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30

●我已減少使用沐浴露,改用親親香皂

這裡有篇「醫師在乳癌切片中發現致癌物的成分竟然有三成以上是來自於『這個』所有人卻每天都在用它洗澡... 」請參考(http://www.how01.com/post_10235.html


我的心得是:

對於沐浴乳的訊息,我已經讀了蠻多則了。我看過用很久的沐浴乳上層發黑發霉,下層擠壓抽取使用並沒太多感覺。但我已經知道沐浴乳因為是液態,必然合理是要加防腐劑的。所以這幾年,我並沒有常用沐浴乳或洗手乳。

手工香皂很貴,我在超商比較多種香皂產品後,我選南僑化工的「親親香皂」,因其在成分上較單純,而且便宜。而大家聽過,有人用水晶肥皂洗所有東西,那就是南僑出品的。

前個月陳美鳳追憶知名製作人柯桑時,說柯桑不辭麻煩地送來「親親香皂」給陳美鳳,陳美鳳說柯桑說「這個很好」。讀到這段,我都睜大眼睛了,不是只有我感覺親親香皂很好。

我在挑香皂或是沐浴產品時,還特別留意避免買抗菌產品,主因我不想用到恐致癌物Triclosan(三氯沙),而標榜抗菌的親膚或口腔清潔產品還非常地多在使用三氯沙,得細讀產品成分才買。

據我國中時美艷年輕的女化學老師所說,所有的清潔用品用後都會殘留,也就是沖水也沒法沖到乾淨。要讓肌膚存留哪些物質,真的需好好考量了。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16/10/21

●人權小樹工作坊--教育戲劇(壓迫者劇場)中部場的研習心得(台中三田國小)

上週是我行程非常緊湊的一週,連續三天分別奔波至基隆、台中清水與中壢。

這一篇是要談我在週四隨團務辦理「教育戲劇--壓迫者劇場工作坊」台中場的活動。這場活動是繼在臺北市東門國小的北部場後,在中部位於清水區的三田國小所辦的中部場,央團找到中部有舞蹈教室的場地,邀約中部幾個縣市的人權團團員前來研習。

台中市清水區三田國小,我想說這學校真是處在清水的秘境之地!沒有靠著大馬路,在彎折的小巷中,突然看到校園建築矗在田園與聚落中。很特別。

這裡照片呈現的就是「雕塑劇場」,透過三幕靜止的動作,引發討論的內容。本篇所附照片有幾幕是在呈現國防大學愛滋生被迫退學的處境。

這場研習有點團員間交鋒的火花,主因我們設定排演的壓迫者有一劇碼主題是國際移工的處境,現場有老師言之鑿鑿表示移工之勞雇契約已很合理,但發言老師與我們團員間所知的移工處境並不一致....後來有些各說各話。

我們的人權研習以往大多談校園法律、學生自治、廢死、審議式民主、也談過台北車站齋戒月的文化尊重等,但論及家庭外傭,我覺得是對又身為移工雇主角色的教師學員而言,這題材可能就有點敏感了點。

或許各界對於移工處境與國家介入勞動契約的情形並不夠瞭解,這次央團接受我的建議,邀請到國際移工協會(TIWA)的創辦人顧玉玲老師在12月於臺南後甲國中演講,希望藉此機會可聽到顧老師在第一線所瞭解的移工處境。

這次的研習也讓我有點成就感,因為戲劇老師說我很有肢體表達的想像力。非常高興透過工作坊得知我前所未知的天分。
這叫做「雕塑劇場」,透過三幕靜止的動作,引發討論的內容。這裡有幾幕是在呈現國防大學愛滋生被迫退學的處境。

台中市清水區三田國小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參與1天半的12年國教總綱種子教師培訓,結束後偷閒繞中壢老街溪自行車道

上週五及週六我依人權教育央團指示奉派至中壢新明國小參加「12年國教課綱總綱種子教師培訓」的研習,最特別的是我們前一天聽完整天至入夜的研習後,隔日,我們每個學員都要上台接力試講10分鐘,以求我們日後是可以擔任到各處宣講的能力。

週五其實整天都是偶有雨的陰天,但週六卻是陽光普照了,這樣的明朗天氣,其實無法銷抵我們今天要上台試講與受評鑑的緊張。今天我在試講前,臨機一動為12年國教課綱的變動整理出「分、合、加、減、移(彈性)、(固)定、改(名稱)」的口訣,連評論老師也覺得值得分享。另一方面,我搞笑用麵包機做麵包的食譜與製作過程的概念,用以比擬12年國教的理念:「自發、互動、共好」,我自己覺得還蠻有創意的,我也自認是整個試講團隊中,我應該是最怪的怪咖了,但應該也是最不枯燥的吧!?


我非常感謝新明國小行政與志工團隊這次為12年國教種子教師研習所提供的各項安排與服務,其中場地、茶水、點心的招待與老師、志工們親切的服務,我們學員都深受福氣,新民國小團隊的用心與人情味,都讓我感佩。謝謝!

另也要感謝新明國小於會議結束後通融讓我的座車暫停於校園,當天酷叟與中壢人A.騎乘U-bike環遊老街溪步道,看見溪流怡然的白鷺鷥處處落腳,內心非常感動。

回想二十年前曾於中壢讀研究所時老街溪上曾是市場,我研究所讀好多年,快結束中壢的通勤時,我看到中壢以髒、臭常見諸於地方報紙的老街溪築出了大蓋子,上面變成了停車場(1997年)。

這次在老街溪畔的步道騎腳踏車U-Bike,我看到老街溪已可成為溪流整治的典範,很慶幸老街溪的蓋子在16年後,一個大有為的市長把這蓋子拆了,老街溪得以重見天日。我很高興有機會留下照片與筆記,讓我教育的新生代有機會瞭解環境保育帶來的共榮幸福。

謝謝新明國小給我這個機會可以走訪並蒐集感動。

這次關於12年課綱總綱的研習,最特別的是我們前一天聽完整天至入夜的研習後,隔日,我們每個學員都要上台接力試講10分鐘,以求我們日後是可以擔任到各處宣講的能力。

中壢老街溪風光、機場捷運在中壢的環北站

右上:這次的研習,夜間我們學員住在中壢米堤大飯店,我住在23樓。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16/10/17

●在基隆德和國小參加人權教育分區輔導活動,這是一場兼具感性與理性的研習活動

上週我有機會到基隆市德和國小參與(訪問)基隆人權教育輔導團在基隆的分區輔導活動。
基於中央團的職責,我必須到幾個責任分配縣市訪問並紀錄各地團務運作情形。在基隆的部分,我原本選定基隆團在正濱國小的分區輔導活動時參與,但看到基隆團的行事曆,在雙十節後即刻有場在基隆市中山區的分區宣導活動,地點是在德和國小,這讓我眼睛一亮。

原因是這樣的:我在新北市服務之前,基隆市中山高中(完全中學)是我考入公立學校的第一所服務學校,而德和國小就是位於中山高中背後的山坡上,兩校可說是相連的。以前在中山高中教書時,操場還常有德和國小的小朋友在上體育課,我一直很好奇,德和國小到底有沒有跑道與操場。

