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8

瑞元老師提醒請假流程與請假單範例

瑞元老師提醒請假流程與請假單範例



有鑑於家長關心缺曠記錄的記載失誤情形,導師吳瑞元老師在此提醒家長,若學生缺席務必當天電話告知學校(學務處)或導師,學生恢復到校後請家長提供寫有請假原因的請假單(或於聯絡簿中留言),此外,學生要填妥深桃紅色制式的請假厚紙卡,裡面有家長簽名及導師簽名,最後請假厚紙卡要送到學務處生活輔導組,這樣整個請假程序才完備。目前學生出缺席都由幹部提交表單,之後再由學務處輸入縣府之電腦系統。請假不是跟導師口頭說明就好,最重要的是要書寫制式請假卡,送到學務處讓幹事更新電腦記錄。因為電腦記錄是有限定時間權限,拖超過三日而未辦理請假,電腦就可能鎖碼,缺曠記錄便不能更改了。

新北市福和國中吳瑞元老師在此叮嚀家長請確認您孩子在校出席情形,近年因擄人恐嚇詐財事件頻繁,各校都有家長遭遇類似事件。基本上,校方發現同學遲到或未到校,便會以電話、手機或簡訊通知家長。
請家長留意,為了確保上課勿受干擾之權益,目前校方規定學生在校時間並不允許使用手機。此外,現今歹徒善於利用人性,在詐騙前會先騷擾孩童之手機,直到孩童不堪其擾而關機後,再聯絡家人謊報狀態。家長常因子女手機不通而慌張受騙。家長若有意查證學生安危,仍請打電話到學務處與導師室進行查證。
請假單寫法範例如下:(★下載請假單word檔以修改使用

觀看請假單範例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16/04/24

紀錄片That Sugar Film (2014)「糖的故事」揭露糖癮、糖的危害真相

紀錄片That Sugar Film (2014)「糖的故事」揭露糖癮、糖的危害真相

最近有機會看到「糖的故事(That Sugar Film)」這部澳洲2014產的紀錄片。跟瘋狂麥克這部紀錄片很像,也就是導演親自狂吃不好的食物,然後看身體會發生什麼事。

我比對之前看很多談論健康的節目,再跟本片驗證,我終真確接受「果糖」是相當傷身的物質。

影片說果糖是自然界很少出現的東西,人體是很難處理這樣的物質,最後就是堆積成很難化開的脂肪。

而糖也是上癮物質,可以帶來愉悅感,但隨之愉悅消散之後,又會帶來心情更大的低盪。一如身體的活力也是一樣,糖會一下讓人有過多活力(躁動),一下又倦怠。如果身體最後處理不來這樣的起起伏伏,就是演變成糖尿病,終身得飲食與體能監控。

這紀錄片還揭露,以往大家把肥胖歸咎於脂肪與卡路里熱量,但大家都忽視糖業飲料公司贊助健康研究,使得研究單位的論點傾向避談糖的實質危害,只把民眾的注意力轉向「熱量」導致肥胖這抽象概念。

糖對身心無害的操作,與煙商動員立法部門與學術界,努力提出香煙沒那麼毒的狀況,其實一樣。(我從影片隱約嗅出,咖啡因物質的情形也是一樣。)

這下,終於理出現代人,尤其已開發地區為何有那麼多憂鬱症、蛀牙、心血管疾病與過動症,整個因果的圖像似乎都明朗了。

只能告訴自己、家人與朋友們,要節制,且避免濫用物質。

https://youtu.be/6uaWekLrilY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16/04/22

研習心得:人權教育用於班級經營(蕭玉芬老師20160415主講)

印象最深刻的題材:東南亞漁工與人口販運、波蘭卡廷事件。







--
這是來自瑞元 萊安 的信——

2016/04/10

擔任地區賽學生小論文競賽評審有感:什麼是研究呢?

昨天我獲教育局之邀擔任以往俗稱為小論文的評審工作,在這舉辦複賽的板橋大觀國小,有著繽紛色彩的彩虹跑道。彩虹的色條往往也代表多元的尊重。

這次的比賽設定為關懷弱勢,入選作品的包括居住正義、食物銀行、關心身心障礙(顏面傷殘、聽障、罕病)、新住民學生、學習輔導等,展現了議題的多元性,學生更在研究中執行公民行動。


我所擔任評選的工作,首先要上指定網站,在網站提供的入選作品中,按照指定的評估與佔分比例在各項評比給分,這樣便得出初賽入選作品。在初賽中,我們評審有發現很多作品偏向報導,並且欠缺議題的對焦(例如談論了身心障礙的處境、罕見疾病、弱勢者的居住權....。然而身心障礙類別那麼多、罕見疾病的類型也很多,雖同屬「弱勢」的社群,但弱勢的處境非常多樣,一概而論篇幅就淪於列舉帳單)。

有些入選作品相當不錯,但是某項做得不足(例如相關連結、文章冊、影像連結、書目),就是少了某項分數,整個競爭力就難以翻轉了。換句話說,在比賽中,要贏就要每項都要掄得分數。

企圖心很重要。

我這次的任務還包括要在小論文的複賽中擔任評審,選出足以代表本縣市出去參賽的4個作品。在複賽的過程,只有兩大佔分的項目,一個是佔10分鐘的「整體報告內容」(包括小論文內容與口頭、投影片發表),另一個項目是也佔10分鐘「評審口試成績」。

在「整體報告內容」部分,有的學生團隊有將文字內容印成出面資料分送給評審,我覺得這個部分也頗重要的(或許有評審覺得不需要),因為評審若能有閱讀的依據,雙方有可能依據文本聚焦討論。



在10分鐘學生團隊的報告中,有的如相聲互搭就事論事,也有說學逗唱的。有模擬新聞名嘴的談話節目,「名嘴」一一就主題的各層面論述;也有模擬新聞報導與採訪。當然,有的結巴呆板背誦,也有口語輪番報告,轉場銜接流暢,一氣呵成。就競賽而言,就是口頭報告要有精彩、令人想關注的元素。有位評審說,他喜歡從容不迫,面帶自信微笑的團隊。沒錯呀,誰喜歡見到面露痛苦與不情願的上場選手呢?

