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27

轉貼6分鐘短片:〈閱讀筆記術.....〉影片說,不必把書中的每個字都「看」完,真正的「讀」書是......

6分鐘短片:〈閱讀筆記術,一張A4四步驟高效你的記憶力!關鍵就是不要書中的每行字都看完!〉


該播主的核心內容

1.第一遍看書粗快瀏覽,筆記寫出10個關鍵字

2.第二遍仔細讀與過濾,寫畫關鍵字之間的關聯圖(可心智圖+短寫100字摘要和心得)。

3.遮書自述(帶入關鍵字),或說給他人聽。


https://youtu.be/kNDiKxkBSxg



加映台大學霸安迪哥的記憶術 https://youtu.be/K_PTYWufjyI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21/02/19

音樂的收藏與聆聽困擾:聽串流音樂?聽實體CD、錄音帶?用手機或播放器聽記憶卡?

近一年我都陸續把CD轉檔送上,google雲端硬碟,在桌機可以用瀏覽器外掛來聽(這樣算是聽串流吧!)但這個年假,我轉了幾片CD,我突然在想,我何必耗費時間做這些,Spotify很多專輯都有(我用免費版的)。於是我決定不自己轉檔了,就在Spotify自建歌單。
 
我昨天載長輩回嘉義,前一夜我在Spotify拖拉一些自己原有CD、卡帶的歌進歌單。台北--嘉義路途頗長,Spotify頗夠播的。或許,串流從此會變成我的主要音樂播放來源了。
 
現在很痛苦,就是自己喜歡聽的歌曲東一處、西一處的。庫存的實體CD或錄音帶在一處,雲端也有備份好的,搭mp3的記憶卡的播放器又一處(例,手機),而Spotify APP又一處。但總有獨家一處有(例如實體CD),另一處卻缺的(例如Spotify無該CD音檔)。

但以我這幾天的測試,Spotify像廣播、桌機手機平板連網電視全都可用,又可集中自己要聽的,最省時間跟王道了。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21/02/13

用「品格教育」來取代「性平教育」為什麼不好?(兼論「性解放」的教育意義)

用「品格教育」來取代「性平教育」為什麼不好?(兼論「性解放」的教育意義)

反對既有性平政策的「守護台灣」臉書社團張貼新聞說北市五名犯下集體性侵女同學惡行者都是受過「完整16年性平教育」,該社團指稱現行教育是以「性解放」為榮,意指是「性解放」的性平教育害的。然後貼文抱怨新聞以該五惡少就讀以品格教育為重的學校下標很冤枉。貼文說:「難道注重『品格教育』有錯嗎?」

這裡澄清幾點:
1.「性解放(sexual liberation)」是具備左派與批判既有禁錮性別的思潮。「性解放」的淵源是以性別二分而形成禁錮僵制,「解放」意味著「性」和身體的自主。但西方的「性解放」理論與思潮內涵,並沒有要求必然要讓性無拘束,也不包括侵犯他人的自主。「性解放」有其積極與正面的意義,有可為榮,有可納入教育之處。

2.貼文指惡少受「完整16年性平教育」,我持懷疑。據我知私立學校各有其理念或使命,政府並未完全要求私校要如公立學校有一致的課程規劃與同等的監督和約束。所以,在私立學校就讀是有可能欠缺「完整」的性平教育。

3.新聞中的該私立學校宣稱特別重視「品格教育」,新聞主編下標的觀點,便是在提示:學校所做的「品格教育」常是無效的執行與宣導。以該新聞與現實私校體制而言,品格教育沒能取代落實的性平教育。

4.貼文小編道:「難道注重『品格教育』有錯嗎?」其實,不是品格教育有錯,是,談品格卻又不及於「性別平權的認識與尊重」,代表品格教育可能太過空泛,若直接以性別意識為教育主軸,社會中的性個體可能才更安全、共融與自在。最近有些男性藝人以為秀場黃腔或虧酸等笑話是屬娛樂效果的專業,他們並非全然沒有品格,但不自知性的玩笑令人不安,也可能無感於性的玩笑傷人尊嚴,那就是僅知娛樂事業的「操作」,但卻少了性平意識與素養,足見「性平教育」是該獨立出其他議題知識,須好好的教與學。