事隔15年,中山高中都已經全改建了(如照片中的飛碟基地圓樓),我卻未曾有機會瞭解一下德和國小這個鄰居,這次,趁著中央輔導團的團務工作,我藉著公務來德和國小訪問與踏查。

上週的天氣一直都非常地不好,我熟門熟路地開車冒風雨來到德和國小,據我觀察,為何基隆人會手持著新式的反摺傘,正因為這裡東北季風與西南季風交逢,秋冬鋒面總帶來斜打的雨,一開車門,傘太慢,全身是無法不濕的。

這天除了看到了德和國小在我離開基隆後已經推出一塊平地的操場(因基地範圍小,跑道還不能繞一圈),最有意義的,是我在今天的分區輔導研習中,透過基隆人權團講師吳心怡老師,看了很多很有省思的影音片段。

基隆人權團講師(仁愛國小)吳心怡老師,透過許多新聞與專題報導的短片,傳達「人權」中彼此關愛、善念的人性本質,但吳老師的影片也透露人性受到社會化影響所產生的偏見,據此,吳老師提示教育(者)的重要性。

吳老師的演說非常特別,一開場開宗明義說本研習過程中,講師的問題不必然要回答、沒有討論、不用分享。我本想怎麼研習的重要元素都抽掉了。但看完吳老師一段段引人省思的短片,我發覺我的確一時都無法對影片的內容說出定論。我對研習看到的許多片段感觸很深(例如少女馬拉拉公開的演說、公車中一個年者者與小學生實力相當的對罵、社會連結與幸福樂園改變上癮行為)。這一段段的素材,讓我在心中產生很多複雜的感想,但似乎也難用言語道盡。

我想,「不用回答、沒有討論、不用分享」是有道理的。在這場研習中,我們時時地陷入靜默的思考,這樣的共鳴,竟是莫大的分享;更有意義的,是我們用心在感受人權教育的意義,我想我在研習時、研習後都還在慢慢地沈澱思索意境深遠的素材,是非不再是速食的判斷,而是更多說不盡的人文、理性與情感的多層次關照(例如吳老師講到家訪自己班的中輟生的經驗)。這樣透過語言、影像而讓人激起心靈的震盪以理解人權教育的經驗,是相當不同於我以前仰賴文字、名詞所達成吸收的人權教育課程,其中必然有巧妙的佈局

在德和國小的研習尾段,我獲邀講幾句話,但之前吳老師的宣講內容,讓我內心激盪與陷入多層面的省思中,我明顯地語無倫次地講出「深受感動」的回應。因接連著到台中參加工作坊、又到中壢連兩天的12年國教研習,大家看到我現在心得整理的這篇基隆人權研習經驗,或許大家仍能感覺我沈浸在持續的思考狀態,但就如我在研習場所說的,一部好的電影,就是在影片結束後,讓人還會從很多角度去回想裡面的道理,仁愛國小吳老師主講的研習,就是讓我覺得這麼精彩且影響深遠的。

謝謝基隆人權教育輔導團讓我們有機會領受很特別的研習體驗,也謝謝德和國小團隊的招待。感謝基隆給我的滋養。

德和國小處可望見協和火力發電廠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16/10/12

●教育部國教輔導團(人權教育議題組)提供性別少數社群人權教材,本處提供載點


教育部國民教育課程與教學輔導團所設之人權教育資源網站(人權小樹)提供「性別少數社群(女同志、男同志、雙性戀者、跨性別者)之人權教育教材」。

本地官方所提供的人權教育教材是翻譯自2000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人權資源中心所編製的《人權教育系列叢書》,其中第四冊的主題是「性別人權」,其分冊標題為《女同性戀者、男同性戀者、雙性戀者和跨性別者的權利:人權觀點(Lesbian, Gay, Bisexual, and Transgender Rights: A Human Rights Perspective)》

本教材下載位置 https://sites.google.com/site/renquanjiaoyu/home/ren-quan-jiao-yu-xi-lie-cong-shu/TB3%E6%80%A7%E5%88%A5%E4%BA%BA%E6%AC%8A.rar?attredirects=0&d=1

本《人權教育系列》叢書下載處 http://ppt.cc/TUSyx

這份人權教育教材內容大致如下:

前面章節首將性少數社群之權利對應《世界人權宣言》之條款,在應證性少數處境與人權保障的關聯後,該書介紹對性少數有所尊重的語彙,並講解多種性少數社群名稱的定義(這個部分仍屬精簡介紹,近年性別認同的多元性,已衍生更多種指涉的名詞)。

在確立指涉的對象後,本項教材陳列多個教學範例,每一範例納有學生閱讀之素材,並提供教師教學指南。

例如:
教學示例首例由學生閱讀1995年猶它州中學生欲成立同志社團一度受阻,後經判校方違反學生權益之案例,探討此案例涉及的人權指標。

另一教學示例是從黑人民權所曾經歷的「平等但隔離」政策辯證同性伴侶法與婚姻權立法的思維是否符合平等的真義。(本書的時代,美國多數州尚未承認同志婚姻,但教材羅列各國對同志婚權的多樣立場)這裡透過「模擬國會聽證會」辯證「同性戀是否為一種罪」,並讓學生討論為讓性少數人權達到「平等」,須修哪些法律。

其後,本教學指南陳列8短篇各類學生(同志學生及異性戀學生)陳述遭遇恐同行徑的自身經歷。教材從本土個案的處境擴展呈現羅馬尼亞與烏干達同志人權之迫害,所設計之教學活動分別為「給羅馬尼亞政府的信」與「給烏干達政府的請願表和連署」(含文件範本之引導寫作,並設定學生彼此校訂遊說信件是否有符合禮貌、核心重點等指標)

最後一個教學示例活動,則由學生施行校內「人權溫度測量表」。

這份教材以性少數社群的人權為主題,發展很多讓學生理性思辨的教學活動,在本教材中,非常明白地認定同志不利與不平等的處境,就是人權教育高度關注且須提振人權保障的人類處境,本書透過事件、自白、國際狀況,讓學生論辯平等之真諦,並讓學生在活動中可以檢視偏見,進而啟發學生採取多樣的公民行動,這裡教學示例,對於強調理性、知識之建構、知識應用與公民行動,都是相當具有參考價值的教學設計。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16/09/20

●從屏東五溝水的溪水治理,轉看到有機食物的環境永續精神與土地正義

今晚看原住民電視台記錄觀點,原本談的是屏東五溝水破壞沼澤生態的水泥牆溝整治議題,但突然又切到東華大學有機食物及開辦有機餐廳的推廣。跟最近一年的關鍵時刻和新聞龍捲風一樣,話題正等待深入時,主題卻突然轉向。不過,今天看到的「記錄觀點」,兩則都有觸動我心的地方。