在另一個10分鐘口試中,我們評審往往能感受勝負立判的鮮明度。

這屆合乎競賽精神的作品真寥寥可數。很多作品都有相同的致命缺陷。

以國中生的程度,大致還是把「弱勢社群」用悲情為故事起點,以「光明的現狀」為論結。其實「弱勢」並非都是失能,「弱勢」之所以成為「弱勢」有一大部分是社會成見、漠視與制度的不足。其中,多數作品勠力陳述陳述「社會成見」,但學生的口語(認知)仍不脫「偏見」(例如談新住民學生都如何;論述「偏差」學生承受誤解,但卻也用「單親」等歸因論定。事實上不是「單親」導致學業低成就,而是親子因結構因素造成忙碌而在親職中功能失衡。即便「單親」,家庭樣貌亦相當多元,不能一概成為問題的歸因)。

在量化研究也普遍出現研究的致命問題:為了論述悲情與社會的漠視,各團慣用問卷統計,但問卷不免提問失焦且欠缺明辨數據意義,無論是問卷與訪談大都欠缺理想的詮釋,得出的結論大致也是與日常推想無大差距。所以,我們看到的作品,大都偏向報導,少了本競賽著重的問題意識與特殊發現。

這樣的狀況,一方面可能指導老師還是指導介入太少,另一方面也是這屆比賽指導老師大多欠缺量化與質化的研究所長。

我們四位評審其實在提問與講評中都針對「研究」的很多層面有所提點了。希望本區能更精進競賽競爭了,盼日後,評選都已達「入選」作品的複賽與決賽,不致再讓評審不耐那麼多。

我覺得我們的評審都有按學生的程度給予評判,但如果說碩士研究生在研究法與問題意識是需要指導教授指導的話,我們期盼有指導老師的「專題寫作(小論文)」也該多給學生關於研究法與問題意識的指引。

而量化研究的操作若要呈現社會事實,我相信我們評審都期待,中學生該有警覺數據從產出到詮釋,該力求信度或效度的意識。

社會常見誤用與錯讀數據以達成特殊目的,中學生的研究團隊應也該有警覺研究限制的能力。(例如一校的普查問卷並不見得能代表全體中學生的認知,但若能跟其他類似的學術研究比對,這樣的推論才有依據)

寫作與作文比賽其實日常多的是,而我參與評審的比賽,就是除了「寫作」,還要有「研究」的歷程和成果。這屆評的經驗是,入選作品大致都在論述與架構一氣呵成,但許多作品的「研究」卻不足支撐論點。

所以,我是覺得好多隊的指導老師在「研究」與「省思(反思、辯證)」的層面上好像沒使上太多力量。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16/03/31

我在中學課堂教了「死刑」與「廢死刑」各自論點,這有我初步的想法



 我在中學課堂教了「死刑」與「廢死刑」各自論點,這有我初步的想法        吳瑞元

人文學科與社會學對人的行為有個認定:人會走到某一步,都是生命歷程、遭遇、社會、環境所使然。
當一個人做了被認定的罪錯,其生命歷程的遭遇、社會、環境與體質的交互作用,都脫不了關係。
把罪錯用人命來抵償,通常也在洩憤後遺忘了我們也是造就這一切其中的一環。反觀殺人償命,這樣的結案,真簡單,就是一報還一報。

但我們其實一直放任歧視、霸凌,我們其實一直放任貧富不均,我們一直放任獨善其身地冷漠,即使有人已尋不到生命的熱情而淪落,我們仍把這一切推為個人問題。我們常只同情與同理直眼可見的無辜。我們很憤怒那種傷及無辜的人,我們卻不想知道有多少人累積了足以炸開的憤怒能量。人文學科與社會學在對人的研究上,基本上比較不用直腸子來論因果,學科的屬性使人有機會看到處境與脈絡(或稱社會結構)的複雜問題。

有些人會做錯事,是某種命運總和與結果,但,有人說,不管,要消滅。

將死設為可行的方案,這是完全OK的社會教育嗎?廢死難道是設定「犯罪也一律可好好活」的教育嗎?

我想再問一遍:將死設為可行的方案,這是完全OK的社會教育嗎?「死刑」方案代表我們可在某種情境下覺得有人必須死,因為我們的制度說死是可行的方案。「死是可行的方案」,這代表激烈衝突的雙方(人與人或人與體制的衝突)都可決定對方該死。一再有人遇害的社會,是不是都是因為我們允許「死」視為可行的方案?法警可用槍,民眾可持槍的美國,槍殺卻在美國通行。如有死刑,就不會有人濫用私刑致人於死嗎?同歸於盡就更不存在嗎?

我的另一道問題是:廢死難道是設定「一律可好好活」的教育嗎?我是沒看到「廢死」主張的人這麼說,倒是我看到「廢死」主張者說無死刑並不是說不用負擔代價,反而是該有的社會隔離、權利剝奪都加諸其上,而活著,是給罪犯悔悟、懺悔與贖罪的機會,也是花時間釐清各方罪責的程序正義。其實,不管有否假釋,曾殘暴的罪犯,其有案底而斷送生涯的結果,似乎也難以「好好活」了。做錯事的人不是沒代價。

討論廢死爭議時,學生說了很好的觀點:我們用納稅錢「好好」養個有罪錯的人一輩子,合理嗎?大家不就搭便車來犯罪,好讓國家好好養?

(我們該分擔健保費用來照顧因菸酒過量而「愛」生病看病的人嗎? )

我想這考量也合理,因為真的有貪便宜、搭便車的惡陋文化地區,使可以不死的「無期徒刑」與「無差別的人權尊重」看似足以鼓勵重大犯罪的增殖。

但我猜想廢死主張者是否有種「自由市場」有著「看不見的手」自動會調節的信心。或許真的很少人願意斷送無限的社交世界,或許很少人甘願沒有人身自由,或許很少人覺得吃牢飯很幸福,或許很少人可以排除成見對待做出偷搶姦盜殺的人。這樣的自然調節,結果可能讓懂得清算代價的人不會傻到讓自己吃牢飯或甘願承受難消成見的一生。我在想主張廢死的人是否有人性的精算而覺得多數人會盤算?我也推想得出主張死刑的人,應是主張不容哪怕是一個想不清楚的人,因為就算一個無辜受害,都是大大的危害。

但回到文章開頭所談的人生處境與社會責任。人若沒被擺對位置,沒被善用能力,這國家、社會不該都無責。人若有了憤恨,這國家、社會其實都並非無責。

(菸酒過量而生病是個人問題?還是財團、媒體、功利文化的壓力使然?)

