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人權教育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人權教育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8/08/05

國民教育的人權教育輔導團中央團都在做哪些工作呢?

我之前在國教輔導團人權教育議題組(國中小),我們國教輔導團人權教育議題輔導團已經運轉10年。為了向基層國中小教師推廣人權教育,我們的工作計畫會朝兩個方向同時進行:人權教育基本概念的增能,以及人權教育教學專業增能。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人權教育的基本概念,包括課綱(附錄二)實質內涵規劃,我們會找參與課綱規劃的學者來主講研習,針對課綱所提的「正義」「平等」「權利調和」「權利救濟」、「偏見」「歧視」等都有其定義。

目前國教輔導團人權教育議題輔導團已經累積很多人力資源與課程推廣模式,有興趣進一步瞭解人權教育的老師歡迎與他們聯繫。而在人權教育部分,東吳大學有人權教育研究所,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有人權教育中心,都是人權教育的研究機構。

在人權教育教學專業增能部分,輔導團有辦理教案甄選,並在各地方依照輔導團組織辦法於各地教育局下辦理遴選輔導團員,這些地方輔導團員參與在國家教育研究院辦理的人權教育輔導團初階、進階、領導人研習。在中央團的增能基礎上,各教師團圓可在地方推廣與實踐教學。輔導團上學期會辦北、中、南區「分區研討會」(各區派輔導員參加,上午為專題演說,下午為公開觀課);下學期辦北中南三區「分區聯盟交流會議」,各地區輔導團教師分享與交流團務辦理經驗、在地推廣之成果、在地人權教學成果等等。在學年度末,輔導團辦「人權教育年度研討會」,邀約年度內有特殊成果的地方團或教學者發表。

輔導團於業務辦理「基本概念增能」經驗中,比較常發現老師在「人權教育」上比較趨於直覺,但較欠缺「人權教育」的學理與界定。其中,人權定義上的「普遍性」「與生俱有」、「不可分割」等特性,正義所涵蓋的「程序正義」「分配正義」「匡正正義」等都有更多學理需要推廣,轉化為教學亦需要教學的研發與實踐經歷。

而在『教學專業增能」上,我們經常開發人權教育融入式教學示例、人權教育有效教學模式,能力指標或實質內涵轉化為教學、人權教育資源利用、審議式民主教學模式、課程地圖、課程評鑑、教師專業社群經營等等。

我之前在新北市國教輔導團人權教育議題團(國中團)擔任輔導團員約4年,後來在國教輔導團人權教育議題團擔任中央輔導群教師約兩年,這些年在人權教育上的增能讓我學習到很多人權教育理念與教學法的精進,謝謝人權教育輔導團給我這麼多的滋養。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18/08/02

向NCC投訴:無線數位電視頻道已無需要聯播新聞,應還觀眾節目選擇權

我已經停掉有線電視一段時間了,目前看無線數位電視的新聞台,基本上還是可以掌握時事。但,當我想轉台時,我居然發現有些頻道集團在聯播新聞,我就在想,那,所謂的二十個頻道如果還發生一堆聯播,那頻道數量的意義何在呢?

於是,我就在NCC投訴了。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投訴內容如下:
無線電視數位頻道為全國便利收視之頻道,應善盡多元節目製播之責任。當有聯播情事發生,應是國家發生緊急及重大危難,且為全國人民必須奉行與須知之官方統合發佈之訊息事件才可為之,否則,聯播使觀眾欠缺節目選擇權,還可讓頻道商減少播製成本,另讓頻道商一魚多吃可提高廣收視率之廣告時段價碼,此舉全然利用公共頻率之資源圖利頻道經營者,卻使收視大眾欠缺頻道節目選擇權。聯播節目的狀況,使得「無線數位頻道數量」喪失意義。

今所發現之頻道聯播現象包括2018年8月2日晨間七點到八點間,台視新聞台與台視聯播「早安您好台視新聞」新聞;民視新聞台與民視台灣台聯播台語新聞。另有中視綜合台與中視新聞台聯播「中視早安新聞」。