五溝水這個區域,我最稱奇的是那溪流底自然出泉的大自然禮物,這樣乾淨的水源可以支撐很多的自然生態。不過,屏東縣政府不管地方(環保)人士的抗議,硬是蓋出了水泥溝壁,人也都不親水,污水也都刻意導管透穿水泥溝壁,注入溪流內。當然,每件工程都有政商間的利益輸送,令人不免心寒,但站在教育的立場,又不得不期許新生代能集結成新的民意力量,擴大公民行動的參與,讓一些施政的濫權有些制衡。

節目突然切換的主題是東華大學有機實驗餐廳的設置、課程、農場實作、採買理念、行銷,及從附幼至大學的整套價值的推廣,讓我看到東部以有機栽植、人道養殖所實踐的 環境永續精神。

我看節目說有機作物的中盤商,都不願收購B級農果(只是長相怪異的蔬果),以致於有很多B級蔬果就是丟棄。我從沒想過有機作物仍是在資本主義的制度中,還是因為賣相問題徒增了很多的成本,並轉嫁反映在價格。

我很想跟東華的有機餐廳一樣,接受A級與B級有機蔬果都一個價。讓物盡其用,人得其利,這樣的有機推廣,才更踏實。

今天看了節目關於有機蔬食、人道養殖的介紹,我更體會了這樣關於環境的堅持,從生產到食用,是對於環境的支持,也等於是對萬物物種生命的尊重,這樣買來、吃來,每一口都在為美好的地球與善念盡心,感覺上付出是很值得的。

節目沒省思到的,是有機農業是對土地正義的堅持,這樣的理念很容易因為變更地目以增設「工業區」「住商區」的開發訴求,變相成為地方政府吸收財源的依據。農地不能收增值稅,對地方政府財政貢獻少,許多縣市無不徵收農地轉為工商開發用地。

餓了張口就得吃,臺灣的農業不能被短視而求財的地方執政者給犧牲。而能永續利用的有機栽種,更需要農業政策與管銷體系的輔導與支持。所以,當我們看到政府畫出亮麗的開發和建設藍圖時,我們與新生代的公民應行動,向財團政商說「夠了!」但我們如何有這動力去呼喊、去制止呢?我覺得一口口生鮮的食物和料理,再多想一想臺灣農地的危機,這份揪心的珍惜,該生出警戒與行動了。

瑞元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16/09/17

●摘要華盛頓郵報刊 「如何輔導霸凌者」的文章 (原刊標題:七個方法終止兒童的霸凌)

酷叟的Flipboard跑來一則關於導正「霸凌者」孩童的文章。

這篇〈你的孩子可能是霸凌者,這兒有七個方法去終止那樣的行為(Your child might be a bully. Here are 7 ways to stop that behavior.)〉,酷叟讀後代整理幾個重點分享。

作者說孩子有霸凌他人行為時,大都不知道自己做了怎樣殘害他人的事,霸凌他人的兒童通常喜歡掌有權力,並對自己能弄惱他人的影響力沾沾自喜。這些孩子欺負人的外顯行為,其實是藏在內心的是不安、焦慮、自卑,尤其是想藉玩弄他人以代表自己的成熟,想逃避與拒絕承認自己年幼。

作者認為這些霸凌者不知道自己的狀態,光是師長陳腔嘮叨是制止不了他們欺負人的動力。作者認為如有這樣行為,就該嚴正制止,讓霸凌者知道我們都看得出是怎們回事。師長可能因強制介入而使師生關係僵化,但要善用故事、寓言,讓霸凌者有機會體悟自己的是非,也可因此軟化師生的關係。

面對霸凌他人的孩童,尤其要注意他們內在的狀態。他們有一套自己覺得正義的角度,使他們覺得可以理直氣壯的惡待他人,師長要進入他們的邏輯去溝通彼此的想法。

另一方面,霸凌者可能自己正處在被貶低、被排擠的處境,或者是曾經經歷這些,他們此刻顯得過度防衛,或是將他們壓抑的苦悶轉向,朝弱者爆發與釋放。作者建議,指導霸凌者時,引導他們不要老講別人怎樣了,而是要多練習「我因....,所以我感覺到....」。讓他們多練習回觀自己的心情與感受。

作者指出,各種看起來是好孩子的,也都會有霸凌他人的作為,所以不能疏於防範。有時在家裡是看不出孩子在校的為惡,主因家庭與學校存在著不同狀態的社會結構。在校時,人群的組成產生的多元的互動,有很多的權利抵衝,也無形中產生階級與實力的落差。孩子一旦做了霸凌的事,不要因此就全面否定他們。這些孩子太想享用權力與影響力了, 他們想在同齡中表現高人一等,而其實,把霸凌的心理基礎轉化為成為「領導者」,他們也可能有很正確的發揮!所以,處理霸凌者內在深層的心理狀況,才能根除明的暗的霸凌。

最後,作者希望別強迫霸凌者去道歉,他們就是好強,想高人一等(酷叟統整:強迫他們道歉的屈辱,只是更增強他們對對方的憎恨)。所以在重建人際關係上,要為孩子找些幽默的、技巧的、創意的且能顧及尊嚴的一種和解與致意。作者舉例:可以讓他們主辦個派對,或帶餅乾到校分等等。

以上是我讀文章抓的一些重點。欲讀原文可至華盛頓郵報讀"Your child might be a bully. Here are 7 ways to stop that behavior."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ews/parenting/wp/2016/09/14/your-child-might-be-a-bully-here-are-7-ways-to-stop-that-behavior/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16/09/14

●今八年級春秋戰國至漢的分組討論教學,堪稱順暢如意(計時器有重要功能)

今天我在八年級分組合作學習了,我在想佐藤學之派說不用提供增強物(不用分數、沒有獎勵),就是感覺學到了,就是學生感知的報償。今連兩節八年級狀況算在學習狀態。

我這次的操作,是將春秋戰國相關的成語都寫把故事濃縮成約三行的短文,人物角色也盡量單純以流暢閱讀。然後我使用計時器,在有限時間閱讀後,小組討論,例:有哪些成語與外交謀略有關?有哪些成語與養士之風有關?

今另一篇較長的閱讀是關於「呂不韋」,學生需從文章畫線得出關於春秋戰國時代氣氛的文句。
今再一場學習活動是畫出心智圖,主題為:「戰國秦越來越強的助因」。

另有一場腦力激盪,問世界有哪些地方有孔廟或尊崇孔子?

今天學生閱讀的方塊,包括成語故事、九流十家、指鹿為馬、韓非子、秦郡縣制、揭竿而起、鴻門宴、四面楚歌。好像有一班引導閱讀超過10個文字方塊,並由我提問測試理解,或檢驗小組討論結果。

我想這次相當有教學進度之因,就是計時器,每篇從2分鐘閱讀,可到1分鐘讀完。在這樣的緊迫下,閱讀與討論大致是符合佐藤學所說的寧靜思考討論的課室風景。(計時器很好用!)

