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3

我發現有學生身上常噴香水,這裡對他們提出忠告

以為穿用名牌可以贏得敬重是假象,倒是有些階級優越感的形象,讓人感到壓迫而想疏遠。

香水也是這樣會讓人產生距離感的。我在美國生活時,發現很多用品強調無香味,我從留學生處得知,這些標榜無香味商品(Fragrance Free)是因為考量到香味喜好每人各有所好,希望不要因為特殊或濃烈的香味造成他人嗅覺上的突兀或衝擊。

就像很多人聞香菸覺得很受不了,但有人自鳴得意香菸品牌與氣息。這些從消費者的市調所開發的無味商品,強調:最王道的且禮貌的,反而是「無味」。

吳老師留



Photo on Foter.com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20/03/02

觀看鐵道車前景(cab view) 影片的趣味--以蒙特內哥羅的鐵道為例

我其實一直有在想什麼才叫做旅遊。身歷時境,那帶來的感動絕對是沒有話說的。不過,有時緣份未到,所以只能久仰其名。

還有一種遊覽,是觀看高畫質的youtube影片,很多網路自媒體創作者,常用高端的器材空拍,或者在交通工具上拍上了模擬遊覽的視角。

最近,我跟A.常挑鐵道車前景的影片觀賞。上週我看到一部沿著美國阿肯色河深谷綿延而入的一條鐵路(從Canon城西行),鐵道深入幽谷秘境,觀賞影片很常雖不免跳播,但偶見溪中有些人泛舟而過,相當有意思的異國地理景觀。網址:https://youtu.be/YpcJ6jJlz6o

這週,我們特地再點了一部在雪地開行的列車車前景來看,研究了地名許久,才知影片是從巴爾幹半島山國「門特內哥羅」首都開往亞德里亞海濱海大城Bar的鐵道。影片中的火車從首都Podgorica向西開,遇山後就入雪區,越過長山洞,火車穿越該國最大湖的邊緣,這處河階平地,是陰天無雪的。過不久,就要直撞入高山雪線下的岩壁山洞,經過6公里長的隧道,終於看到亞德里亞海岸,海邊又陽光普照,完全沒雪了。因地形,進出隧道的柳暗花明、穿山至海,讓這條鐵路非常精彩。

於是,就像最近旅遊返家後,我們繼續打開桌機PC,在google 地圖探索所見所知,彷彿有了一趟回味無窮的旅程。而這次,我多認識了一個國家,那就是充滿山地原屬南斯拉夫加盟國的新國家--蒙特內哥羅。

大家也可來看看
https://youtu.be/Y53k5YCL93c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20/02/29

澳洲談話節目讓中國駐澳公使與觀眾、來賓對質詰辯「中國是否不民主?」

我今天看到了一則澳洲談話節目的片段,裡面的來賓與主持人都對中共的體制有針鋒相對的精彩對質與辯論。

其中,我不否認中共駐澳洲大使王晰寧是能言善辯的,至少也對西方觀點的質疑都能有言之成理的應對能耐。(須有夠清晰的邏輯與反推,才能確知他的說法似是而非,互相矛盾)

而我非常佩服主持人,他不會因王晰寧擴大了話題而任憑焦點失焦,這主持人總能用非常有效率的問句,重複要求王要面對問題,也因這樣,幾個重複的關鍵問題與反問,讓王數度結巴。

而從這節目,可以看到中共認知的「民主」與西方民意和投票得出政策結果的「民主」有著理解與認知上的巨大差異。

幾個重點:
1.西方式的民主,認為投票與資訊的透明,是實施民主的要件。這些要件,恰也是制衡行政濫權重要條件。
2.中國認為民主不需要人人參與,也不需要西方式競爭式的開放政策辯論。中國自認有開放參與,而其「民主」的精神是「協商式」地得出結論。
3.王認為澳洲因新冠肺炎禁止中國疫區人民入境是「反應過度」,但中國因新冠肺炎強拉民眾隔離,卻是「合理必要」。這是雙重標準且互相矛盾。
4.王說「維吾爾訓練中心(西方世界認知為「集中營」」)內的數萬人都是受到恐怖主義的洗禮而須「再教育」。他閃躲不承認這些人多數被迫失去自由。但,在我觀點看來,當一個國家有很多人想投入反政府的行列,以人民為主體的國家應去了解人民的想法與處境,但王公使所謂的中國14億人口有其治理上必須監控與教育(洗腦)的必要,節目沒立即批駁的是:為何政府是以執政穩定為治國的中心,而不是以人民的意願和需求為依歸?