依理推知,各頻道集團使用相同之轉播設備,(舉例而言)不致發生觀眾可收看台視新聞台卻看不到台視一般台的情形,由此可知,新聞固然為重要之媒體功能與服務,但收視觀眾可自行轉台(甚至是依照頻道名稱轉至「新聞台」掌握時事),相同頻道集團已無必要罔顧節目的多元性而聯播新聞。

無線電視數位頻道聯播新聞使頻道數喪失意義,並且利用播放頻率之公共資產減少電視台製播成本,卻又能擴大電視台廣告營收,由此犧牲收視大眾之節目與頻道選擇權益,此現象不符公益與公義原則,並具備威權時代統一訊息之屬性,基於民主時代應訊息多元、 資訊開放等種種考量,請予糾正。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18/07/15

泰國少年受困洞穴救援的一些感人故事與人權的意義

這幾天,我在BBC News的網站再讀到數篇關於泰國少年困穴救援的一些感人故事。

這些故事分別是敘說為何長困洞穴中還能生存、這些受困者被發現但等待救援時親子互傳的家書、志工的影像等等,我看了都不忍感動落淚。

關於受困者還能存活,取決於小朋友原本是要幫小名「夜夜」的大男孩慶生,所以他們買了將近台幣六百的餅乾進去,這些作為慶生用的餅乾是幫他們撐過前幾天很重要的糧食。其他,教練教他們冥想打坐,喝水時教練也告訴他們要取洞壁滲的水,避免喝到污髒的積水,也是很重要的原則。當然,整件事,從慶生、紀律到團結這種緊固的友伴關係,是支持心理素質很重要的基礎。

而我覺得最人道也有人情味的事,就是救援組織在發現受困少年後,安排親子雙方寫下便條家書。BBC的新聞披露了各少年親子家書的一些內容,讀來都令人欣慰與感動。在這生死關頭,親子所書寫的訊息,肯定都是最誠摯與最想傳達給對方的話語。每個小孩都用不同的方式寫出希望父母不要擔心,其餘的訊息有預約出洞要吃炸雞,也有承諾會幫媽媽做買賣。教練的信則是向孩子的父母道歉,並承諾,「我一定會給他們最好的照顧」。從很多訊息指出,教練幾乎沒有吃東西,把食物都給孩子了,一如他平日對孩子都這樣關心。

父母傳入的信,則全都是表達關愛與鼓勵,尚有家長寫著,他們不會責怪孩子,也不會責怪教練,甚至非常感謝教練在洞中照顧他們。.......種種在危難與未知的處境下,這些家書的隻字片語,都是至深之愛的傳達。
如讀者有意讀到這篇感人的報導,請點此篇'Cave rescue: Thai boys and parents send letters of love and reassurance'
https://www.bbc.co.uk/news/world-asia-44748927

BBC也透過一篇專題,解釋各界的幾個疑問:
■為何進洞那麼深:因為進洞後發現積水出不去,為了躲水越退越深入。
■教練有錯嗎:教練是慶生活動被動受到邀約而去的,該洞這群少年也去過相當多次。
■沒有外國力量,泰國獨立能救嗎:就算排除泰國,全世界也少有洞穴潛水的救援經驗。泰國雖有海豹軍人,但他們的裝備全是廣闊海洋適用的,全世界相當少有洞穴潛水救援經驗的人。而少年失蹤的第一時間,有個長住該地的外國探險家很快地給予洞內結構的資訊。
(更多報導請見 https://www.bbc.com/news/world-asia-44799779)

另一個很令人感動的視角,就是泰國當地自願去該地幫忙的志工。BBC拍了簡短的紀錄短片,道出了這些不在第一線救援,卻是給了重要後援的婦女和鄉親。

影片中,泰國婦女看到海豹部隊的軍人衣服都是髒污,於是就自願到救援中心幫忙洗衣服,讓救援者可以換穿乾淨的衣服。婦女負責烹煮的人很多,有穆斯林婦女在電視上得知海豹部隊有不少穆斯林軍人,於是前往到現場烹煮穆斯林可食的餐點,作餐時還盡量考慮不管是不是穆斯林都能吃得下的食物。救援現場前前後後的人們,全都有相同的期盼,他們希望貢獻一些心力,讓救援行動能完成任務,讓少年們可以脫困返家。