而這次小組學習雖然欠缺學思達中「公開表達」過程,但因活動過程仍有書寫,學生會在書寫的註記中感覺到有學習過程。
以前我聽說小組學習是可以跟上進度的,這次是讓我震驚,整節的閱讀、討論與寫作(含心智圖)的教學讓我感受到順暢與效能。代價是,學習提問設計有好多的傷神,印製講義保留心智圖的空白頁,看來也不經濟。但,我覺得可以再試下去。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16/09/09

●一個日本的外商廣告,激起該不該認清本分的論辯?

我剛讀了《不自量力還是不受自限?一個Nike廣告,挑動日本人最敏感的神經》,讓我想起旅居日本朋友曾跟我說的事情。他說有些日本人很喜歡台灣,因為台灣讓日本人很自在,不用再像生活在日本那麼拘謹,車隨便開、馬路隨意就可過,買了商品不用特別用不透明袋子來裝。

但也有日本人覺得台灣太落後了,因為太隨便了,大家都很少顧到對方的感受。在外買東西,應用不透明的袋子裝好(日人:讓大家看到你的私生活決定,是多麼裸露而讓人不舒服,把個人物品遮好吧!這才禮貌。)

就是有這兩種日本人。一種是受夠了日本式的拘謹,一種是堅守該有的的拘謹。

這裡引用的廣告,會引起日本社會極端的兩評,我是可以理解的。雖然廣告的創意不脫老掉牙類似Pink Floyd那首諷刺僵化教育的"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不過放在日本的脈絡,這樣的影像就更具詮釋的趣味。

請讀《不自量力還是不受自限?一個Nike廣告,挑動日本人最敏感的神經》
http://hk.thenewslens.com/article/48575?utm_campaign=sharebtn&utm_medium=facebook&utm_source=social2016

Pink Floyd的經典MV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可點 
https://youtu.be/YR5ApYxkU-U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16/08/30

●流露偏見的考題應受裁罰,那不是憲法該保障的

標題:流露偏見的考題應受裁罰,那不是憲法該保障的
作者:吳瑞元(國教輔導團人權教育組教師)

本文以筆名原刊於《酷新聞》網站,刊登連結http://queer.watch/2016/08/30/12657
﹍﹍﹍﹍﹍﹍﹍﹍﹍﹍﹍﹍﹍﹍﹍﹍﹍﹍﹍﹍﹍﹍﹍﹍﹍﹍﹍﹍﹍﹍﹍﹍


近日聯合報民意論壇有律師身份者投書,認為教育部性平會對台大機械系開罰,簡直是性平法凌駕於現行民法與憲法。這樣的論點,應是錯誤解讀台大機械系被罰的主因。

台大機械系被罰之處並不是因為考題寫了「一夫一妻、一男一女組成家庭」等文字,其被罰之處是在整個考題敘述,經判定是用限定的性別意識,影響到考生入學的權益。

其違反性平法的部分在於把「一男一女、一夫一妻」與「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及「家庭的組成」...等等,定位是「社會與家庭的律」,並意指文字列舉外的模式,不但直言「例外不予討論」,也指出不在其定義社會律和家庭律的事,會是破壞「社會和諧」的事。

然而,民法與憲法等人為的律,本來就不能等同泛稱的「社會律與家庭律」。現行合法婚配之法律,充其量也僅是國家或某些立法階段的律法,民法與憲法都還有待詮釋與修訂,並非已有「社會律」與「家庭律」的決定版。寰宇各地的憲法與民法,本就不足以涵蓋所有的「社會律」與「家庭律」。而這樣的律,也不是多數決就可存在。「律」應是基於正義而訂定,而非誤認表決能得真理。

進一步探究考題,何謂「社會律」、「家庭律」?考題想要界定清楚,但列舉之內,處處怪誕;不在列舉之內(如不婚者或同志),又被貶如「違反自然」般「破壞社會和諧」。考題內指定了女男的單偶生涯視為一種「律」,企圖對應客觀數理的「自然律」,這樣的論斷要讓考生認同並作答,若非是強加性別刻板意識,要不就是有性別意識的思想審查。

【哲學作家朱家安已提到這個問題,請讀〈該寫你的想法,還是老師暗示要聽的想法?──台大機械系考題和逆向歧視https://news.readmoo.com/2016/04/11/kris-160411-reverse-discrimination/


台大的考題除將異性戀單偶婚配視為一定得做的社會規範,令人驚奇地還將「離開父母」視為「家庭與社會的律」!


【考題文字: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家庭是由一男一女、一夫一妻組成,這是社會與家庭的律。....】


當這樣的內容變成考題,就足以說出題者的家庭觀係用異性戀單偶生涯、「脫離父母」與不含子女之小家庭價值作為入學的依據。依題旨來看,就是強迫人要進入婚姻,要脫離父母而不孝,且家庭不要照顧子女(因為文字中的「家庭」不包含要子女)。就字義與敘述來看,違反的不止是性平精神,還違反倫理,且傷害兒少保護。用這樣的「社會律」、「家庭律」來讓學生作答,實是相當不倫與缺德了。

考題最大的問題在於影射考題表列之外者,除貶為「例外的不討論」,連結前文又將「例外者」類同成違反自然與社會的律。這對主流小家庭之外的單親家庭、多代同堂、有多親的重組家庭、不婚者,或是女男同志等社群,形成了貶抑的語境。考題流露的歧視與偏見不說,顯然還構築作答的框限,造成入學機會的不利門檻。

當考題文字對家庭與婚配生涯的描述限定得如此堅定與怪異,我們若檢驗考題論據,不難發現考題敘述實是源自特定宗教教派的教義文典。這就不僅是違反性別平權而已,學校其實還未能謹守宗教中立的原則,強以宗教教義設下入學的偏頗門檻。

一個考題敘述,流露性別生涯的偏見、鼓吹離開父母的不孝,所言之家庭律又不含子女之照顧,還處處引自古老的特定宗教文典。這考題已成宣傳特定性別生涯與宗教價值之用,還被用來決定考生的入學。

言論自由權、宗教自由權與大學的自主權,固然都是憲法保障的權利,但權利不能亂用、濫用。

       就這次的考題事件來看,這樣離譜的考試機制,該論處其實不僅在違反性別平等教育法,這個考題還不公義、不公正、邏輯矛盾、違反倫常、沒謹守學術中立,且欠缺鑑別度,不僅沒有教育的專業水準,還嚴重影響考生權益與大學的學術聲望。這些,若都沒有追究,這才侵犯與漠視了憲法保障教育權與平等機會權的意義。