若說有人心智出了狀況,究責的意義,只怕類推有病這件事變得合理地可以歧視。但歧視,讓更多處境相同的人陷入惡性循環之中,他們沒能平反歧視與仇恨,終究在不經意的出口引爆。不去在乎企求平反的公義,大家各自找了對象來恨來殺,這就是死刑,互相設定對方該死的死刑。

但生命的意義不在終結(對殺人、被殺與決定該殺的人都適用),生命的意義在於追求彼此的生命價值。這社會不接納殺人的人,這樣已經為他人生判了生涯的極刑。他該做的是用餘生去懺悔與贖罪,做出餘生能對社會還算有意義的事。若說是看到能力與擺對位置,這麼有砍殺膽識的人,應該安排去伐木、雕刻漂流木,還是處理牲畜什麼的。但我們沒能把人擺對位置。

若生命的意義不在終結(對殺人、被殺與決定該殺的人都適用),重視生命的人,或許該有一貫的立場。

選擇排除某類屬的人,也代表更多類屬可被定罪排除(例如照顧重度腦麻耗費資源,或是中古世紀不得人緣女性常被視為「女巫」而遭燒死,或是希特勒時屠殺被視為無用與不良的猶太人、身心障礙者與同性戀。還有白色恐怖時期傾心共產主義者與被指為左派者受處死刑,這都是歷史上被終結生命的例子,當時的理由都很「正當」)。

若能允許生命的排除,那更多種理由決定他人的生命排除也可存在。人在重視生命的價值上,不應該是因情緒與仇恨而雙重標準。別忘了,很多人在殺人時,也有其覺得可殺的合理理由。但我猜想,廢除死刑者主張的是,人都不該被殺,做錯事的代價,不該那麼簡便地就結案與抵清。

作為教育工作者,能力範圍裡就不能捨棄與排除編派而來的學生。學生總在錯誤中學習,我們總期盼學生學好仁義道德。
在人權的核心價值裡,學生做錯了,我很難說:「我不要你了。」

當人存在著社會排除的概念,就一再存著有心人操縱社會來排除不滿意的人。

我不是很想示範說,我們人間可以對他人說:「我不要你了,你去死。」
我比較想說:「可不可以不要有人死,然後讓我們每個人都能活得好,活得出有意義?」

其實,該死的是:怎麼會演變成這麼糟糕的事?
我們若留著那人,就是要從人的理解中終結那不該重複發生的事。

我希望我這篇是就事論事。


﹍﹍﹍﹍﹍﹍﹍﹍﹍﹍﹍﹍﹍﹍﹍﹍﹍﹍﹍﹍﹍﹍﹍﹍﹍﹍﹍﹍﹍﹍﹍﹍﹍﹍﹍﹍﹍﹍﹍﹍﹍
※延伸閱讀

●以下這篇是很好的媒體識讀選材,可與我的文章搭配比對。請讀〈媒體的洗腦神話:隨機殺人新聞,暴露言論控管〉:這篇談到在隨機殺童案所引發的「死刑存廢」爭議,牽涉到兩種不同人性的基本假設,主張「性惡說」的,會覺得人不會悔改,出獄也會繼續為惡,所以罪犯處死對社會最好;主張「性善」的,則傾向終止「死刑」,給予人重生的機會。我的課堂,恰也談到這樣人性假設的差異,當對看待人性的角度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信念與立場。

請讀盧郁佳寫〈媒體的洗腦神話:隨機殺人新聞,暴露言論控管〉
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304783/?utm_campaign=shareaholic&utm_medium=facebook&utm_source=socialnetwork

 ●我很驚奇地讀到來自中國的交換學者對比中國人權迫害實例,犀利又高明地反諷台灣突然出現大量「防範犯罪」的生活監控與極刑建議,竟是與中共專權走向相同的路。這裡介紹的這篇文章,特別點醒讀者要識明專政者特愛「生活監控」的政策,因為打著「保護人民」的正當口號,當權者就可蒐證編罪,排除異己。請讀〈為何慘案後 大家想做中國人〉 | 即時新聞 | 20160331 | 蘋果日報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60331/828535/
↑↑這篇非常精彩。能吸納世界各地傑出的人才在自由氣息的台灣使展長才並提攜台灣的進步,這是台灣要珍惜的福氣。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16/03/27

請參考電腦玩物介紹如何運用Google地圖,並製造「我的地圖」

在編輯與推廣人權景點時,我常聽到有些人覺得我很神,怎有辦法將Google地圖嵌入網頁,或是與他人透過電子郵件分享標示所要的地圖。

關於Google地圖,我想很多人用得比我神。但我的確在運用Google也同樣遇過幾個瓶頸,例如怎麼將一般的地圖瀏覽在進階進入「我的地圖模式」。又如自己用行車記錄器或手機記錄下了gpx檔案,又該如何匯入Google的我的地圖之中呢?

我先介紹前面後一個問題的解答。

要將自己已有的GPX檔匯入「我的地圖」,首先要先將自己的GPX檔案轉檔為Kml檔,然後就在我的地圖中找尋「匯入」,這樣就會看到Google地圖出現自己紀錄旅行的軌跡。然後再找找功能區,可以找到供分享所產生的網頁語法。這串網頁語法就可貼在臉書或是自己的部落格中。

至於要將GPX轉成kml檔,我較常使用GPX Editor或是Google Earth的轉檔軟體。

再說如何在Google地圖中製作「我的地圖」,請大家我下面貼「電腦玩物」部落格所介紹的文章。↓↓


〈Google Maps 我的地圖完全教學!規劃自助旅行攻略〉

http://www.playpcesor.com/2016/03/google-maps-my-maps.html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16/03/06

2015.12.16_本校社會科教學研究會「桌遊研習」

這個活動讓老師體會到透過關卡的設計,集體討論並解決問題。而各種關卡的智力考驗,是很好的觀摩。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16/03/01

間諜橋 Bridge of Spyies (2015)是部適合應用於人權教育的電影

間諜橋 Bridge of Spyies (2015)是部適合應用於人權教育的電影
照片引自維基百科

這是部冷戰題材的電影,當時美國與蘇聯都互派很多間諜。這裡有個需要省思的主題:被俘的間諜是否該有人權?間諜真的那麼可惡而該死嗎?