這就是我覺得該傳播的新聞:讓人的溫情可以傳播和交流,發揚平凡人都有的正義感,讓善的力量感化分歧和冷漠,讓人心可以凝聚。

歡迎您一起來BBC看這個「看見泰國際救援行動的志工」短片
https://www.bbc.com/news/av/embed/p06d4ghj/44799779

還有收到的資訊是,這幾個「泰國洞穴被困少年」各有其生命故事,而且,就是這些都是人權的議題。

在「全球在地行動公益協會」的臉書文章說:......其實,12位男孩及教練,多來自貧困家庭或無國籍少數族裔,穿梭在緬甸家鄉與泰國學校、足球賽之間,對他們來說是家常便飯;他們的故事,猶如泰緬邊境上,無數流離者的縮影~」

在這篇文章有提到一個精通四種語言的少年(緬甸語、泰語、華語、佤語),家裡為了讓他有更好的教育,讓他離開有著戰火的緬甸家鄉,他的語言能力,僅是當地人在多元複雜的邊境地帶的常態。但也因為沒有國籍,許多的少年不能享有旅行、結婚、工作、擁有銀行帳戶等的權利。

所以,世界性的「兒童權利公約」為何這強調擁有國籍的權利,因為,許多的公民權利,都是以國籍的認定給予的。基於人權的保障,國際社會應該賦予享有國籍身份的權利,這是基本人權。曾受困的這些少年,其實不僅僅是少年的生命值得去拯救,還有,他們的生涯、成為公民享有發展的權利,都是可深入與延伸的關心。他們的處境如此,難民的處境也一樣。但無論如何,這個營救事件,不分國籍與身份,全球關心這個事情的人們,都是重視生命的價值,不管受困的是哪國人。

同樣泰國足球少年從洞穴脫困的故事,紐約時報和英國BBC都各自做了「事件包(懶人包)」表達了事件始末。可以比一比,他們各自運用了哪些方式讓人理解全貌。

BBC:'The full story of Thailand’s extraordinary cave rescue'
https://www.bbc.co.uk/news/world-asia-44791998

New York Times:'‘Still Can’t Believe It Worked’: The Story of the Thailand Cave Rescue'
https://www.nytimes.com/2018/07/12/world/asia/thailand-cave-rescue-seals.html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18/07/09

從泰國洞穴救援新聞,期望臺灣新聞能從知性與影響規模來呈現新聞價值

幾天之前,泰國小足球員受困洞穴的新聞一直引發我的關心,但臺灣的電子媒體報導得不多,而現在,即使陸續救援出洞,臺灣的電視媒體也仍欠缺廣度和深度,但看到外國媒體CNN、德國之聲、BBC就常可知道很多面向的事。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我對這件事情的關注,有一方面是對地理、求生、救援體系、水文、氣候、地形、地質、人文風俗等都有探究的興趣。所以,當困穴的人在第九天找到仍存活時,我想電視媒體難道不知道如我這樣關心的人不少?但臺灣就是報得不多,有的就是跑個字幕,沒有來龍去脈。

我只好轉看手機點看BBC News,果不其然地,他們有好多篇的報導,包括洞穴的路徑圖、剖面圖等。

我無法理解臺灣的媒體花了很多時間把行車記錄器的畫面佔用節目的時段,或者,把大陸鄉巴佬鬥毆公車司機的事情一播再播,一開始還不標示新聞發生地點,等臺灣觀眾心生此風不可長時,才發現那是不分地大物博中國或是臺灣小地方日常不免都有的尋常事。被騙吸睛幾次後,即使憤而關機或變換頻道,我還是覺得被新聞頻道浪費了生命與白費了注目。