﹍﹍﹍﹍﹍﹍﹍﹍﹍﹍﹍﹍﹍﹍﹍﹍﹍﹍﹍﹍﹍﹍﹍﹍﹍﹍﹍﹍﹍﹍﹍﹍
2016.09.15 後記
2016.09.15 後記
各位讀者好:我是本文作者。本篇原文為投訴至教育部信箱之文,經增補內容而在此刊登。
經至教育部反映盼其堅守性別平權精神對台大機械系涉性別歧視與違反中立原則予以開罰,本人已在投訴後收到教育部回應,教育部回應內容如下:
信件編號:201608270006
機關地址:臺北市中山南路5號
承辦單位: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
傳  真:(02)33437834
承  辦  人:●●●
聯絡電話:(02)77367823
發文日期:105-09-14
發文文號:臺教學字第10500903988號
回覆內容:
敬啟者:
臺端致本部部長民意電子信箱,表達支持本部對國立臺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招生入學考題違反性別平等教育法案之處理結果之信件,本部已經收到了。
該案件係本部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受理及調查處理,經調查認定該校系以該宗教信仰作為招生入學之命題,已限制學生僅能在命題內回答,影響考生對於該考題之作答及成績,侵犯考生權益,因此認定確有違反性平法第13條及第19條之事實,並經本部性平會決議,審酌本案違法對學生受教權所生影響,通過依法予以裁處該校新臺幣3萬元。
本部將持續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以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厚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
以上說明供參考,如果仍有疑義,歡迎您來電(02)77367823洽詢,本部將竭誠為你服務。
  敬祝
平安
教育部敬上
﹍﹍﹍﹍﹍﹍﹍﹍﹍﹍﹍﹍﹍﹍﹍﹍﹍﹍
以上信件,足證教育部已有認定台大機械系除違反性平法之外,另該校以宗教信仰之教義成為招生命題,亦是明顯疏失。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16/08/25

研習心得與省思:2016新北市Super教師經驗分享暨性別平等教育研習(地點:網溪國小)

我在星期一參加了一天在全教產組織在網溪國小所辦的研習。我是在福和的信箱得知這場研習,想說就在網溪國小辦理,主題我也相當有興趣,就幸運報名成功了。

不知大家有否看過一場電影、看過藝文表演,或聽完一場演講後,覺得生活與工作都充滿能量?這天的研習給我的就是這樣的感覺。

這場研習的主題是「Super 教師分享與性平研習」,邀請到三位Super教師得獎者分享教學與帶班的經驗,下午的性平研習則邀約既是國小資深教師,亦是兼具法律專長,並屢屢擔任多校性平會委員的黃金宏老師主講。

Super教師各個果真實至名歸,頗有一套經營班級與教學的絕活,他們的教學熱忱更是感染了聽眾,足以讓人感動。我在這天的研習瞭解到如何善用既有的政府資源(各青少年活動中心.....)可辦哪些類型的戶外教學。我也獲知在翻轉教育思潮下,應善用均一教學網站,並可利用Classting「課室廳」網站讓班級達成國際交流。

另外,教室佈置、評量設計、班級主題之星、學思達的操作、閱讀理解訓練、班級聯絡簿的應用、剪報閱讀與心得的執行、分組合作學習成績單模式,這都是這天在Super教師的分享下,讓我吸收到很多的養分,激起我很大教學與帶班嘗試的企圖心。

下午黃金宏老師的演講同樣非常充實與精彩。黃老師前段的演講,詳細分述關於不適任教師汰除的教師法14條各款內容講解,其中,新修訂版已剔除難以界定的「行為不檢有損師道」條款,不過黃老師還是談到過往校園不倫關係導致解聘的案例,回顧這些故事,有著聽八卦故事的趣味。但當論及社會對「師道」的期許,即便師師或人間發展婚外關係,總還是在教評會的人治下有自由心證的難料結果。

但回歸主題,師生間的關係,相關法令就界定相當清楚,其中通報、調查機制、懲戒或解聘、申覆等,都有明確的法令要求,牽涉權利、救濟、義務、過失責任等法律。這場演講透過很多的校園性騷與性侵的實例,說明了性平事件在執行上的法律依據與權責。而這些事例,依舊是很八卦的腥羶隱喻,但故事中的每一方作為與代價,都讓人警惕。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16/08/21

●三峽散步與逛三峽歷史文物館有感:人為的該用減法,綠植和人文價值要保存更多

八月上旬我在國家教育研究院(總院,三峽院區)上完一週人權教育進階班的研習,週五於中午結束後,我開始三峽的散步之旅。

這個散步路線是很匆忙地用筆電搜尋了一下而走的,大致是沿著民權路走向三峽祖師廟,再折向老街,返程從老街某側巷鑽出到鳶山步道口,經藍染遊客中心,再走向祖師廟,途中我繞進了三峽區歷史文物館。

三峽區歷史文物館一樓看到的東西是相當無趣的個人畫展,正懊惱這是個養蚊館時,二樓的陳設稍有點意思。我覺得最有意思的是齊柏林捐贈1997年鳥瞰三峽的 空拍圖。這幅圖,中式宅第韻味的國家教育研究院尚未存在,連臺北大學和遠雄集團蓋的大樓群全都沒有存在,能辨識的就僅有國道3號及三鶯交流道。

此刻我不再讚嘆人造的滄海桑田,上過土地正義的課程後,我嘆息人類如此斷然地與土地的情感和記憶捨棄,我真無法確定財團與住民雙贏的事實,然而,三峽變化太大了,這巨大的變化,讓我驚怕著人類好像欺凌大自然太過份了些。(既有的農耕又何嘗不是對地貌的蠻橫?)

我覺得人類該思索,應是該回歸保存一些珍貴的價值,例如李梅樹的木雕、祖師廟屋簷的「剪黏」雕塑、日治改正的老街文化、藍染布料的手工藝和美學、拱橋、溪流擺渡等等。但,不該整片都成水泥叢林與柏油公路。

我們該回歸綠蔭、草綠與無害大自然的農綠,工業、石化的應採減法來用。
最後,還是得說,可惜了,三峽歷史文物館是個蚊子館。
右下:三峽區歷史文物館

三峽清水祖師廟

三峽清水祖師廟屋簷有很漂亮的剪黏藝術

三峽民生路老街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偏鄉的教育工作者,豈止於教室的教學而已--觀看泰片「教師日記」與閱讀王政忠老師《我的草根翻轉》有感

今晨我(酷叟)在緯來電影台看完了感人的泰國電影「教師日記」,剛好又呼應我現正閱讀的偏鄉熱血教師王政忠新出版的《我的草根翻轉MAPS教學法》,所以感觸就特別多了。

我讀王政忠書(以下稱為「草翻」),可以感覺王老師對於偏鄉處境,尤其是教育制度上的不利,有深刻且實務上犀利、精準的批判性見解。而他的MAPS教學法,更是在偏鄉學生屬性上有很清楚的定位,這樣的定位,他很清楚會跟佐藤學、學思達等教學會有所不同。

翻讀「草翻」,讓我期盼閱讀到王老師許久以前的一本著作《老師,你會不會回來?》,這本書好像是王老師在921地震後服務震災地區所寫的心得。從這幾個文 本對應泰國片「教師日記」,都可以看到服務偏鄉教師的熱血、理念,除此還有現實資源上的限制與挑戰,而文本沒有明白寫的,是這樣在工作、生活與土地人民的 情誼種種的人情味與影響力,是種種劣勢下還能支撐熱血的成就感所在。

