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社會批判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社會批判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1/03/14

大馬作家大潘(潘志明)談他知道的臺灣--北高、日月潭、食物、自行車道和人情味

曾旅居多國的馬來西亞華文作家大潘最近發表影片談談他所知的臺灣。

大潘聊了台北、高雄、日月潭、臺灣東部、禮貌、自行車道、食物和咖啡,還有他親歷的臺灣人情味。

我跟大潘有多年的交情,有幸先睹他生命故事的文稿。考量臺灣的自由風氣與華文出版的影響力,2017年大潘在台灣發行其著作《111封寄不出去的情書:摯愛之逝與人生再探》(布克文化),談伴侶關係,也談生命意義。書籍製作與宣傳期間,大潘有住臺灣一陣子。

大潘持續透過多種媒體分享他的生命哲學。這裡的簡短影片,不少內容足讓臺灣自豪。

歡迎大家點閱。
https://youtu.be/Dln1w5_mVNE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21/03/09

政治人物請留意,你是否真尊重,當事人有在聽

標題:政治人物請留意,你是否真尊重,當事人有在聽
因應去年以人權律師著稱的市長朴元淳於陷入性騷擾傳聞後輕生亡故,近日南韓正舉行首爾市長補選,繼任者是否能接續朴前市長以來漸有尊重LGBTQ(同志性少數)人權的趨勢,各界正在關注。
南韓因男尊女卑的文化傳統,另有龐大保守基督徒與天主教徒對LGBTQ社群甚有敵意,且少有包容,政治人物對同志權益甚少表態立場。朴元淳是個善於經營網路社群並具備開明形象的首爾市長,在其任內2015年時,韓國同志開始站上首爾市政廳的廣場,但也同時,首爾同志遊行須由大批警力戒護,以確保參加者的人身安全。
時值補選之際,市長候選人安哲秀於電視辯論會脫口說出自相矛盾卻又帶有歧視同志之語,似是而非的言論招來批評。當時,安哲秀被問是否參加首爾的同志遊行時,他一方面表示自己「反對歧視」與「每個人的人權都需要被尊重」,但是話鋒一轉,他抬舉「不想看到同志者的人權」,希望同志遊行不要在市中心辦,建議在郊區辦遊行,意指這樣會皆大歡喜。
安哲秀帶有歧視的話術,社會大眾一時難以察覺語病,但卻也有不少人可驗出他對「人權」、「尊重」有所誤解。
「人權」是句說得浮濫的詞彙,我們應更慎重認識「人權」的真意。「人權」是指奠基在公平與正義而能維護人性尊嚴的權益,要求同志捨市中心而遷就郊區遊行,其實就是限縮同志社群的表達自由,這不公平,也是差別對待,這種意味著「不要在我面前」的寓意,嚴重損及同志社群的尊嚴。這就像是種族隔離政策下的美國,要求黑人遷就去坐巴士的後區座位,這樣的規定若回顧奧斯卡金獎電影《姊妹(The Help)》(2011)與《關鍵少數(Hidden Figure)》,裡面都有令所有觀眾憤慨的劇情:黑人須使用黑人專用廁所,以免白人不舒服。回顧黑人的人權歷史,當美國黑人女性羅莎派克斯(Rosa Parks)執意就坐巴士前座時,這是一個要求公平對待與捍衛尊嚴的靜坐,這段故事已經闡明,將民族、社群設定專區以區隔界線,那是嚴重傷人尊嚴的想法;而討好一方卻犧牲另一方的尊嚴,那已非是「人權」的真諦。
然而,總有很多政治人物常媚俗地看重各方主流選民的票源,但卻又缺乏為捍衛人性尊嚴而戰的道德勇氣,以至於態度常流於閃爍與搖擺。例如,臺北市長馬英九認可「同志議題攸關人權」,於2000年北市府開始編列同志公民活動,馬前市長並有出席該年的「同志同玩節」;但另一方面,馬英九在總統任內卻一再以欠缺社會共識與多數國家未有同志婚姻為由,延宕了同志的權益。而到柯文哲市長時,市長曾說:「台灣價值是民主自由、多元開放、法治、人權、環保等普世價值。」至今臺北市已有簽署為「國際彩虹城市網絡(Rainbow Cities Network,簡稱RCN)」之一員,但另一方面,柯市長最受批評的則是未在公投時投票支持同志婚姻。身故的首爾朴前市長,在海外曾表示韓國憲法應保障同志,但回國後群眾的壓力又迫使首爾官網澄清市長並未支持同志。
雖然政治人物態度閃爍,世界的同志都是渴望掌權者對同志性少數人權的看重的。臺灣當今已能慶幸2008年以來之總統選舉候選人在政策辯論會時總要對尊重同志人權有所表態。2015年時總統候選人蔡英文明示「我支持婚姻平權」,2019年終在執政黨的擔當下使同婚專法上路,新北市長侯友宜即表示要給同志佳偶充滿著祝福,今年,新北市亦加盟成為「國際彩虹城市網絡」的一員。這是臺灣趨向光明的一面。
然在臺灣的同志權益受到看重之際,南韓的同志運動仍艱困地推動。在發表歧視同志的言論後,首爾市長候選人安哲秀人氣仍然高漲,但南韓同志卻只能在憤恨中盼看曙光。就在安哲秀於2月18日發表譁眾取寵的偏見言論的六日後,前中學教師,濟州知名的跨性別同運人士金起弘(김기홍),留下痛訴遭到歧視的遺書輕生殞落;3月3日南韓再傳前因變性而被撤除陸軍副士官職的卞熙秀(변희수)亦輕生身亡,幾件不幸的事讓媒體不免與安哲秀的發言有所連結。
是怎樣的社會讓人絕望至此?當要珍視同志的人性尊嚴,我們希望政治人物能夠想想《巴比的祈禱(Prayers for Bobby)》(書與影片,2009)裡的話。這句話出自曾篤信宗教並仇視同志,後來愛子輕生終於悔悟的媽媽,她告誡:當說話時,請記得,有個孩子正在傾聽。用在這裡,我們呼籲:政治人物須記得,當你歧視人的時候,你有民眾,他們正在聽。

