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家庭教育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家庭教育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0/03/28

歷史課講到佛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片《不能說的遊戲》是個可用的教學題材

歷史課上到廿世紀初的精神分析大師佛洛伊德,我正愁印象裡用精神分析所發展的藝文作品實在地多,但每個作品都說來話長。

我想找有心理諮商的戲(包括可以用為介紹助人工作領域的生涯教育教學)、要有童年記憶的陰影情節,要有潛意識與行為的因果呈現、要有夢境與夢的詮釋、要有人格樣態與自我ego重整的過程....,這樣的要求猛一想也還不知哪片兼具。

恰巧,今天我讀到一個令人心痛/心疼但結局能鼓舞人生前進的法國電影--《不能說的遊戲(Les Chatouilles, 英譯Little Tickles,2018)》。這部電影大致符合我教學的需要,而戀童者的慣用手段與女童童年在性的受騙與創傷,也甚有警世的意義。

若上課要看完整部電影,在教學的效益上可能並不划算,但我讀了二創簡介的版本,得知那是法國女導演自編自導自演,堪稱用身體與舞動傳達了自己真實的生命經驗,這樣從創作來自我療癒,並跟過往的自己和他人和好,很讓我感動。

在此,分享我所讀到的電影介紹
https://youtu.be/zuGxyPgRC4U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19/05/06

《我們與惡的距離》所呈現為人父母心中的內疚

在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中,我看到一個共同的基調:似乎所有的父母會對自己的孩子有份愧欠,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

劇裡,有些忙於工作的家長,也有婚姻伴侶關係重整的家長(包括劇中人物應思聰的原生家庭),有小心呵護孕肚的家長。這些家長們,其實都似乎自覺自己不是個很好的父母。

這種愧欠,有些人可能選擇壓在心底而不去想,但是,也有把這種愧欠遷怒到都是「社會」的,都是別人的錯(例如,有個可恨的對象叫做「加害者」)的錯等等。

即便這個劇集討論了很多身份的角色處境,但對於「父母總感覺對自己孩子有愧欠」這事,我覺得在台灣還是欠缺處理與討論的。

我認為,若身為父母沒有慎明與想開這種「愧疚」的想法,為人家長的,很容易將歸因與指責指向他人而誤以為求得內在的救贖。人當以為自己是無責而都是外在的錯時,仍是逃避了該面對的問題,繞過了問題的核心。

我這裡絕不是說父母都該在自覺照顧不周下而自責,我反而強調的是--我們如何該正面面對命運的遭遇,並能看到無愧於心那份自己的努力。而事情若是發生,是不是該選擇一種接納命運(或運氣)現實的態度,轉念好讓人生能繼續挺進。像思覺失調而屢闖禍的應思聰會問:「為什麼是我?」而這是一切行動的源頭,答案無論是罪己,或是控訴他人,看似心情平復了,其實那份怨恨未曾消解。事情其實不是怨天尤人或以為找到罪魁禍首就能解決。

其實,我是先在2007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火線交錯(Babel)》看到影片也在處理「父母對孩子的愧欠」這事。很多人看不懂這四個分別發生在摩洛哥、日本與美、墨的四段式電影,很多觀影者無法理解這四段幾乎都不相干的劇情為何放在一部電影中,更多是順著導演說,該電影是「隱喻上帝使各族語言各異,讓人們在各文化中難以溝通」。但我不認同這種解讀,我反而是發現這四段電影都有呈現共同的議題,那就是「為人父母的疚」。

而我,其實是突然悟到,《火線交錯》竟是呈現了在不同的文化中,大家竟都存在對孩子的愧欠感。不管是《惡》還是《火》,我想,現在我點出「身為家長」的心理狀態,或許我們也該有些學問來深入探討這種心態,是不是該更多剖析,並也該訴求人們的尋到個定位自我與停止往外怪罪的相迫心態。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