湯姆漢克飾演一個熟悉保險事務的律師唐納文,唐納文被指派去為一個被美國所捕的愛爾蘭裔蘇聯間諜阿貝爾辯護,當然美方是做個樣子,美方上至法官,下到人民,無不巴不得處死這個來自蘇聯的間諜,但依法行政上,還是要為阿貝爾準備辯護律師。

而法官原本就應要公正,但唐納文與法官的互動中,看得出來法官已有心證。在與被俘間諜阿貝爾互動中,唐納文知道阿貝爾陷於無助,但他也感覺到阿貝爾關心唐納文的處境:唐納文因這個辯護身份,不受家人諒解,連地鐵上的人都敵視看待,彷彿唐納文是個賣國賊。整個美國都被洗腦,視蘇聯是個會害死無數美國人的敵國,所以擔任間諜的人應該也是千該萬死。

但在唐納文特別去找心有成見的法官聊幾句,唐納文說:「阿貝爾不過是個盡忠於自己國家的人,但這不足以該死。他堅持為他的國家效忠,我們也應該為我們美國堅持公正審判的信念效忠。」

而正當美國巡航蘇聯獲得情報的U2飛行員鮑爾被蘇聯所捕,這形成一個換俘的時機。然而不巧,在這時候又發生美國經濟學博士生在東德被捕的事件,東德也企圖用博士生當人質,用以交換阿貝爾與美國對東德國家的承認。

民間身份的唐納文受命冒險前往至東德交涉,東德安排了一場讓唐納文看到阿貝爾「妻子」、「親戚」殷切盼望家人回來的戲,但這戲背後,全是東德資深女兵扮演的。不管如何,東德同意唐納文用阿貝爾交換也被視為間諜的美國博士生。

回到西柏林與美官方會合,美方不滿唐納文私下分別與蘇聯、東德交易,對美官方而言,他們只要換回U2美國飛行員鮑爾就好了。但唐納文堅持要以阿貝爾換回兩個美國人。於是,唐納文賭東德不敢違背蘇聯的意志,堅持終止換俘,直到東德接受條件為止。

後來東德改變態度,但東德堅持美博士生清晨在查理邊界釋放,阿貝爾與鮑爾在格林尼克橋邊界換俘。時間逼近,格林尼克橋已可換俘,但查理邊界卻無美博士生。當然,阿貝爾可以聽從美國官方人員的指令,就走去換美國僅想換的鮑爾,但,阿貝爾因受唐納文積極辯護與唐納文積極捍衛人命的精神所感動,阿貝爾願意等候而停駐,過了一陣子的僵持,東德釋放了美博士生,阿貝爾也才越界達成換俘。

鮑爾與唐納文都搭軍機回美,但美方人員都鄙視鮑爾,視他為潛在的洩軍機密的叛徒。鮑爾想向大家解釋被俘期間他什麼都沒說(沒出賣祖國美國),唐納文說:「你知道你做的事(這樣就夠了)」。為了擔任阿貝爾的辯護,唐納文其實早就嚐盡了百口難辯的處境,連換俘的事也不能對妻子說,一切只有冷暖自知。回到家,他累癱了,唐納文妻子是看了電視,才知道她的丈夫做了這麼多事,而之前她雖未明說,其實也曾怨恨丈夫為了要為阿貝爾辯護,還曾惹得憤怒民眾向他家敵意攻擊,但這些都過去了。在此劇終。

本片探討公正審判、人性彼此的溫情(唐納文不管外界看法堅持為一個間諜找出生路,阿貝爾也做了人情,用他可做的配合,讓唐納文可以換回美博士生)、人命價值(對比美國/東德/蘇聯對待俘虜的囚禁待遇,虐囚、逼供等政治迫害)。以上的種種主旨,使這部以冷戰時期為題材的影片成為人權教育很好的素材。

有了知名大師的編、導,這部片獲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六項提名,包括: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馬克·勞倫斯),及最佳原創劇本、最佳混音、最佳原創音樂、最佳美術設計。
飾演愛爾蘭裔蘇聯間諜的男演員擊敗呼聲最高飾演老洛基的席維斯史特龍,而贏得最佳男配角獎。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16/02/27

我聽李雪菱老師談家長怎麼教性別的演講,從中獲得很多啟發

今天(2016.1.21)我們國教輔導團人權教育小組整合新北市自強國中的備課日活動,邀請了慈濟大學兒童教育學系的老師李雪菱(Alingo)副教授主講性別教育議題。




其實我在性別教育議題與理論上沈浸已久,所以我帶著觀摩的期待來聽演講。

在當今的性別教育,已經因為同性婚姻與多元成家,被各方人士區隔出不同立場的教育意識型態,但正也是同性婚姻與多元成家的爭議,得以檢驗各方學術爭權、學養基礎、人權素養、宗教信念、知識與權力的角力,這些就預告了今日的性別教育很不好講,因為一旦個人立場愈趨明確,也代表一部份的聽眾選擇關閉訊息已堅守既有信念。

質性研究背景的李雪菱老師,果真是有著人情世故的高明,她跳過理念的陳述,直接用了很多生活的例子(例如自己新婚後居然開始不能回家過年),直接突顯了性別中處處流露女男在地位處境不同的狀況(她不明說這叫「不平等」或「不平權」),但我相信在場的已婚的女老師都多少對這曾有些疙瘩的事重新體悟與敏感起來。

更棒的是一部「家好月圓」的短片放映,我一開始也在想講師是否偷懶。但不是耶!這部從女兒呼喊亡母不願與家暴父合葬的靈堂劇情,竟一次讓我們感知道習俗、人際互動、家庭暴力、親子關係、兩性關係好多層面的性別問題。影片結束,李老師引導全體教師分組,各選劇中人物一個角色揣摩劇中人物的處境,這樣的帶領,讓我領受到精彩的教學觀摩。

不像我在很多的性別學術座談會中,用學術與文青的語彙控訴父權霸權的施展,Alingo李老師她不操作這些語言,但是整場聽下來,相信大家多能建立了一些性別平等的警覺性。這樣的演講似乎並不激進,但開拓視野與建立意識,卻非常地成功。


再聽到李雪菱老師精彩的研習,收穫非常地多,每每觀摩李老師演講的佈局、選用的素材,還有感性的小故事,總覺得對人生有很多新的想法。很感謝輔導團邀請了這麼棒的師資,帶給我很多的啟發和反省。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16/02/26

啟動全腦智慧,強化歷史思考:歷史學習方法 (家長日手冊)



這篇是發表於104學年度第二學期福和國中家長日的文章,收藏於家長日手冊 各學科武功密笈單元

啟動全腦智慧,強化歷史思考     吳瑞元老師


啟動全腦智慧,強化歷史思考     吳瑞元老師

國中考生於會考中應致力使學科達到「精熟」,若要歷史學科精熟,那必須讓自己有精確的記憶、明確的分辨;要達到「精」與「熟」,除了知識的對應要牢記,還要經常閱讀教材、題目、相關文本,才能明辨與熟悉。

