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31

三貂嶺火車站與猴峒間適合看火車的地方

這端午連假我算盡天機等了個假期第三天(週一)到三貂嶺碩仁社區,準備來個三貂嶺瀑布群的健行。晴雨兩地的體驗,實在莫名其妙呀!

出發的前一天(週日),我想說陽光中卻還偶飄雨滴,據知隔日應是大晴,步道也會較乾。那晚,我還特地惡補從各處蒐集來的步道情報。

週一天明後,我們為了能搶到碩仁社區的停車場地,特地清晨一大早6:30出發。我出發看了電視氣象說降雨會減少,想說這幾天陽光也有露臉的,結果上國道過了五堵就飄雨,三貂嶺雨勢更不小,悻悻地回到永和,這才相信蘇花公路連雨落石中斷交通,必然是東半部雨況連連呀!

我對三貂嶺瀑布群的步道久仰已久,從臉友、網站甚至是當地文史工作者所撰之書冊都備妥研讀,這次是我第二次到碩仁社區,但因雨終究沒走成。A.一直跟我說,沒關係呀,這樣出來逛逛很好呀!

好吧!我剛好對三貂嶺火車站這個站前沒有馬路的火車站相當好奇,於是我們就在雨中前往造訪,這麼說來,這趟就沒白走。

三貂嶺火車站因腹地太小,所以沒有可到站房的馬路 。通往火車站的水泥路,僅可供機車到達。我們到三貂嶺火車戰時,看到小站內有很多的遊客,他們應該也是準備要走三貂嶺古道而在此下車。或許是因雨不小的關係,他們在站房內等候。這天的站房內部都沒有燈亮,整個候車室相當陰暗,但我看到這火車站竟有售票窗口與售票員。原想這個站相當地小站,應僅是招呼站的等級,但我卻也看到約有三個台鐵員工。

這個火車站因腹地太小,僅有兩股鐵道,各依傍著岸式的月台。靠河這側的月台連接著站房,而靠山的那側月台,月台建築較短,但用鐵架延伸到長列列車可停下客的程度。鐵架延伸的月台還緊倚著石壁,我想台灣應沒有其他火車站的月台是緊靠在山壁旁吧?

三貂嶺火車站因僅夠築兩股鐵道,所以由猴峒發車的平溪線列車無法與宜蘭線鐵道外另設專軌,據我判斷,三貂嶺站兩旁皆無住宅卻還設站,應是為管制平溪線併入宜蘭線,所以該站成為重要的號誌站。這次旅行,我在廢棄的碩仁國小前看到平溪往猴峒的列車因號誌燈紅燈而在併入宜蘭線鐵路前停車。果真,遠處我看到宜蘭線鐵路有開往臺北的普悠瑪號全速行駛,平溪線列車必須在支線鐵道待避。


由碩仁國小往三貂嶺火車站路途並不遠,10分鐘內的腳程就可走到。水泥步道就鋪在平溪線鐵道旁(千萬不要走在鐵道上,因鐵道呈彎曲,火車來是來不及反應的)。走到平溪線與宜蘭線鐵道會合處,經指示引導應往穿越鐵道的地下道行走(地下道很陰暗,今也因雨有些水灘。但千萬不要直接橫越宜蘭線鐵道,因該路段逢三貂嶺隧道及彎道,往蘇澳與北迴線的班車非常地多,列車常從山洞竄出,橫越鐵道者絕對難以應變。)從人行地下通道穿越鐵道區後,步道依著繁忙的鐵道,沿著基隆河延伸至三貂嶺火車站,步行的道路即終止。

目前(2017.5.29)三貂嶺火車站站房對面的月台旅客,都得經由站員的指引後才可跨越鐵道出站,既然三貂嶺往猴峒的鐵道正在施做明隧道,我想他們會不會趁機做出個天橋,避免旅客的危險?老實說,宜蘭線火車來來往往的班次真的很多,三貂嶺站實在是需要三股軌道,並設其中一個月台是島式月台才好。但,看來,這裡的腹地狹窄,似乎真無餘地多設一島式月台。我看,騰出空間鋪個三股軌道似乎還可以辦到,但就是真的塞不下一個島式月台。而偏偏,三貂嶺站依我今日看來,仍是自助旅行者經常利用的火車站。

我在這篇裡其實一直談到經過三貂嶺火車站的各級列車往來相當頻繁,這裡也要介紹幾個看火車與拍攝火車的好地點。一個好地點是猴峒車站出站後往東行,過瑞三煤礦洗媒設施之後有個停車場與小公園 ,小公園就可在適當的視覺距離中看到整列列車映入眼中。得提醒一下,看火車別靠太近,因為太近火車就像拍臉部大特寫一樣,看得到器械與塗裝,卻不能看到整體列車包含首尾的完整樣貌。在此處,因火車出猴峒往三貂嶺的鐵道略呈彎曲,所以列車因這鐵道的弧度使節節列車的姿態而特別好看。
最右下是從我陽台處外看,永和竟是藍天白雲的豔陽天,與三貂嶺的陰雨綿綿不同。

第二處 拍攝列車好地點,是猴峒往三貂嶺間鐵道隔基隆河而在對面的縣道。我做了份地圖,標註了三貂嶺站前後很適合看彩繪列車的地點。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hYjyfDa0VXZXevcUhOG67VIC31o&usp=sharing

返程在國道三號上,南港隧道之前還是點點滴滴的雨,但穿越隧道,竟就看到藍天白雲。回到永和,豔陽普照,這天真的見識到兩地天氣的鮮明對比。問題是,永和與三貂嶺不是相隔太遠的兩地吧,天氣竟如此不同。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17/05/11

以往不被倫常接受的「非常」,今日竟成為日常

不得不表示清楚,我所有的言論或文章,其實有很多的成分都來自我社會學(Sociology)學院訓練的基礎。於是,我就忍不住想要推薦很對我口味的書:《性別作為動詞:巷仔口社會學2:性別如何形塑,又如何在行動中翻轉?》

對於當今很多性別教育的批評,我用我所知的社會學來看,有很多鞏固既有秩序的想法,基本上都是社會學會去解構與批判的,既然知識令人警醒,對於走回頭路去回歸推崇既有制度的聲浪,我的內心因不見平反的出路,不免就焦急憤恨。

而這本《性別作為動詞:巷仔口社會學2:性別如何形塑,又如何在行動中翻轉?》算是殷盼學術界而終於面世的平反見證,值得探究與研讀。請讀本書之介紹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1529?loc=P_002_1_002
 照片取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這本書最精彩的一章,是中山大學社會系教授王宏仁所寫50年前對於「自由戀愛」與「情侶私奔」的媒體撻伐現象。父母之命曾經是婚姻必經的認證程序,但曾幾何時,戀愛已有機會與雙方家長脫勾,報紙也從不再挑「情侶私奔」報導。從以往至今,倫常的「非常」,竟成為日常。這是王宏仁這篇回顧50年來的變遷很有意思之處。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