參考新聞:〈性侵女神賠錢免關 主嫌是學霸 5富少念貴族學校重視品格教育〉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21/02/10

論雞排妹所控的性騷擾事件--論匡正正義、修復式正義、合乎比例原則的制衡

對於連爆出過往曾國城有讓人不舒服的性騷擾,曾國城透過經紀人回應:「未來,我會更加謹慎小心,避免因為工作和節目內容讓任何人有不舒服的感受。希望無論男女老幼,每一個人在工作或生活上,都能受到尊重與關懷....」。

這是否是高明的公關操作?是面對問題嗎?是認錯與悔改嗎?我這裡提出我的看法。

以我曾擔任級導師必須參加校內性平事件的性平會經驗,我覺得「加害人」似乎在行為的那當下並不知道自己做出讓人不舒服的事。就曾國城的回應是,他知道了,他願在日後多加警覺,所以我覺得算是有「面對」的誠意在的,但還不算是(親自出面)「認錯」。

曾國城這樣做夠不夠?對不對?

在人權教育裡有談「匡正正義」,其中,必須判斷被匡正的程度,須考量當時的行為是否是出於惡意,還是出於誤失或過失。有些權高者被指控陳年騷擾他人的事,我想他們可能會有如下感受:1.哪有那麼嚴重,幹嘛小題大作、2.你若當下表示不舒服,我就會停跟道歉(我無意繼續讓你不舒服,而我是能尊重跟道歉的)3.我不知道你開不起玩笑(現在我知道你是不能被開玩笑的人,但你竟然讓我這麼難看,以後都難做人!)。

從以上「加害者」的感受研判,當提性騷擾是基於主觀感受時,性騷擾的加害者在行為當下,並非無拿尺度,也非存顯然的惡意(通常當下是認為自己的玩笑是高明且有趣的,且具備性邀約但也預期有回拒空間的)。若在這種情況下,加害者被指控是不服氣的。但如果能同理到對方的感受,加害者會覺得上到一課並在人生中警戒不再貳過。

雞排妹曾表示,她要的是對方的道歉。另一層面的意思是:「如那讓人不舒服的騷擾者繼續狂妄且不道歉(我沒得到應有的平反),我要該給對方一個教訓。」

曾國城在「不狂妄」以及聲明「不貳過」,在匡正的份量上,似乎是可止於此的。

雞排妹事件至今,我看到兩性(或任兩造)在資訊與認知上是有落差的。

我推想雞排妹的能量是基於人生中一再被吃豆腐的不平,於是她心中已有若再遇到類似事就會施展的劇本。施展至今,我感覺Only U事件已夾帶著雞排妹對以往人生不愉快經驗的一併平反的期待,但Only U則是突然必須招架人格的指控。一方有「長期」的怨憤,一方是「一時」操作被明指低級且有罪。兩人的處境與感受基礎是不同的。

雞排妹帶出很多人相同的不愉快經驗,這種感受的被喚出,並且從情緒與集體回憶中導出被指控者該有被公審、被司法審等等的代價(事實是終身人格污名的代價)。

但Only U、曾國城及同類的人,付出可能是終身人格污名的代價。權高者或格調輕浮自在的人,變得處處警戒。

而我關心的是,該改變的人,如何可以同理對方,並且可以如何展現兩造「修復式的正義」呢?

當雙方的資訊與認知的基礎點不同,如何可以持平與冷靜的就事論事,而不是把命運的遭遇透過內心的排演,一鼓氣對單一對象以醞積的能量一併爆發呢?

