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7

●摘要華盛頓郵報刊 「如何輔導霸凌者」的文章 (原刊標題:七個方法終止兒童的霸凌)

酷叟的Flipboard跑來一則關於導正「霸凌者」孩童的文章。

這篇〈你的孩子可能是霸凌者,這兒有七個方法去終止那樣的行為(Your child might be a bully. Here are 7 ways to stop that behavior.)〉,酷叟讀後代整理幾個重點分享。

作者說孩子有霸凌他人行為時,大都不知道自己做了怎樣殘害他人的事,霸凌他人的兒童通常喜歡掌有權力,並對自己能弄惱他人的影響力沾沾自喜。這些孩子欺負人的外顯行為,其實是藏在內心的是不安、焦慮、自卑,尤其是想藉玩弄他人以代表自己的成熟,想逃避與拒絕承認自己年幼。

作者認為這些霸凌者不知道自己的狀態,光是師長陳腔嘮叨是制止不了他們欺負人的動力。作者認為如有這樣行為,就該嚴正制止,讓霸凌者知道我們都看得出是怎們回事。師長可能因強制介入而使師生關係僵化,但要善用故事、寓言,讓霸凌者有機會體悟自己的是非,也可因此軟化師生的關係。

面對霸凌他人的孩童,尤其要注意他們內在的狀態。他們有一套自己覺得正義的角度,使他們覺得可以理直氣壯的惡待他人,師長要進入他們的邏輯去溝通彼此的想法。

另一方面,霸凌者可能自己正處在被貶低、被排擠的處境,或者是曾經經歷這些,他們此刻顯得過度防衛,或是將他們壓抑的苦悶轉向,朝弱者爆發與釋放。作者建議,指導霸凌者時,引導他們不要老講別人怎樣了,而是要多練習「我因....,所以我感覺到....」。讓他們多練習回觀自己的心情與感受。

作者指出,各種看起來是好孩子的,也都會有霸凌他人的作為,所以不能疏於防範。有時在家裡是看不出孩子在校的為惡,主因家庭與學校存在著不同狀態的社會結構。在校時,人群的組成產生的多元的互動,有很多的權利抵衝,也無形中產生階級與實力的落差。孩子一旦做了霸凌的事,不要因此就全面否定他們。這些孩子太想享用權力與影響力了, 他們想在同齡中表現高人一等,而其實,把霸凌的心理基礎轉化為成為「領導者」,他們也可能有很正確的發揮!所以,處理霸凌者內在深層的心理狀況,才能根除明的暗的霸凌。

最後,作者希望別強迫霸凌者去道歉,他們就是好強,想高人一等(酷叟統整:強迫他們道歉的屈辱,只是更增強他們對對方的憎恨)。所以在重建人際關係上,要為孩子找些幽默的、技巧的、創意的且能顧及尊嚴的一種和解與致意。作者舉例:可以讓他們主辦個派對,或帶餅乾到校分等等。

以上是我讀文章抓的一些重點。欲讀原文可至華盛頓郵報讀"Your child might be a bully. Here are 7 ways to stop that behavior."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ews/parenting/wp/2016/09/14/your-child-might-be-a-bully-here-are-7-ways-to-stop-that-behavior/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酷叟 Mr. Q感謝您的閱讀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