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20

●從屏東五溝水的溪水治理,轉看到有機食物的環境永續精神與土地正義

今晚看原住民電視台記錄觀點,原本談的是屏東五溝水破壞沼澤生態的水泥牆溝整治議題,但突然又切到東華大學有機食物及開辦有機餐廳的推廣。跟最近一年的關鍵時刻和新聞龍捲風一樣,話題正等待深入時,主題卻突然轉向。不過,今天看到的「記錄觀點」,兩則都有觸動我心的地方。

五溝水這個區域,我最稱奇的是那溪流底自然出泉的大自然禮物,這樣乾淨的水源可以支撐很多的自然生態。不過,屏東縣政府不管地方(環保)人士的抗議,硬是蓋出了水泥溝壁,人也都不親水,污水也都刻意導管透穿水泥溝壁,注入溪流內。當然,每件工程都有政商間的利益輸送,令人不免心寒,但站在教育的立場,又不得不期許新生代能集結成新的民意力量,擴大公民行動的參與,讓一些施政的濫權有些制衡。

節目突然切換的主題是東華大學有機實驗餐廳的設置、課程、農場實作、採買理念、行銷,及從附幼至大學的整套價值的推廣,讓我看到東部以有機栽植、人道養殖所實踐的 環境永續精神。

我看節目說有機作物的中盤商,都不願收購B級農果(只是長相怪異的蔬果),以致於有很多B級蔬果就是丟棄。我從沒想過有機作物仍是在資本主義的制度中,還是因為賣相問題徒增了很多的成本,並轉嫁反映在價格。

我很想跟東華的有機餐廳一樣,接受A級與B級有機蔬果都一個價。讓物盡其用,人得其利,這樣的有機推廣,才更踏實。

今天看了節目關於有機蔬食、人道養殖的介紹,我更體會了這樣關於環境的堅持,從生產到食用,是對於環境的支持,也等於是對萬物物種生命的尊重,這樣買來、吃來,每一口都在為美好的地球與善念盡心,感覺上付出是很值得的。

節目沒省思到的,是有機農業是對土地正義的堅持,這樣的理念很容易因為變更地目以增設「工業區」「住商區」的開發訴求,變相成為地方政府吸收財源的依據。農地不能收增值稅,對地方政府財政貢獻少,許多縣市無不徵收農地轉為工商開發用地。

餓了張口就得吃,臺灣的農業不能被短視而求財的地方執政者給犧牲。而能永續利用的有機栽種,更需要農業政策與管銷體系的輔導與支持。所以,當我們看到政府畫出亮麗的開發和建設藍圖時,我們與新生代的公民應行動,向財團政商說「夠了!」但我們如何有這動力去呼喊、去制止呢?我覺得一口口生鮮的食物和料理,再多想一想臺灣農地的危機,這份揪心的珍惜,該生出警戒與行動了。

瑞元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酷叟 Mr. Q感謝您的閱讀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