回來講一下泰片「教學日記」。

這片算是編導巧妙說故事的好看電影,自然且未落拍的兒童戲、異於都會生活的鄉野情調(水上學校)、鄰家男孩式的天王明星Bie,還有頗有個性的手腕小刺青女老師。

編導讓女男主角設定為先後在泰國南奔水庫上浮船學校教書的老師,透過先前女老師所寫的生活與教學記事,男代課老師讀前人日記(札記),克服了教學瓶 頸,也在閱讀共鳴中註記偏鄉教書的寂寞心語。電影片段交錯著女師日記內所寫的先前遭遇,又交織著男老師的此刻,觀眾和片中學童一起見證兩人的緣分交錯。

兩師都因偏鄉服務而阻斷原各自曾有的感情關係,即使女師男師相繼交接任教而未曾謀面,但因這本日記兩人心已相繫....。命運的折騰、感情的選擇,我就不破梗了。

偏鄉的教育工作者,豈止於教室的教學而已。如父如母的生活照顧、校舍的修繕與缺電缺水的遷就、學生家庭的困頓、家長對教育的斷捨、學生狹隘的視野,這都不是都會人習慣的校園現況。

而片中的日記,我想對於教育行政,應也有如何傳承經驗與制度延續的行政學意義,教育界的人值得用這個片子來研討教育領導人的興革構思。

「教師日記」很感人與好看。請看臺灣代理商釋出的預告片。



這裡還有主題曲含電影片段的MV↓↓

基本資料:
泰國片 「教師日記」(2014)"The Teacher's Diary"
王政忠  (2016)  《我的草根翻轉--MAPS教學法》。臺北市:親子天下股份有限公司。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16/07/27

關於資訊發展歷史的電影與影集,不但懷舊,還瞭解了資訊產業的文化與投資風險

繼看過兩部關於賈伯斯的電影、一部關於臉書的《社群網戰》後,我現在正在追兩部跟資訊科技歷史有關的HBO影集。

一部叫做《奔騰年代》,另一部叫做《矽谷群瞎傳(Silicon Valley)》。

以我的年紀看這些題材影片,很有懷舊的氣氛。

例如看到蘋果電腦1984年轟擊微軟的廣告,或是看到最早期的個人電腦與「攜帶式電腦」、大小磁片、網際服務與串流的歷史、併購、抄襲、對決、專利與矽谷企業的文化形成,老實說跟鄉土劇裡面併購、經營權之爭的劇情是差不多的,但是就是多了些歷史的映照樂趣,從這些片也看到遠見與創新的淵源。

而我做為一個從PE2、lotus、Win95~Win10的User而言,回顧這一切的變化,怎知已經過好幾次如錄影帶VHS規格淘汰Beta規格的典範異換時光.....

附帶一提:就矽谷群瞎傳三季的內容觀察,不斷有出現品牌電腦或筆電的畫面,其中出現最多的品牌是Mac蘋果筆電,其次多的是Dell電腦。第三名VIOS索尼的All in one螢幕桌機或筆電。第四名是ASUS華碩多款超薄筆電,但有時一集或隔集才會看得到。看了三季(約30集),僅出現共1~2次的是ACER。

在資訊如此容易傳播的時代,資訊商品當然要置入在這些影集裡成為廣告行銷的一環。

看到國產大品牌的筆電產品在美國熱門影集裡出現,總還是會很振奮的。


照片源自HBO影集《矽谷群瞎傳》官方網站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推薦整合Gmail、Google Calander日曆(行事曆)的附加元件,讓生活與工作管理更便捷

去年底我(酷叟)開始依循資訊達人的指示,學會了應用網頁式的Trello以進行生活與工作的管理。

其實Trello和Kanbanachi這些工作與瑣事管理系統,都是源自日本車廠管理待辦事務所設計出的做事流程,有點像是機場塔台內的作業模式,讓待辦的字牌鋪展在桌面,變得優先的事,就移動該字牌到最上端。

我用的Trello類似這樣的工作模式,只是待辦事務變成滑鼠可拖曳至置頂,或是任意排序。

這樣的工作模式超越了以往單線性依序排列視野不足的狀況。20年前我讀過一個日本人他說筆記不要逐條寫下,要用曼陀羅的九宮格分類記事。最近我又有聽聞康乃爾筆記法,這些都是在畫面中切割區塊,即時筆記時,當下判斷寫入位置供日後全視野思考與回顧。而Trello應也是符合這樣的概念,不過,將字打上電腦螢幕,更可超越紙本,因Trello又可移動並恣意排序標籤字卡。

最近,我越來越懶得跑去Trello的分頁,有時連打帳密都覺得很煩。

今又有新發現:Trello和Kanbanachi的概念已能整合進Gmail了!

將Chrome附加功能擴增"Sortd"功能,在Gmail中就可為每封待辦的電子郵件另在信件主旨上再加上自己的註解筆記,並且視覺化的為待辦事件分類成數個看板區,每個看板內的待辦事項有可依意願排序,讓事情的先後順序變得清楚。

關於Sortd好用之處,請讀電腦玩物文章〈Sortd 一鍵 Gmail 雜亂收件匣變 Trello 有序進度看板http://www.playpcesor.com/2016/07/sortd-gmail-trello.html?showComment=1469548144828#c2655213838147244313

再加上可整合Goolge Calander,讓工作列就可喚出「日曆」(行事曆功能)的附加元件--"Checker Plus for Google Calendar "這些附加元件使得不用頻於切換分頁來喚出Google的服務。

我決定不再仰賴Firefox瀏覽器了,轉用Chome來享用Google家族整合與開放的便利。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16/07/10

簡摘一篇關於「諮商」/「輔導」的知識介紹文章(該文以輔大性平事件為題材)

佛光大學林香君老師對輔大性平事件撰文〈從教育輔導前提框架重看輔大性平事件工作小組:回應Yang 法律及倫理議題〉,這篇文章釐清幾個概念--

1.敘事探究/敘事治療

2.諮商/輔導

關於敘事探究與敘事治療的心理學概念,有興趣的賢達請讀連結。

關於諮商與輔導,如林香君所言,自從有了諮商證照制度,許多人誤以為諮商是比輔導更具專業。林香君的文章則澄清了輔導的「專業」素養與性質。

我這裡節錄她對「輔導」的詮釋:
「在諮商師證照化前的幾年,諮商從輔導中獨立出來,被看作比輔導專業,許多學校輔導教師因為輔導工作在當時校園的邊緣位置紛紛轉抱諮商認同,把校園輔導工作誤當作只有諮商才專業,又因為諮商師證照化後,不明究理的大眾多以心理師證照來辨識專業與否,再一波打壓輔導工作認同,直到近十餘年台灣學校輔導界,才辨識關起門來的諮商是抽離真實現場的工作,在進步性的觀點中,「輔導」專業是一種置身校園處境中的工作,具有在體制結構中的處境性,使用教師位置嵌卡在師生關係中,為學生創造條件,以支撐起轉化與發展空間,也以處境性與發展性的觀點辨識學生的困境,而非援引主流既定理論作框架對學生困境予以問題個人化乃至病理化的處遇。這種具教育性發展性的輔導工作,所面對的難度、複雜性非「諮商」專業所能處理,諮商是限時談話,關係結束後畫清界限,當事人在真實世界的利害與諮商師無關,而進步觀點的教育輔導工作是要求工作者置身處境,對關係投入承諾,與學生協同,必要時是需進入學生的生活世界去發展支持方案。」
....
「校園內師生關係中就存在教育輔導,廣義而言,每一個在校園中的工作者即便不是教師,而是護士、學校行政人員,都參與在這個關係範疇內,它的專業性不在專家式訓練而在『置身處境、在地實踐』,它不需也不受諮商師証照制規範,它的專業度取決於行動探究的能耐,能在結構性限制中跟學生並肩協作,在處境中創造承接學生的工作方法,能對行動反思。」