我懇求臺灣電視新聞能不能優先將事件所具備的知性與影響規模列在首位,請媒體不要再將「獵奇」與「製造話題」擺優先。現在的電視新聞,根本已是「娛樂」,這根本不該叫做「整點新聞」,而是「整點新話題娛樂節目」。你擺明叫做「關鍵時刻」、「新聞龍捲風」然後畫面驚聳,語氣高昂,我都OK。但若名稱叫做「新聞」,就不該這麼擺明著操縱情緒且失衡或匿真地報導。以米粉要名符其實,我認為頻道節目沒「新聞」節操與水準的,不該用「新聞」為節目名稱。

還好,還有些國際新聞頻道,讓我這個教學工作者可以理解如何用圖表、圖像並請專家評析,讓難以理解的事(例如,怎麼會在山洞卻難以救援呢?)能讓人容易理解。

這些國際媒體,找了潛水專家來評論,用地理的透視圖講解,他們呈現最近十多日來的雨量統計表,用每小時多少豪米雨量等於多少個游泳池的水來比擬,然後,還有家屬的祈神和心聲,政府的作為、民間與國際援助的介紹。而這深度報導,代表有國際關注的新聞價值。臺灣電視新聞看起來就是膚淺。

這個泰國的救援事件,近兩天我在關鍵評論與新頭殼之外,報紙終於有多點深度與廣度的分析和報導了。
這裡有其中之一的本土報導(但這篇還是太簡單了):〈為什麼是不可能的任務?!泰國洞穴救援難處一圖看懂〉http://newtalk.tw/news/view/2018-07-09/130678

真的,還是盼望臺灣新聞能從事件的知性與影響規模等指標來呈現新聞價值,讓臺灣人民可以有廣度與深度的資訊。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18/06/02

讓學生有言論自由,也給教師教學自主權 | 蘋果日報

本文已刊登於2018年6月1日《蘋果日報》網路論壇



靜宜大學徐姓教師在課堂上主張:「尊重同志,但不能讓家庭被破壞。不能讓一些人扭曲了家庭的真理,所以應該支持婚姻結合只能一男一女。」校方說:「教師的個人行為及言論予以尊重,但不代表學校立場。」校方對應此事的態度算是開明的。
(新聞背景:
「支持婚姻結合只能一男一女」靜宜女教師 課堂反同婚惹議〉)
蘋果日報網路版刊登本文樣貌

關於校方所說「教師的言論給予尊重」,基於教學自主權與言論自由,教師反同婚的立場並非不可在課堂存在。或許特定的立場會有學生不舒服,但教學內容是否得宜並不該以會否讓人舒服為準,關於同婚或是墮胎的爭議,這些意見都可在課堂與校園中闡述或發表。像是靜宜大學的「異同夢想社」提出課堂內容的批判與聲明,就是校園學術自由與言論自由的表現。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教師若發表挺同婚,一樣也會讓有些人不舒服。但,「讓人不舒服」的言論立場,不見得都要壓制。面對問題,關心社會,或是探索焦慮不安的淵源,則更擴大教育的功能。


至於,對於性別言論的歧見,有些勢力主張逕行提報校內或機構的性別平等委員會,彷彿憑藉來自更高一層的裁示可以教訓那愚盲的一方。但這樣藉由較高層級所做的裁決,不見得必然伸張正義,結果不論如何,也不見得讓人心悅誠服。像靜宜大學這次發生了挺同婚或反同婚的爭議,若校方針對不同意見就通令全校教師該怎麼做,這就會讓教師基於寒蟬效應而噤聲,形成了不利於校園發展學術討論的狀態。

在民主與尊重言論自由的立場上,若不是造謠,也不是用制度的優勢施行或煽動具體的迫害,那麼,各種意見都應可被充分表達。這次靜宜校園中的爭議,「異同夢想社」迅速地發表聲明與主張,顯示學生的獨立思考與行動能量,讓人激賞。站在教育的立場,如果教師能在課堂與學生多些延伸的探究和對話,這樣的教學將是更具深度與完整。