這裡指出的不義,是受害者認定特定對象出賣人際信任而有騷擾作為,透過公審卻是張揚以否定特定對象人格,並足使打擊對方人格與事業。在比例原則或就事論事的準則下,恐有可議之處。

本文不是批判受到性騷擾的人必須隱忍,筆者在此強調,雞排妹受性騷擾的事件演變至此,糾紛的兩造已非是權力不對等的狀態,而雙方處境與認知的基礎也不同。該如何平反?該如何修補關係與和解?該如何不是以毀掉對方人格與事業而等量制衡?

要小心,當個體性騷擾的處境喧嚷多次後,世人恐難再多支持受害者,反倒是宣稱改過者可能更被社會看成是因能警戒而成可靠而值得信任一方。

更積極防治性騷擾的作為,應是發展更多扭轉不堪局勢的社交手腕(包括懂得講法論法、施害者的修補與承諾),而不是遇到不對勁就投訴與指控。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21/01/09

寫給一直受陷害而苦在其中的人(酷叟也夫子)

受害者如果不夠堅強,被毀滅當然有可能。

不過,我說:「狂妄的人會犯下無法彌補的過錯,而人就這樣自我毀滅」這句話是針對狂妄又一再陷害他人者。

因為大家都不敢惹狂妄者,狂妄者以為受大家尊敬,大家為怕受害而轉為討好狂妄者,但其實大家的討好與尊敬,不是發自內心的欣賞與敬崇,而是出於含怒的畏懼。

大家的怒,是種積累而大的能量(或許跟狂妄者也有積累成怒的能量一樣。但集體的怒,可能不同於一個狂妄者自己內在的怒。)大家的怒,會直到狂妄者有報應時才會平息。
 

大家一時都不敢招惹狂妄者,狂妄者偏往錯的方向時,識得的人會讓那錯的事發生,然後,狂妄者就可能自滅了。


有些人因為天真,不知道給人教訓會有輕重難料的後果,對人會傷得多重,沒有切身、目睹或領會,狂妄者反正就是未感也不同理。或許這天真,害人的永遠不會懂。也或許,上天在某個時機,會讓人懂了。但無論如何,那都是別人的事。

我要勸的是哀怨自己被害的受害者。我希望苦命人因應自己遭逢的變故,接受已有的事實,調整心態不重複相同的錯誤,多了提防的角度,看清人的價值,原諒自己,快樂地繼續生活,那終究是自己的修練,與他人(或狂妄者有何報應)其實都是無關的。(也就是不用管他人做了什麼,重點在於你為自己的人生做了什麼。)

你如果因為我上面的話而變得不同了,選擇不再鑽牛角尖,改以「選擇快樂」繼續過日,我會覺得這是你超越苦難修得了平靜與快樂。

祝福你(把我的字印下來,或寫入你的人生札記中)

寫作,是種自我療癒。你需要寫作。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20/12/27

2020年 反霸凌教師研習筆記要點分享

2020.12.18 我抽空參加在臺師大舉辦的人權教育輔導團委員成長活動。這次研習的主題是「反霸凌增能研習」

雖然我已有過多場反霸凌的研習,這次講者頂溪國小柯志賢校長仍提點出幾個清楚的要點,讓我奮筆記錄如下:

一、三級輔導雖然層次清楚,但也常因分層與分工,常使得責任區塊切割清楚,位於第一級的教師可能以為轉介至輔導層級,教師就止住對加害學生的「教學」。

二、「教學」意味著指導學新的之事、指導價值觀與態度。「輔導」其本質則是「幫助」個案。導師和教師在面對霸凌事件時,即使交由學務處及轉介輔導處,教師仍有對個案持續「教學」的職責。


三、霸凌處理須著重三個層面--情緒處理(尤其重要)、調查程序、跨域合作。

四、友善校園的教學:涵蓋情緒友善的體驗、思辨與表達深度的能力、跨域技能的學習。

五、在人權教育的理念中,霸凌處理希望能達到「修復式正義」觀點,釐清真相、責任,理解加害學生的情緒源頭,同理被害學生的處境,培養和好與自律的理性能力。

以上研習筆記,在此分享。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