除了背,還要弄清楚

很多人認為「歷史」的學科僅是「背」就有分的科目,但是有印象與背得出片段,並不代表就可以答對題目。是的,歷史科一定要付出「背」與「牢記」的歷程,但,知識不是你得說出灑落一地的撲克牌有紅心、黑桃之類而已。面對歷史知識,你還要能為名詞配對和分類,也要依照史事記住時間排序。猶如除了按撲克牌數字接龍,你還要知道沒數字時,撲克K牌是接在Q牌之後。正如熟悉撲克牌牌色地位與排序的道理一樣,考題內的知識如打散的撲克牌,但考驗腦子是否有個無形的接龍邏輯能弄清順序,並能歸類和區隔。

例如知道犬戎、匈奴、永嘉之禍、天可汗、成吉思汗等字詞,這樣並不足以做對題目,更重要的,是要能分辨這些名詞是哪種分類,各是隸屬哪個朝代與章節(例如犬戎、突厥....這些是侵擾北方的外族。明辨不同的時代的外族有不同的名稱,這就是歸類與區隔)

除了背,還要能熟推算因果

而「歷史」也是一門具有演算性質的學科,用常聽的話來說,歷史很看重因果關係的邏輯。例如因為唐朝以來軍人割據,時至同屬軍人奪權的宋朝趙匡胤就改採文人政治來終結軍人奪權,但不敢釋放軍權給邊疆的代價,卻是要不以財富換取和平(澶淵之盟),要不就是與虎謀皮般地與異族合作,淪落一場食物鏈般的政權轉換。前面的歷史敘述就是一連串的演算與因果。

要記住這麼多的史事、因果與排序,的確需要高度的專注與理解,這有賴全腦運作來輔助記憶。學生可以多看、多想,也可遮住段落自我敘說一套套自想得通的合理故事,當有質疑歷史演變有些說不通的矛盾,則要趕緊問同學與師長,讓你的思考可以貫通。

要運用腦部的多元智慧機制,讓記憶變得直覺

在鄰近應考的時機,先前的筆記與教材註記,其實早有肢體勞動的記憶效應,運用多層次筆色的筆記註記,即使下筆佈局也用到了空間與色彩的智慧;若能搭配口語複誦,總和這些音韻、視覺、寫作的體感,都讓左右腦活化,再運用有想像力的諧音歪讀,這些都助你用自然與直覺的方式牢記與明辨歷史。學習與應考不是一個短期投注而求回收的任務,我們期盼同學在學習過程中,活化了全腦,除了學會豐富記憶與獨立思考,也希望大家變得聰明。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16/02/22

是社會化後的偏執,還是天經地義的需要?對「同志領養會使孤兒怨嘆缺父母」提出不同角度的見解

文章標題:是社會化後的偏執,還是天經地義的需要?對「同志領養會使孤兒怨嘆缺父母」提出不同角度的見解


吳瑞元(新北市國民教育輔導團人權教育小組成員,作者亦為合格家庭教育專業人員)

原文貼於2013年11月24日 「新北市國中人權教育輔導小組網站」 
2016年我再稍改寫。


我們人權教育的網站有貼出一則標題是「我不是你的獎品,不是你的權利!—— 一名孤兒的心聲 」的時事新聞。我對這孤兒的心聲,某些論點是認同的,但是若推演成反對同性婚姻及領養,我覺得這樣的推論就有不對之處。

本網站時事新聞介紹是這樣寫的:
 「17歲越南孤兒對同性婚姻及同性領養的公開講話!當成年人在婚姻及多元家庭議題上鬧得不可開交、雙方誓不兩立時,可否停一停,聆聽一下被領養的兒童的心聲?並體會孤兒對媽媽和爸爸的渴望和需求,進而思考社會對孤兒權益的關注。」
原文網址:http://englishmanif.blogspot.hk/2013/01/mind-blowing-speech-from-adopted-asian.html

我想,我認同孤兒的權益是領養者都需有足夠可以照養孩童的能力,這是兒童權益無誤。一如,被收養者要能日後具有足夠能力照顧親長,這道理是一樣的。

至於,兒童想要有 「爸爸與媽媽」的渴望與需求,這看似是人之常情,但我也希望有這渴望的兒童能知道,並不是有爸媽就必備幸福。

以我社會學(Sociology)的訓練,若以社會建構論來理解這個「渴望與需求」的現象,便能得出:對於有原生父母的陪伴有所期待,這是個社會建構/社會學習的理解成果,而這樣的認知是可以修訂與調適的。社會學家認為人們習以為常的想法與作為,其實都有探討淵源的必要。人都在社會與人際關係中成長,人的想法就是受社會影響的結果。所以,若社會變遷或人在經驗中有體悟與省思的歷程,人的想法就會改變。所以,我覺得怨嘆缺父母的人,有一天發展了獨立思考,也可能領悟「非得有父母」的想法,是曾經不成熟時的迷信。


兒童對於原生父母有所期待,是因為主流的觀點總在強調兒童可在原生父母的家庭中獲得良好而足夠的關愛。但,這是迷思。即使有原生父母,若處在家暴或父母衝突內的家庭,其實,是如地獄與蒙受災難一樣,或許不要有這麼糟糕的異性戀父母還比較好。

當一個人(或 兒童)執著於有父母才能顧全「兒童人權」,我們也該質疑,缺任一父母,就是「兒童人權」的缺失嗎?

先別談同志領養,先問,若因各種原因而單親(例如有親長之一過世),是否就是傷及想有雙親的兒童人權?

如果讀者仍認為單親都會傷害兒童人權,那我覺得常時間都把孩子放在安親班、托兒所而雙親不在場的父母,全都在傷害兒童人權了!