至於,本事件中教師的言論是否影響到與其理念不同者(例如支持同運者)或弱勢者的受教權,就目前的報導來說,尚是無法確立,仍須更多文本或事實來判斷。當生活中無處不是政治,若教師在課堂鼓吹簽署反同婚的公投連署書,是否違反教學應對政治中立的原則,則是另一層值得探討的議題。或許教師是否有開啟思辨的空間,才是不至於淪為藉勢宣傳政治取向的濫權。要檢視的是教師是否為特定目的忽視了教育本質,但今日很多性平的課堂教學卻似乎變成雙方互相監控與定位教師立場意見的狀況。要小心的是,當教學受到外界干預的影響變大,洗腦的技術將只是變得隱諱,但知識的對話難以發生。

現今大學裡師生已不再有那麼大的權力落差,就靜宜這新聞來看,學生的資源是足以抗衡教師的,但我們也不希望學校聽到學生、家長或社會的意見就依輿論市場導向任一方,導致教師必須壓抑或媚俗。當大學生與教師都有其知識的論據時,那就在交流所知的基礎上叫陣、對質與對話吧!爭辯與論理或許是體悟人間與形成共識的開始。

至於基層教育師生的位階狀態,就不像大學那麼可以制衡偏見和謬論了。今日的國民學校,總是加入了對校園資助的地方民代、集結的家長組織、校園團契或宗教的次團體、市場導向的教科書、填鴨式的灌輸、傳統子嗣養育的期待,國民教育還是瀰漫著主流威權對少數的漠視與對標準答案的信仰,膽敢挑戰教師與家長觀點的學生並不多。

但也無須太過沮喪,雖然當今大部分的國民教育,不管是什麼學科,教師一言堂是常態,不過,資訊傳播的管道多量且繽紛,若持續給學生良好自主學習的資源和引導,我們指望學生長出自己的判斷,讓教師也因此共學成長。

(本文作者為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全球資訊網師資人才庫師資之一)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18/06/01

尊重校園中反同婚或挺同婚教師在課堂中的教學自主權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對於靜宜大學徐姓女教師在課堂上主張:「尊重同志,但不能讓家庭被破壞。不能讓一些人扭曲了家庭的真理,所以應該支持婚姻結合只能一男一女。」校方說:「教師的意見給予尊重,但不代表學校立場。」

我想校方這樣已經算是開明的。

關於「教師的意見給予尊重」,我認為基於教學自主權與言論自由,徐姓教師的言論是可以發表的。可能有學生會不舒服,但這可以在課堂與校園中論辯。像是校園中的「異同夢想社」提出批判與聲明,我覺得都是學術自由與言論自由的表現。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教師發表挺同婚,一樣也會讓有些人不舒服。「讓人不舒服」的言論立場,不見得都要壓制。

像我就不同意光這樣就提報校內的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我也不同意校方針對徐姓教師的事件就通令全校教師該怎麼做,若有壓制反同婚主張的校方動作,我覺得不妥。

在民主與尊重言論自由的立場上,若不是造謠,也不是用制度的優勢施行或煽動具體的迫害,那麼,各種意見都須可被充分表達。我肯定「異同夢想社」迅速地發表聲明與主張,我期待徐姓教師能在課堂與學生多些延伸的探究和對話。

至於,徐姓教師的言論與其教學的作為(含課堂上鼓吹簽署反同婚的公投連署書)是否影響到與其理念不同者(例如支持同運者)的受教權,就目前的報導來說,我覺得尚是無法確立的,仍須更多文本或事實來判斷。

在教育的立場上,要看徐姓教師是不是有開啟思辯的空間,而這樣的啟動,可能是溝通與形成共識的開始。

而大學裡師生是否還是有那麼大的權力落差,我覺得就這新聞來看,學生的資源是足以抗衡教師的,那就在這個基礎上叫陣與對話吧!