﹍﹍﹍﹍﹍﹍﹍﹍﹍﹍﹍﹍﹍﹍﹍﹍﹍﹍﹍﹍﹍﹍﹍﹍﹍﹍﹍﹍﹍﹍﹍﹍

至於,林文對輔大性平事件中「工作小組」的定位和解釋,我認為那是她的個人詮釋居多,或許輔大的「工作小組」成立目的原始是在「敘事探究」與「輔導」,但走向定位模糊的情形,正是這件事爭議之處。

請參考原文章http://ppt.cc/G6pfL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16/06/27

國語日報刊〈你可以為任何人心動〉,有家長感到不安。但這文章其實不錯!

既然有不少家長向《國語日報》表達疑慮,站在懂點教育的立場,我也必須讓《國語日報》知道,編輯的選文並沒有錯。

以下,就是在《國語日報》回應專頁中我所寫下的意見。

 ﹍﹍﹍﹍﹍﹍﹍﹍﹍﹍﹍﹍﹍﹍﹍﹍﹍﹍﹍﹍﹍﹍﹍﹍﹍﹍﹍﹍﹍﹍﹍﹍
您好:
我支持並認同國語日報編輯刊登朱宥勳先生的文章。

本人為中學教師,並受教育部納入性別平等教育實務類教師,同時亦為國民教育人權教育輔導團成員,並具家庭教育專業人員證照。

基於學術與教育學理的經歷,本人認為作者朱宥勳於〈你可以為任何人心動〉文內所言:「這個世界上本來就不是只有男生愛女生、女生愛男生這種組合而已,人本來就可以對任何人感到怦然心動。」這樣的陳述是具有正面教育意義的。

朱宥勳的文稿符合今日相當多學科的學理發展與時代思潮,包括在性別教育、社會學、人文學科、人權教育、生命教育與生涯教育等不少學術領域,多已認為社會應該開放性別限制,並應跳脫獨尊異性戀式的感情生涯與伴侶配對。

朱文並未鼓吹任何單一的情感模式,他平衡呈現資訊,足可引導讀者建立獨立思考。

反觀,抗議朱文,倡議應封鎖資訊,認為幼兒與青少年僅能接受傳統框架思維的論調,這樣的守舊思維,看似基於兒少保護,實則是以守愚續行父權宗法至上的威權陳規。雖然守舊可帶來表象的道德秩序,但守舊將致壓抑並限縮人性,無助於社會與文明的演化,更傷害個體身心。

站在某種程度理解教育思潮的筆者而言,筆者期盼國語日報應堅定看待民主教育與思潮的前瞻性,堅守立場,在獨尊男性與父權的文化背景下,仍應致力讓新生代能有警醒階級、身份、多元性別等獨立思考的引導。

國語日報刊登朱宥勳文章,是進步,且跟上時代脈動的,國語日報的讀者需要這個。

吳瑞元敬上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16/06/16

我願意推薦「世界宗教博物館」為永和之光_初次參觀心得

 我願意推薦「世界宗教博物館」為永和之光_初次參觀心得

 昨天在Beyond廣場天蔥餐廳辦公室聚餐後,我去到了久仰的「世界宗教博物館」。

我以前一直以為「世界宗教博物館」是在百貨公司裡面,但在同一建築物中,他們竟然有獨立的大廳,獨立直達7樓展區的電梯,而在聚餐前,我還向館員問到了,可用教師證採優惠價門票100元入場。

這天除了七樓常設展外,還有兩個在六樓的特展,一個是「天堂之美在人間」東正教蛋彩聖像畫特展,及「雀金繡畫」展。(看特展是免費的,常設展則需門票)

關於門票這事,我很早就知道故宮斜對面有個順益原住民博物館,但我看門票真的很貴,所以一直沒進去逛過。這次逛世界宗教博物館,要收門票心理也是有底的,之前也有考量這在百貨公司內的博物館,頂多也僅一兩層樓坪數的展場,門票是否值得呢?對很多獨立建築物的博物館,買個門票可能不會讓人太多失落,但僅是一個廣大展場空間的展覽門票,就是場賭注。

對世界宗教博物館,我先講結論--是的,值得一逛。

朝聖步道上的牆壁圖案
宗教常促成一種心靈境界,所以一進到博物館,就有個窄高且高頂透入自然光芒的長廊,名為「朝聖步道」。這個步道圖像簡明,灰黑色調,一開始就引入莊重與神聖的氣氛。

在驗票處有個球弧壁面,模擬了猶太教金色大廳的宇宙觀。驗過門票而入,是整個挑高大廳,多種宗教古物放置在櫥窗內,古物標有可清楚對應解說的數字代碼。

在展示廳的中央,擺設世界經典宗教建築的大型模型,這部分也相當有品味與玩味之處。

永和的「世界宗教博物館」事實是由佛教團體靈鷲山所倡議,不過在世界宗教博物館中,佛教展品並沒有佔去過多的份量,而在這博物館中,用了相同比例的櫥窗,展示基督教、猶太教、埃及、印度、道教、日本神道教、錫克教等等,不少古物是由外國博物館借展展示。我非常高興在這次參觀中取得各宗教的解說單,這些文宣相當能用於國民教育的教學輔助。

因今日是非假日的一個下午,博物館遊客稀少是必然的。宗教其實是一種超自然力量的想像,原是與對死後來生的一套解釋。我本來在一開始的「朝聖步道」行動時,對於博物館常有的低音低吟的音效頗為熟悉,但因是宗教類的博物館,我一度害怕看到太多與逝亡有關的法器與儀禮。事實上,這博物館展示的幾乎都是如藝術品般的宗教象徵古物,有很多古董鑑定的樂趣在其中。

雖然今天遊客很少,展場佈置也頗專業,參觀這裡,真有一份安詳靜心的沈澱效果。宗教的力量畢竟讓人敬畏,而且觸探到心靈深處對死亡的恐懼。幸好有點聒噪輕浮的博物館志工,在驗票處不斷找事交談交辦,入口的人聲,讓情境還能與人間銜接,逛起來反而就沒太多神性的畏懼。

博物館中央區域所展的世界宗教建築模型,俄國的聖母昇天教堂、印尼的婆羅浮屠、法國夏特大教堂都令我印象深刻,另也有我母校之一的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展示其中,更添驚喜。