其實,兒童人權是否周全,絕不是在於有沒有原生父母的雙親。抬舉原生父母的教養比較周全,這是迷思,不是事實。我們應不會感覺收養洪仲丘(洪仲丘案(2013))的媽媽,失去孩子就不會心痛。

現代社會連教養都分工分權,現代的原生父母幾乎一天只能見到孩子三分之一的時段(因為許多時間都在校,甚至連放學後都補習),而這三分一的每日時光,居然很多時間還是親子分別都在睡覺的時間!現代家長大部分時間都不是把孩子留身邊照顧,家長只能遙控孩子,也常常只能寄望孩子拿了家裡的零用錢在外好好照顧自己。

異性戀血緣雙親根本沒辦法對孩子盡到全日陪伴的全職,所有在校當導師的老師應該都感知得到。異性戀為人家長的,真的不該抬舉異性戀雙親的價值。
孩子的人權,不是在孩子天真的想跟大家一樣都有血緣雙親才能實現。把孩子送學校、送托兒所,再送課輔班的家長,都可以補足對孩子的愛,對孩子有關愛的同志,也能用各種方式滿足對孩子的愛。

我殷切盼望各種原因而單親的家長別被主流意識嚇到對孩子有愧疚,因為我相信大多數的單親與雙親家長都能補足對孩子的愛,孩子也能在各種境遇中學到獨立。

相信連異性戀有領養孩子的家長,甚至是同志來當家長,這些關愛都不會比原生家庭來得少,而如果家庭不圓滿的話,同志家庭也不可能比需打113(家暴電話)的異性戀家庭還多。圓滿的家庭來自於對自我處境與自我價值的肯定,不是來自齊備了多少個家長或財富。

或許,還是有讀者說,可是孩子想要血緣雙親呀!這個「渴望」的實現,少了,就是對她/他們不公平!?

我想,孤兒會怪的,或許是各種原因割捨她/他們的異性血親。孤兒想齊備父母,這雖是可以尊重的,但也需警覺自己因何有這樣非得父母得是兩個異性的偏執。要滿足自己的偏執,這並不是基本人權。

舉例來說:有人想找漂亮的人當媽媽,但愛他/她的人是行動不便與其貌不揚的媽媽,這並不能說想有漂亮媽媽的人少了人權。


社會學家、心理學家或精神醫師想關心的是,為何你覺得長得漂亮的媽媽是可以給你幸福的?回到本網站的話題,人們也該想為何是有血緣父母,才能讓人感覺幸福?為何少了父親或母親,人們會說是缺憾?但真的是缺憾呢?還是盲從總得跟人家一樣?

難道不能換個角度想,有了同志父母還可能因此有了兩種與兩對的父母一起關心,可能讓孩子更有多重的親愛至親,這樣可能有更好照顧呀!

有人擔心孩子性別角色的學習與人格的認同,但這些其實都能從各種家庭與社會環境中去投射與認同。女老師並不會教出一堆娘娘腔男孩,異性戀就算努力教異性戀價值,還是有長成同志的新生代,所以真的別再誇大異性戀或單性別家長會對學習與人格有多大的主導力。孩子的養成,真的不全在家庭中。大家都有親戚朋友、媒體也如此自由,孩子的人格是整個社會成就出來的。你可以教導歧視,也可以教導獨立的省思。而非典型的家庭,其實正有帶給孩子正面歷練之處,實在不宜再用悲情與偏見看待非典型家庭。

許多研究認定同志家庭長大的孩子,人格都能與異性戀家庭一樣健全。若堅守一定要某種血緣雙親健在且在一起的家庭模式才好,這種灌輸其實在詆毀多樣處境的例外,也在偽構人間的缺憾和悲哀,這種偏執,不會是人生該有的正面能量,反而是逼人自鄙與怨嘆。


我得提示,這樣所強調的「缺憾」,更是一種強化「刻板性別分工」與「異性生育至上」的社會控制,這是對血緣雙親家庭以外如單親、領養等家庭一併的否定與詆毀。

異性戀具生育力的雙親家庭在社會意識中太獨霸享有優越感的地位了(尤其假宗教經典之名鼓吹異性雙親的價值,如"Family"每個字拆開是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之宣傳),很遺憾被同志領養的越南孤兒也被社會主流情境激起了自卑感與匱欠感。

我的確同意孤兒說孩童不該是個人的獎品,養育孩子不該只是個人想有就有那麼單純(可是異性戀家長一樣沒有過問新生代是否想在人間誕生)。但我覺得基於愛的生育與領養,是所有人包括同志都可去爭取承擔的責任與權利。

很多人用「兒童人權」來看同志領養的事,那這裡也來談一種「兒童人權」,我用兒童「玩的人權」來引論兒童想要異性戀父母是否是必要的基本人權。

如果說有種球類遊戲,大家都說每個人都配到兩顆球才好玩,於是有人說籃球怎麼只有一個球大家搶?難道籃球場的人全缺了玩的人權嗎?

先來問,是誰在創造每個人配兩顆球來用才是「玩球會快樂的人權」的神話?如果說像籃球、足球,大家搶一顆球同樣可以有歡樂,人權看待的應是達成幸福的目的,而不是少什麼或跟人家不同就是缺人權。

回來看「兒童人權」,對家庭而言,照顧與養育兒童,不論異性戀和同性戀都沒十全十美,但異性戀、同性戀,甚至單親的家長也都有十足誠意照顧與養育孩子成人,誰有資格評論誰不該有後代?當典型之外的多元家庭,一樣都可帶來自信與成長。只有盲從既有體制的人,才會因失落感而不安、悲慘;但其實是因為歧視與偏見,才害那麼多典型之外的人受苦與悽慘。

親愛的讀者,您是願意成就各種可能下都能美好的幸福世界,還是想抬舉某單一形式,對其他樣貌與形式都猜疑與鄙視?

真正的人權是創造各種讓人幸福的條件,無論異性雙親、單親、同性雙親、重組家庭,都要欣賞與祝福那才是兒童的福氣。可別因強求齊一的偏執論調而打壓差異,因為那才是兒童感覺哀怨的源頭。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16/02/07

文章介紹:面對學術霸凌或學閥情形,怎麼辦?

大學教師李偉俊為了升等,來來回回共花了七年才能如願。他說他遭遇到「學術霸凌」,直到換了校長,校務制度才有改變。

他說的「學術霸凌」,可能也是校內「學閥」的狀態。

李偉俊的確指出「霸凌」共同的屬性在於教師與制度間「權力」的不對等產生了迫害的狀態。他說:「而在台灣的脈絡裡,教師常見是被行政高層霸凌。透過的方式則涉及升等霸凌、評鑑霸凌…等。」

李偉俊的文章提出三支防堵學術霸凌發生的箭:1.加入工會、2.善用法律、3.公諸媒體輿論。

而我想,如果不想搞成這樣,那投入與高層關係的經營,也是本土文化一個行得通的方案,只不過是要加入壓迫者的陣營就是了。

原文在此:〈【投書】面對「學術霸凌」,怎麼辦?〉http://www.civilmedia.tw/archives/43199

大學教師李偉俊為了升等,來來回回共花了七年才能如願。他說他遭遇到「學術霸凌」,直到換了校長,校務制度才有改變。他說的「學術霸凌」,可能也是校內「學閥」的狀態。李偉俊的確指出「霸凌」共同的屬性在於教師與制度間「權力」的不對等產生了迫害...
吳瑞元貼上了 2016年2月6日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16/01/15