至於像我所處的基層教育,加入了地方民代對校園資助、家長組織的集結、校園團契的勢力、填鴨式的灌輸、傳統子嗣養育的期待,主流威權對少數的漠視與標準答案,則似乎沒可制衡的機制。

但也無須太過沮喪。大部分的國民教育,不管是什麼學科,教師一言堂是常態,不過,學生在未來是有機會長出自己的判斷的。

(本文作者為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全球資訊網師資人才庫師資之一)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18/05/03

權力本就是無所不在的,但講了出來,不見得就是崇尚權力


今天,有個人權教師問我說:「你家是怎樣的背景?怎麼你用字就是『裁決』、『評鑑』這些充滿威權的字眼?」

我是有在回想,我是這樣的嗎?但想到這位老師在團裡定位我擺著高大上的架子,說真的,我實在不是這樣定位自己的。但這個團體有審計畫權、提建議之責,怎麼表現平等或輔給地位,實在不好拿捏。

我反而有點警醒,或許是我對階級非常敏感,我實在不便揭露即使為人權教育團體,如我可能都仍是處處被漢人中心的、中產的、異性戀的、順性別的、天龍國的、以為有去中心化的、東方主義的等等鬼魅附身,而既然在體制中,我必然心甘情願在此權力操作中徜徉。

在任務團體中,我必須增能與廣結善緣,我必須如何避免被邊緣,也須自甘於在意義設定下去符應和信仰。我挑出一些權力操作的字眼,我也不希望是因為我信奉這樣的權力操作。我操用了權力的語彙,前提是我承認權力位階無所不在,我更無法認定民主與平等已在人權團體實現,我也無法不去無感於即使是人權教育團體也處處存在著權力位階。心存著權力的敏感,是正視其存在,也不覺得這權力位階非在人間消散不可。

倒是在這人權教育團體,用政治正確去認定人家具有威權性格的標籤,不正是一種威權性格的施展嗎?

我家是怎樣的背景?與其這樣問,不如問我是怎樣的背景?對於投身於異性戀家庭養育之責,並且依附機構賴以生活的人們,我處在一個像人類學家的位置,我是因此有了一個高處的視角,感覺出自己似乎能超然的凝視。

我想我已經成為足以讓人焦慮於被看透的可怕物種,所以,基於任務團體的使命,我還無意去處理他人的定位。公道自在人心,但性格上張眼開口被視為犀利,要不是周遭人要習慣,要不,大家發現我裝盲,也可能會讓他人不堪。我的確是選擇裝盲,佛性地遵從人權教育團體,因為任務團體還算是很有利他意義的,在對自己的成長也好的狀態下,我不計較與追究。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18/02/12

孩童去參與社會運動場合,那是有價值的教育活動



代表去年參加奧斯卡《日常對話》的導演黃惠偵,有著熱情參與社運的靈魂,她帶著孩子實走社運的場合,並且給予孩子引導與體驗。

她的結論是:孩子會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很多師長可能會覺得這樣會不會讓孩子被誤導或者是害孩子混淆是非(這個想法實是對眾多的社運有著成見,如果有機會站在社運當事人的立場,或許也不會有這樣的提問了。)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我想在資訊平衡與充分之下,孩子會有自己的獨立思考。現實生活中即便師長用自己的信念鼓吹,也不見得能說動孩子信自己的一套,不是一直都這樣嗎?

有人問,若因資訊不足,讓孩子誤判呢?我得說,成人不也是一直在獲取新知後,不斷修正自己的想法?而固守成見才是成人常見的問題。目前的人權教育相當重視「審議式民主」那是一個立場雙方動態理解的過程,審議與討論的方式有很多種,我聽到很多老師受訓研習時都有談到的ORID法,也是審議式民主相當常用的方式。如果覺得孩子參與社運活動會被誤導,那需要教導的,不是自己知道的那一套,需要教導的是彼此如何識別訊息,以及話術背後的可能。

其實,孩童參與社運街頭抗爭活動,在實境中可瞭解一些問題的樣貌,這樣其實作為感知探索的起點,一點也不為過,這是有價值的教育。

我在想我們不要焦慮於聽到孩子或是對方一時的觀點,站在人權教育的立場,參與和對話,都是一種不斷認知的過程。至於以保護為名或說孩子不懂、不會想因而封鎖生命經驗,這樣只是調教出晚熟,且成人了還常不知所措、沒有方向與難以斷奶的人民。

 當然,參與社會運動也是該有注意事項的,站在重視生命的角度,還是要在群眾情緒中抱持一種冷靜的思考和觀察,所以在孩童實走街頭運動前,也該先具備一種「後設」的思考能力。在見證社運的激情後,也該有對當事人行動方案的同情和理解(歷史學有個原則就是要對發生的事有著同情與理解,道理一樣。)
 
請讀黃惠偵〈孩子都知道〉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18/01/30

P!nk在2018年葛萊美獎頒獎典禮的表演,讓我深受感動。獻給為自由奮戰的人們!

