史年表 (Timeline of Taiwan gay and lebian movement)
使用方法:點擊時間軸上的文字方塊,可閱讀詳細內容。時間軸可用滑鼠壓按拖移。
全螢幕 時間軸網址: https://ppt.cc/fShOkx
胡萊安為臺灣的歷史研究者 ,引用本資料庫請註明「年表資料由胡萊安提供」。
這個網頁是用時間軸的方式來呈現 台灣同志運動的歷史,其內所示的 台灣同運歷史事件都已盡量善盡查證,並依據文獻、報導與史料交叉比對。
以下時間表由歷史研究者胡萊安整理與撰寫。如有需要勘誤之處,請聯絡酷叟 askwusir@gmail.com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標籤Label:
人權教育,
性平教育(Genders & LGBTQ+),
社會批判,
歷史文化,
C.研究發展與進修
2017/08/08
新北基隆人權景點遊‧學指南摺頁教材出爐
對不起,酷叟上週因被派去國家教育研究院臺中院區辦研習活動整整一週,沒時間正式公開我統籌製作的這份「新北基人權景點遊‧學指南」。
「新北基人權景點遊‧學指南」這份摺頁教材,是我(酷叟)在基北兩地跑章申請及爭取經費印製的。執行這個計畫我跑了超過30個景點,用運動攝影機錄製了不少景點短介,並規劃了人權景點網站,其內有整合GPS座標資訊。這個摺頁裡我收錄了超過26個景點,有26個小小篇的人權故事,由我描自Google Map的手繪地圖,以及摺頁內的照片幾乎皆由我親照的相片80餘幅。
這份教材設計我比較滿意的地方在於文案的撰寫。在人權的學理上,許多權利在不同的立場上,常存在著權利衝突,所以人權教育比較不是在陳述一定的是非對錯,人權教育在於提升論理與思辯的能力。所以,我這份摺頁素材,有許多事件的描述,有意讓讀者讀完後可以感知事件的爭議所在,透過選材,其實也在呈現人權的基準。
受限於摺頁的篇幅,如何在短篇的文字,傳達出故事概要與人權啟示,這都是我所克服的挑戰。
收到與讀過這份摺頁,可以怎麼做呢?我熱切建議大家保留這份資料,跟尋常拿到的風景區導覽地圖放在一起。這份摺頁的景點有些都還相當秘境,值得順道一訪喔!
如您會用座標來設定導航機,那您將不難找到我推薦的人權景點,您也將有機會與我一樣身歷其境,沈潛其中且心有所感。
「新北基人權景點遊‧學指南」這份摺頁教材,是我(酷叟)在基北兩地跑章申請及爭取經費印製的。執行這個計畫我跑了超過30個景點,用運動攝影機錄製了不少景點短介,並規劃了人權景點網站,其內有整合GPS座標資訊。這個摺頁裡我收錄了超過26個景點,有26個小小篇的人權故事,由我描自Google Map的手繪地圖,以及摺頁內的照片幾乎皆由我親照的相片80餘幅。
這份教材設計我比較滿意的地方在於文案的撰寫。在人權的學理上,許多權利在不同的立場上,常存在著權利衝突,所以人權教育比較不是在陳述一定的是非對錯,人權教育在於提升論理與思辯的能力。所以,我這份摺頁素材,有許多事件的描述,有意讓讀者讀完後可以感知事件的爭議所在,透過選材,其實也在呈現人權的基準。
受限於摺頁的篇幅,如何在短篇的文字,傳達出故事概要與人權啟示,這都是我所克服的挑戰。
收到與讀過這份摺頁,可以怎麼做呢?我熱切建議大家保留這份資料,跟尋常拿到的風景區導覽地圖放在一起。這份摺頁的景點有些都還相當秘境,值得順道一訪喔!
如您會用座標來設定導航機,那您將不難找到我推薦的人權景點,您也將有機會與我一樣身歷其境,沈潛其中且心有所感。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