性教育大老晏涵文教授在基層教育界還是用處處偏見與過時的見解宣講他的性別教育。要聽性別教育,請選進步思潮的品牌。

今在網路看到有人轉貼的一個性別教育論壇的影音連結,內容是長期主導台灣師大健康教育師資培育的大老晏涵文教授,在「性別教育論壇」中的研習課程。

我在1990年代中期因為碩士論文與其後在醫院精神科承辦衛生署性教育衛教專案的關係,實務接近並也解析出他著作與發言中所流露的宗教信仰價值觀與學術的意識型態,特別是他在談到「同性戀」時,所出現的「要尊重.....,但.......」的語無倫次與精神分裂的立場,說穿了,他真的無法同理異性戀之外的狀態。

即便是這麼多年了,晏涵文也退休成了榮譽教授,他的影響力逐漸被新生代學者與女權主義學者所淹沒。我在這份影音的連結中,還是看到他許多陳腐不變的論點和貶抑社群慣有措辭。

晏涵文教授「性別教育論壇」影音連結 https://youtu.be/oQjDIdWE_0M

其實,我也觀察到他帶大的性教育機構「杏陵基金會」如何在晏逐步抽離後,在議題上終於跟上一點性別平權意識的思潮。但這機構很大的盲點,無論是「杏陵基金會」或是「性林」體系,醫療的傲慢與賣弄權威不思人文社會正反思的狀況,這些都是讓所謂「性別平權人士」非常厭惡的。

怎麼說晏總是帶著醫療的傲慢與貶抑社群的歧視呢?用這影音檔來分析:

晏說經常有真正的陰陽人來聽他的課,每節都來聽。他說:「他們都是要來找我取暖的」。
(這就是用傲慢的優越感看待差異社群。你以為只有你能給暖?你為何看不到取暖的背後是社會的冷酷。晏不在教育上終結社會的冷酷,反僅依附醫學見解,把雙性人視為個體對自己身體「異常」的苦惱。以現在的思潮來看,該解決的是社會偏見,而不是該採侵入身體、割除身體的醫療。進步的思潮通常認為,若有雙性特徵,接納自我,接納自己獨有的歸類。意思是連體嬰未必要分割,社會的接納才是問題核心。)

影片中,處處可聽到他完全的生物決定論,忽視人對意義的生成與後天意向的認定。晏說真正「多元性別」的人很少,所以尊重多元性別是個「假議題」,「連倡導性別平等的團體都非常少見到這樣的人。」意思是只有他見過最多,最有資格談雙性人這種多元性別。

(但所謂的「多元性別」就是想跳脫僅以生物基因的看待,採與社會性別、性別表現等交織出的各種性別樣貌。「多元性別」不必一定要遵照晏只納入「雙性人」的一種。為何晏就是不想肯認二分法之外的種種彩虹光譜?樂於角色扮演與BDSM的綑綁愉虐戀的認同不能納入多元性別嗎?)

而生物決定論與病理學的觀點(極度依附舊典範的醫學),以雙性人終究不變的是雌/雄二分的基因,僅是外顯的病理,所以他依附醫療權威說醫師判定後必然用手術「導回」其原性(晏毫不思慮外在的性別意識如何強制個體改變身體並強制個體進入性別框架角色)

晏說,如跨性別者像泰國那邊,都是因表演或性工作而施打賀爾蒙改變身體,這些人都會早死,而且這樣都是傷害「人權」的。

(偏見!偏見!偏見!那為何治療更年期、陽痿、掉髮的賀爾蒙治療與早死無關,且無涉人權?同樣施以賀爾蒙處置,他怎可選擇性的接納或詆毀?只因性別不在既定的框架中,就詛咒早死?而「人權」更在乎的是自主意願,人權是醫生、學者界定為主?還是當事人為主呢?想學性少數講人權,晏真是自暴其短了。)


隔了十多年,幾個我對他的研究觀察,仍不變的是:

1.誇言只有他最敢講性、最敢談性。他講了身體互動的細節都叫健康,異性戀之外的、婚外的、終究分手、器官多用途使用的都是病態。

2.他的性教育是全人的教育,性別教育是納在他性教育之下的。
(他不知道他的性教育包括回歸家庭、守貞、手淫的節制、生育的使命,都是鞏固父權,是男性優勢下對女性與異性戀外身份者的限縮,他的全人教育是協助異性戀男性實現自我與傳宗接代的教育,不是人人平等實現自我的全人教育。)

3.他批評沒有去親近醫學的,都是外行。他加入國際性學組織,與醫學界(婦產科、泌尿科)交換意見,所以他的性教育與性別教育是專業的,其他領域不知道人家醫學怎麼看待,沒通曉身體的,都是錯誤認知了性的本質。晏認為這些女權主張者,是不懂性別教育的真義。

4.責任、情感、組成家庭、孕育為性別教育的核心。

5.很高比例的男同性戀都肛交並會得愛滋病,愛滋病的傳播都是男同性戀害的,因此要關懷男同性戀。
(這個論點似是而非。男同性戀所做的事,因為缺乏統計的母群,並無法論斷同志的狀態。例如只看哺乳類在陸地,就說哺乳類都用走的,就是這樣誤解量化數據。苦悶、孤單與對肛交無感的人,沒在統計內,也與愛滋無緣,為何把人家一併都指控,這樣以偏蓋全,就是對量化分析欠缺程度。好像一句臺灣人都如何,新住民家庭都如何一樣.....說穿了,就是偏頗的經驗法則而大言不慚,以偏蓋全。偏見!)

6.現代人都重視先做性,都不在乎有沒有愛。或說,有乘載了愛就會結婚就會有美滿人生,會分手都是有性沒真愛。

他新增的哀怨是:
A.現在的性別教育都是外行的人在喊,政府都不聽他的意見。
(其實,性教育大師主導那麼久了,他的意見大家都熟了,大家開始吸納更多開明觀點,懶得多聽不長進的內容。是聽膩了,不是不聽。)

B.大家在喊性別教育,明明就只有兩性,為何大家禁止他喊兩性平等。
(誰禁他喊兩性平等?應該是大家覺得「兩性」是很過時且守住舊父權的不進步語彙吧!「兩性」是涵蓋不足,不是被禁用。他怎麼這麼有被迫害妄想的感受?)