今天瞥見葛萊美獎頒獎典禮,除了火星人的歌舞依舊精彩之外,我還被P!nk的歌感動到。她唱" Wild Hearts Can't Be Broken",這首歌簡直唱出反抗極權者的共同心聲。

幾句重複了的歌詞大致是這樣訴說:

「我將因為恐懼而死,到處都是恐嚇、疾病,但我必須去戰,為了真理而戰。

其實,沒有可以綁住我的繩子,
也不是膠帶就能封住我的嘴。
你們丟的石頭或許讓我流血,
但我在自由之前,我不會停止抗拒。

這是我們的遊行吶喊,
我知道很難,但我們必須去試。
這場戰役我們必須贏,要到我們該有的並不是罪惡。
.....
你打、背叛、你都在輸,我們正在贏
你不能否定我
破碎的世界仍在轉動
我不服輸,我要贏....

狂野的心是不被碎毀的
狂野的心是不被碎毀的。」



P!nk在最後一輪的唱詞用了高亢用力的歌聲,吼出了決心,所以我就感動到了(我沒料到她將同樣又重複的歌詞卻換成高昂的音高飆出變奏的尾聲)!

很棒的歌詞和詮釋。
這裡有人側錄上傳這段演出https://youtu.be/nJZZAFqQ6vk


而我找不到MV,只有官方釋出的audio,底下有附英文歌詞。值得收藏喔。https://youtu.be/rW7mBs8_9SU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18/01/09

簡要說明對徐世榮著《土地正義》一書評論的觀點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簡要說明對徐世榮著《土地正義》一書評論的觀點

最近酷叟的同溫層有人轉貼對徐世榮《土地正義》的批判與勘誤文集,這些評論原是發表在《台灣社會研究季刊》,書評的作者目前有釋出電子檔(4篇)。

我在人權教育研習場合曾聽過兩場徐世榮教授主講土地正義的研習,身為聽眾,我都對這段土地改革的歷史與現行都更亂象感到悲憤。

酷叟並沒有覺得寫這些評論的研究者徹底貶抑了《土地正義》這本科普暢銷書的價值,我更感覺這些評論讓土地改革的議題有更多的視角,超脫徐世榮教授源以「家園」與「土地情懷」因而觸發抗爭的論點;另書評雖也批駁徐認定的二二八後黨國機制決控地主命運,但即便不是蔣中正而是行政院長陳誠才是決斷者,事實上,還是呼應了黨國機制運作的情形。評論者補充的是本省菁英地主其實在決策中具有關鍵地位。評者之意,仍是階級對決策過程中所產生各方角力的博弈影響力大於國民黨的支配。

評論也大大批駁徐過於抬舉主佃間的情誼和「和諧」關係,指出,土改初期許多佃農主動退耕並非基於主佃情感,而是地主仍具父權般之支配力,佃農仍是在地主壓力下「被迫退耕」。

至於「家園」與「土地情懷」是否是抗爭的動力,評論者站在左派與心理分析的立場,認知這些都更抗爭仍是土地商品化思維下,面對資源未能均霑所發生的相對心理不平衡感,那才是激起抗爭的源頭。「土地情懷」比較是自我催眠的合理化說法。

綜合上述,酷叟仍覺得這無損《土》書之價值,許多受批論之處,僅是徐意圖主導(或其經驗認定)觀點時所選的論述視角,我覺得無可厚非。

好的,以上酷叟簡要說明閱讀書評的心得。

關於〈土地正義的實相與幻象:對徐世榮《土地正義》一書的批判與勘誤〉文集的介紹在此 https://goo.gl/YDv9qf
欲下載書評與勘誤表,在此
https://goo.gl/DRCCCx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17/12/26