我的心得是,我在想:一個好的政府,是以政府的角度來讓人民得以活出符合政府期待地自我實現?還是,政府創造人人可以幸福的沃土,同時尊重人民長出符合個人意願的自我實現,這樣才是好政府?哪個才是「民主政府」的真諦?

請欣賞 https://youtu.be/Mb2_e0Dvz5U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20/02/16

跟我一起到臺中清水這樣玩(高美濕地/鰲峰山公園/清水鬼洞/眷村/自然出泉洗衣坑)

這趟旅行是在2020年1月22日前往的,那是東北季風暫為止息的冬天。 久仰台灣臺中的高美濕地,實走一趟那裡的木棧道,真心感覺值得推薦給大家。當然,這裡若是豔陽高照的夏天,可能走起來是毫無遮蔭的。 而我去走、去看,特別是可以在潮間帶有不少生態的觀察,而風車與夕陽彩霞的風光,真的有不虛此行的快活與滿足。 透過這影片推薦給大家前往旅遊。

我的行車與步行地圖請看 https://is.gd/tHIX1B

 https://youtu.be/ZtvG7X1lQKo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20/02/10

電影《陽光普照》中為人父母的「疚」與有距離感的壓抑父親

最近我看到去年金馬獎大贏家《陽光普照》這電影,沉澱了一天後,我推薦這部電影給旅日的友人看。去年,我推薦他們看《與惡的距離》,然後,我發現《陽光普照》還跟《與惡》有相呼應,但不失更多延伸的地方。

這部片中的重考班、駕訓班,便利商店、洗車店、甚是是我曾探視自班一個判入「少年輔育院」學生的景象,都是真實的,就是我生活周遭的景象。為我常來台灣的日本友人推薦這片,讓他們有機會看到很真實的台灣。

雖然《陽光普照》在去年金馬獎得到11項提名,不過,我覺得這部電影格局不大,在我看來僅是公共電視人生劇展的等級,但即便如此,它的得獎顯示了金馬獎尚有一貫重視人文的傳統。

我推薦這部電影,因這部電影彷彿呈現了很多家庭中年爸爸的典型樣貌,台灣的中年爸爸總是不善於表達情感,很壓抑,不善於處理跟家人、孩子的關係,然後造就一代代壓抑的男性。

印象中描繪這種壓抑的爸爸、有距離的父子關係等電影,好像也不少了,李安就很偏好這個題材(《推手》、《喜宴》、《飲食男女》....),好像日本這類型的電影也非常多。希望有機會讀到評析《陽》片裡中年父親與家人的關係,是掉入哪些刻板窠臼,還是多了哪些深度。

無論如何,這片最讓我玩味的是,為何有人突然會突然想不開?電影的哪些描述對應了憂鬱症的樣貌?還有父親不惜代價守護孩子的舉動,與劇終前的親子兜風戲,存在著謎樣的道德哲學。

最後,我在想,育兒的親長,其實常在在思考如何均分對各個孩子的愛(所謂的偏不偏心),當不能同等的給時,其實為人父母應多少會去調節與替補,但在孩子那端,如何讓他們也感知這份親長之愛,其實一直在調節與替補呢?如何去化解那份親子間的怨呢?而為人父母,都該如何處理這份對孩子間不同對待所生的「疚」呢?

關於親長對孩子付出的調節與替補,還有孩子對親長所作所為的理解與接納,這關乎家庭也需要「分配正義」的思考。分配正義談及「意願」、「需求」與「應得與否」,這是理性,但家庭成員之間,卻還得加入「情感」。這使得《陽》當一個兒子犯罪入獄後,另一個孩子承載了更多親長的愛和期待,這時,親長在愛的分配中有了傾斜,但這電影正是要施展,這樣的愛如何重新獲得平衡。


這對應到導師經常會面對到的處境,一個經常有是非的學生,跟幾個品學優異的學生。看似分配到的關愛和推崇是不同的,但其實導師處理了一些是非,常是基於事理,但這種奔波的「關愛」,卻常被視為鄙夷,使得師生在不同理解狀態下,互生怨懟。是該想想如何讓透明的愛不再失之交臂地投放了。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