因為聽到滿滿欠缺對社會建構之批判意識、盲目對「醫學專業」的信仰、欠缺對實證研究的判斷、欠缺人文的關懷、偏頗的經驗法則..大師顯然沒多大現代思潮的長進,我也不想多聽他不長進而失勢的抱怨。請大家多接力批判,並請基層教育界認清性別教育的品牌理念!

我們其實不用再請空談降低性騷擾、性暴力的師資來主講研習。女男在社會制度有不平等的事實,更源於男性中心思維的作祟,終究使女性與各類性少數在權力關係中處於不均等的關係,這並非是生物基礎可以主導,更重要是對生殖、「美滿」家庭、「正常」、「威權(無論是學科的、政治的、或生活與身份的)等社會意識的解析與批判,那平權的社會才能實現。

追求性別平等的基層教師,你們認為對自己身為男性優勢與既有制度沒有警省的教授/大師,還能滋養我們的性別平權意識嗎?

再一次呼籲,請認清性別平等課程的品牌。

當有人主講「性教育與性別平等教育」,我們要讀出他/她是否能同理與警覺社會如何建構性別?我們更要檢驗其訴求的「平等」是看到哪些不平等?而他/她自己,又在平等天秤的哪一端?

屬既得利益階級的人,如對「其他」不能謙遜,他還夠格誇談「平等」嗎?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16/01/14

小小的國三小女生,聽課後竟找老師確認老師剛隨口評論的同志議題立場,並對老師論理......真悍!

關於昨天我改聯絡簿時看到一個同學對某科老師提到同性戀都很「髒」的事,今再改到同本,竟發現有進一步的驚人後續故事。

這同學在寫作中表示,在聽老師對同性戀者的評論後,她在下課竟到講台問明老師對「同志」的看法,老師告訴她,同性戀都性行為隨便、容易得愛滋病,都很「髒」.....。我班這同學就跟老師說,關於愛滋病,不是只有同志才會得,不管是男或是女,都有愛滋病的風險。行為隨便也不是只有同性戀才會這樣。她最後表示,她講了,「老師也聽進去了」。

我聯絡簿批閱到這裡,額頭都冒汗了。

在班時隨遇我問了這小女生,想知道事情的樣貌。近三年在班平時都非常少說話的她把事情說了一下,也提到她的見解。她說,當她聽到這類歧視的論點,她都會非常火大。我就問她:「你說人家被洗腦了,那妳為何不是被洗腦?」

這小女生說,她兩面的意見都會看,所以知道事情是怎麼回事。我就跟她說,或許老師也是兩面意見都有看,她才這麼說。

我想讓她知道,互指對方被洗腦,好像終究沒有對話的交集。倒是她說:「我如果知道她的信仰,我就覺得沒什麼好說的了。」至此,我想我們產婆法的討論得適可而止了(事實上她尾末這句是很有質性探究的意義,但也不宜論辯信仰的事了)。

但無論如何,我很高興聽到她能綜合很多資訊,還敢挺身出面捍衛自己認知的義理,我在她這個年紀,是沒有這樣找老師理論的能力和勇氣的。她對同志議題的能量,讓我震驚,忌諱謹慎得多的我從沒教他們這些。我只是很好奇,人們各自的獨立思考是如何化為呼喊各自義理的行動的。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16/01/12

從偏見營造了不友善,教育若傳播殘忍,但也是否應力求慈悲與扶弱?

今天改到一本聯絡簿說前幾日聽有老師講課突然帶到說某個社群的人都很「亂」,然後就有一群學生跟著訕笑。

我這個學生聯簿寫說老師「一定是受到某些團體的洗腦」,然後學生接著寫道:「面對一些天生無法改變的屬性,不是該尊重包容嗎?」我看到此,就直接批示「是啊!」

說某個社群的人很「亂」,跟講強國人都如何,或是說家庭背景如何的人都如何....都是以偏蓋全的偏見。以我曾交換學生所見識過的美國來說,我相信越來越多的人清楚「美國人」很難說有怎樣的同質性,那不是一句「髒」、「亂」、「開放」、「進步」或「守舊」可以道盡的。

 而文化人類學家也早透析,人類常用「髒」、「亂」、「臭」、「醜」、「病源」論定某些社群與種族的屬性,於是以「妖」、「劣」的定論成了排擠與革除的正當理由。我在帶班的經驗,就屢屢能溯源見證到霸凌者理直氣壯以經驗法則將人定罪的歷程與訴求。

當社會流露著不友善的氣氛,我們的孩子聽了是冷暖自知的,他們可能選擇否認,埋葬真我;也可能自我鄙夷,更鎖住內心承受偏見之刺的苦悶,如我見到一群全然不講母語、避提血統的少數社群一樣(如20年前的我)。


偏偏我這行又是標榜以「慈愛」、「適性發展」為前提的,但也常可看到以愛為名的「限縮」、「壓制」與「導引」,殊不知課堂裡的評價竟處處流露著人性固有的「殘酷」。或許大家都是這麼長大的,而我們也都終究要學會躲避「髒亂臭醜」的指控,不惜練就武裝相對。而挺不過的,就陣亡......
 
今日蘋果日報提到了玉里大橋有段傷感的故事,一個精神科醫師促成了這個有意義的紀念。而蘋果日報亦有篇精神科醫師所寫評論「其實,他們並不在意家庭價值」,這都說明了人與人陌生的誤解,為何已讓這麼多人挺不過去了。我想,這社會不能少人呼喊「慈悲」了,所以,我想我不能不說點話,希望有更多新生代知道,這世界還有願意扶持的力量。


後註:本文提到的兩份蘋果日報的文稿如下--
〈「彩虹」玉里大橋的秘密〉
台東市前市長賴坤成在臉書發文「五顏六色的玉里大橋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recommend/20160112/772864
精神科醫師徐志雲撰〈其實,他們並不在意家庭價值〉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60112/773001/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16/01/07

104學年度第一學期國中歷史七年級第一冊講義(小紅本)下載處

104學年度第一學期國中歷史七年級第一冊講義(小紅本)下載處(吳瑞元老師編輯)

下載處1
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0B3_P8Q0fFRcMdW1XYUJrQnRLUVk

下載處2
http://ppt.cc/YfQEO

下載處.








下載檔案後可自行列印,亦可存放置隨身碟,至打字影印行要求輸出計費。印製時可裝訂成A4繳交。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