一篇「台大不是窮人能讀的」報導引發反彈和議論,這樣的階級不安值得深究

在讀來自女人迷Womany的轉文前,大家可以先讀引發爭議的這篇報導〈台大不是窮人讀的.....〉http://www.storm.mg/article/373806

報導中的當事人所提到多數台大學生所具備的優勢階級身份,已有多篇社會學研究者透過學生資料分析屬實。雖然我不是源出台大,但映照自身,我也非常清楚自己能到這個地步,必定也是基於不算弱勢的小康身家,而我也是最近十年才意識到的。

我曾在自班說過社會階級與教育其實有利於複製階級的事,我記得有成績很好的學生很立即憤怒的表示:「我們有這樣的成績,是因為我們的努力,那些成績不好的人,誰叫他們不努力。」我那時的回答也是:我不否定成績好的人的努力,但我只想提出能夠成績好,「常常」還有其他家庭優勢的條件使得容易朝向成績好去努力。

我可能不是很成功地讓學生瞭解到階級與功成名就的關聯,可能有些教育工作者說,若是談論這些社會現實,有些弱勢家庭的學生就不努力了(反正努力也沒有用?)不過,我最近看到一個外國影片,一個教師叫青年學生站在起跑點,然後一一設定一些身份的人可出隊,起跑點可往終點線近一點。這老師大概是要求:「父母至今沒離婚的往前移」、「從不用擔心沒錢買手機的往前移」、「從不用擔心隔天有否早餐吃的往前移」.....,然後「所有可以往前移的學生請回頭看留在身後的是哪些同學」。我看完這影片直覺是,這教學有揭露隱私與尊嚴的缺失。但先不管,這教師實是用體驗活動讓學生意識「階級」的知識。影片是很基督教的仁愛訴求,意思是享有優勢的人不能不關心弱勢的人,另外,教師說有些人就是擅長跑,所以不管基礎如何,跑還是有機會贏的。

現在,有源自弱勢階級的台大人現身說法寫出她看到的台大,但這篇報導她書的〈台大不是窮人讀的.....〉一文,引發反彈、議論和回擊。我的朋友Ying-Chao Kao摘要趙書賢刊在女人迷Womany文章,該文介紹了優勢階級對上文有所焦慮的源頭。
(「台大不是窮人讀的地方」文章為何惹議?思考特權其實很痛苦) https://womany.net/read/article/15109?ref=fb

 Kao引文趙書賢所寫優勢階級焦慮的原因如下:

趙書賢用社會學告訴你:「漢人、男人、高社經地位、異性戀、非身心障礙相較於其他身分往往就能獲得更多特別待遇。」
他又用心理學告訴你:「其實思考 Privilege 是會讓人感到不舒服的,這是人的常態!」讓我們透過社會心理學的思考,來理解為什麼「母豬教徒」要執著於「母豬」?為什麼盟盟這麼堅持盟盟?原來...

「社會心理學家 Festinger 認為當一個人內在的兩種認知彼此不相容時,會對個人造成焦慮、緊張與不舒服的感覺,稱之為『認知失調 cognitive dissonance』...
Landwehr(2015)認為當人們思考 Privilege 時,常會因為四個信念產生上述的認知失調:
1. 我覺得我好像快變成壞人:很多人以為被指出享有特定 Privilege 代表殘暴地壓迫弱勢族群。
2. 我覺得我的家人或出身背景被攻擊了。
3. 我不覺得我有『特權』:往往來自『我也有努力』的想法。
4. 你是要叫我改變!

 (以上引自  https://goo.gl/pEbgHS
 

我補充趙書賢所說的優勢階級可以做的「四不、二嘗試」:

四不
1.體認擁有特權並不是原罪,可以以此基礎繼續努力,並也努力讓世界更好。
2.反思自己的特權是讓我們更可以體貼所有人。(不怪罪個人)
3.不透過攻擊別人來解決焦慮。
4.不胡亂類比,卻透過此類比複製優勢者殘害弱勢的情境。

二嘗試
1.承認自己就是擁有先天的優勢。
2.嘗試去改變,讓世界更公平與美好。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