在這炎熱的夏天,在繁忙匆促的上班上課生活之餘,這次有幸路過且順道參觀了世界宗教博物館,我感覺到心情有份寧靜與知性的收穫。我在此推薦對古文物與世界文化有興趣的人,可以在這博物館逛出很多樂趣。我願意推薦這個博物館是永和之光。







這是俄羅斯東正教式的教堂


法國哥德式的夏特大教堂模型,讓我想像得出這教堂的巨大與美不勝收的細節,太讓我驚訝了!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16/06/12

2016人權教育年度研討會心得報告

2016年人權教育課程與教學年度研討會 已於2016.6.3舉辦完成,我已經是在加入新北市人權教育輔導團中第四次參與年度會議了。

這個會議比較特別的是我個人在這會議有兩個場次的報告,我想應是既我在今年3月25日在北區交流會議時報告受到不小的迴響,於是央團就給我更多些的任務分享我在人權教育所做的事。

成果會的上午是演講關於獲釋死刑嫌犯鄭性澤案的探討,邀請臺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林欣怡執行長主講,會中,主講人有播映探討鄭性澤案彈道可能的短片。

上午第二場活動是世界人權日與績優團隊分享,很高興基隆團在世界人權日積極參與城市中獲獎。因我有加入基隆團Line的群組,裡面有好多人權講座執行的協調訊息,基隆團團員人數少,但他們撰寫許多計畫,並常有團員主講講座,基隆團的獲獎一定是實至名歸的。

我在下午有兩個場次的報告,一個是報告〈校園裡的人權教育:種子教師在工作坊課程的教學分享(人權景點應用於教學與評量);另一是報告我所發起的自主計畫。

我將這兩次報告整合在一起談我所統籌的人權景點摺頁印製過程與教學應用,另在第一場我也提及我今年在五月份於福和國中的段考題中,如何延展地方人權景點的素材成為段考考題。

綜合這天各地方獲獎團隊的報告,可知這些團隊在撰寫計畫時,都有深刻分析該地的特色、資源應用與人力資源,他們都充分展現行政力量辦理活動。在實施教學中,我也普遍看到有前測與後測的安排,這是我們執行宣導與教學時也應規劃在內的。

今天的報告中,高雄市人權團的校長報告相當風趣,點出了地方團資源有限的問題,但也提到運用資源做出最大效益的策略。高雄團完成了「人權大富翁」的桌遊設計,另也在捷運美麗島站舉行經費經濟但卻也盛大的記者會,有很好的媒體效應。

在簡報中,有多個團隊都將曾走訪的校園運用地圖圖示插旗,展現人權教育推廣的普及程度。酷叟本人對這地圖的應用比較熟悉,我也將著手製作「人權教育宣講與推廣地圖」。

另,固定班底的團隊也常能發揮極好的默契,其中花蓮團、澎湖團都有很長期固定的團員,都能站在一致的理念與人權教育的資歷的基礎上,繼續深化並發揮進一步的績效提升。

這次成果會,瑞元完成的兩場報告,不知有否符合央團主辦單位的期待?

最感謝的是央團對瑞元的信任與賞識,分享的時段很短暫,我希望能貢獻出一點有用的心得。

(這是我第四年參與成果發表會,每次參與發表會都有很多啟發的想法,沒有央團的工作坊與委員課程,我真無法想像我會有自主計畫的實現。謝謝地方團與中央團人權教育的伙伴們。)

這裡要特別謝謝忠孝國中蘇婉婷老師,謝謝你配合我當天示範教學的演出(您的朗讀很清楚明亮),也謝謝蘇老師幫我拍攝我報告時的畫面,讓我有很好的回憶。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16/06/10

從輔大性平案,看到權力、謙卑的真誠度與人性真實

輔大心理系的性侵案件,讓人很想看清「力主對抗國家機器與強調個人能動性」的學派大老面對發生在自家的事,她究竟有何能耐或有何真實面目?

這篇「端」新聞網站的評論比較清楚地評論了輔大心理系在處理自家性侵案時,的確存在難以公正與脫離受害者關照的盲點。

這篇喬瑟芬的文章指出,輔大心理系太自以為專業地把該轉介出的關懷個案,自行成立「工作小組」來達成系方所要的「共學」目的。「共學小組」在校園中既存師生權力關係中,仍是存在階級壓迫性的。(老師打學生分數,老師的人脈、聲望與地位與論述能力,都常是遠高於學生的,這就是階級權力地位的落差)


輔大心理系的大老們,天真的以為他們的「工作小組」可以超越這樣的階級壓迫。

諷刺的是,國家機器的性平設計,本是要要解決校園中師生權力不對等的處境,而長期在對抗國家權力的系所(或大老),似乎未能警覺自己就在凌駕在受害學生的權力位階上,並且是臣屬在國家資源分配法則的權威下。

當權者夠不夠謙卑到能給受害的弱勢有所支持,其實是我想看到的重點。

我對大老與學術殿堂曾是充滿敬意,現在也不是說就不敬了。只是,就算實務歷練與學術地位再高,我算是還是看到「挺草根人民」的人,畢竟不見得會捨棄「指導者」的權威身段。

我看到民運大老是這樣,強調解放去殖的學者是這樣,最會溝通的政黨是這樣,我當然也是這樣。

認清自己的權力位階,看要謙遜到哪種地步,或是哪種時機表現什麼身段,就是這麼人性真實罷了。

而學生應用網路創造輿論、同情而對系所大老審判,這僅是草根善用權力的一種制衡,且看各展權力的雙方,是否可快捷地創造彼此的圓滿。

請讀〈喬瑟芬:輔大性侵案,台灣性平史的指標事件〉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60608-opinion-josephinehsu-fju/

2016.06.11新增訊息:

雖然我看到有一樣犀利的社運者說張娟芬只不過寫出了個輔大性侵處理爭議的懶人包,但我看了覺得張捐芬文裡面的思辨相當精采,她不斷用辯解者指控他人的標準,回頭檢驗辯解者。這樣的論辯是很高段的,在此貼出張娟芬〈當尊敬已成往事 ——寫給夏林清、何東洪〉https://www.facebook.com/notes/chuanfen-chang/%E7%95%B6%E5%B0%8A%E6%95%AC%E5%B7%B2%E6%88%90%E5%BE%80%E4%BA%8B-%E5%AF%AB%E7%B5%A6%E5%A4%8F%E6%9E%97%E6%B8%85%E4%BD%95%E6%9D%B1%E6%B4%AA/10153493137071852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16/06/03

酷叟已經初步建置「北基人權景點網站」,歡迎大家光臨並照著裡面地圖玩

大家好:我已經初步建置了「北基人權景點網站」(內有摺頁文稿與Google地圖)已經將即將公開的印刷摺頁所有景點登上網站囉!

網址:https://hr-sites-tw.blogspot.tw/

歡迎大家光臨網站指教。

目前每個景點都還有更多詳述的空間,Ryan將彙整大家意見,將不斷在網站中添補資訊。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