本文亦有經過修改之版本,經修訂另改寫為臺灣伴侶權益促進聯盟臉書社團之發文。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21/03/07

代理孕母生的小孩與被領養者,或是有原生父母者,其實身分認同的問題大家都有

知名藝人經紀人陳鎮川與Darren於2020年結婚,近日兩人公布喜訊,表示已透過美國的代理孕母生下小男嬰,引發本地代理孕母和同志婚姻權益的討論。

同婚收養難 海外代孕路漫長

台灣目前不論是不孕的異性戀夫妻或同婚伴侶,代孕制度尚未合法,如須代孕,已有人跨海尋求代理孕母,費用至少三、四百萬元,且孩子返台後的認養手續繁複。以陳鎮川的例子而言,他們夫夫是由Darren的精子與國外代理孕母的卵子結合而孕育的。目前反對代理孕母者多是顧慮,生命的孕育會變成了商品化的行為,且會強制讓新生兒與原生的母體切斷關聯,硬生生讓孩子一出生就沒親生母親。不同於將親生父親與母親看得天大地大,亦有支持代理孕母制度者認為生與養都很重要,生命本都出於愛而生,異性戀有生殖力的人可決定生與不生,應也要讓想生小孩的配偶,使他們/她們有存在自己血緣的小孩的權利。而如果國家這麼在乎生育率,成全生育與有意願養育者,也符合國家社會的期待。

另有些反對代孕制度與反對同志配偶養育小孩,論小孩需要爸爸與媽媽等等,這種抬舉固定型態並推論幸福必由始終相同的一夫一妻所建構的想法,因已有不少研究驗證養育的關鍵非在異性戀的一夫與一妻,我在這裡也無意抬舉這種迷信。我的認知是,很多家庭疲於事業,並將孩子大部分的時間託付在學校、課輔班與課外活動營隊,社會分工之下,孩子有來自不同管道的支持力量,家長帶來孩子的危害已是相當多心理師修補和醫治的尋常,所以,所謂「親生的會比較疼小孩」,或是「孩子需要親生爸爸與媽媽的愛」,看來都是迷信。站在孩子最佳利益,孩子怎麼生、怎麼有、誰的,不必然有因果關聯,反倒是用偏見去設想他人的出生背景與養成,這種歧視才是在傷害與眾不同的人與兒童。

最近媒體熱議Netflix時境秀《璀璨帝國》(Bling Empire),節目則是由一位在美受領養韓裔平民模特兒 Kevin Kreider 的視角,帶領觀眾走進這群超級富豪圈的奢華世界。

約在第4、5集時,故事轉入韓裔Kreider尋找原生父母的情節。旅韓並常介紹南韓文化的臺灣播主FION在影片說明了戰後韓國因貧窮與重視血緣、學緣、地緣等文化因素,曾大量讓歐美人士來領養非婚或遭出養的孩童。FION的影片說明對於跨文化領養兒童的兩方觀點。
https://youtu.be/OD64rg59RsY

反對跨文化領養兒童的人,同樣是強調親子文化不同,會造成被領養者成年後的認同困擾。但想想跨國婚姻與跨族群婚姻自古也不少,身分認同的問題不是新的問題,是領養家庭可能忽視而已。但此刻,既然身分認同已被提示,就該對於被領養者的心理調適與概念的建構有所瞭解與因應。而我認為,這樣的心理調適與當事人的身分概念的建構,同樣也是代理孕母而生的人,或甚至是即便臺灣人是不是「中國人」都該去省思與定位的。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為何臺灣從母姓者很少見?這裡說明一些潛在的社會偏見

社會對「從母姓」有很多偏見的想法。

 目前本地實證的研究並不多,但社會看待「從母姓」者會覺得奇怪,這應是合理的推論。

在我基層教育的職場,初拿到新生名單有從母姓者,是會讓導師警覺。社會大眾對「從母姓」者的議論,常有的第一直覺就是,這個從母姓者是由母親扶養的單親孩子;第二個推論是,他們是「夫入贅」的家庭。俗世說因入贅而有男孩從母姓,叫做「抽豬母稅」,在未明從母姓的原因下,直接用這樣難聽的詞彙去推論,是帶有嚴重偏見的。而「抽豬母稅」之說法,順帶揭露了家庭狀態(即使是俗人的想像:這個家族缺男丁、入贅的男人無家族實權,從母姓的男性後裔是婚姻交換條件下的產出。),這種種被視為減損男性尊嚴的情境,有表現在張作驥2010年的電影《當愛來的時候》,也流露在這篇標題〈唐朝詩人李白不以入贅為恥 盤點詩仙的四次婚姻〉https://news.cnyes.com/news/id/1185978

從母姓並不代表必然是因為上一代是入贅婚,但因為從父姓為主流,使得從母姓者總不免讓人想探究。但因為從母姓會被設想為非有光彩的單親或上一代「入贅婚」,基於免於被人這樣設想與看待(或從母姓者總須疲於解釋,例如:是因為恨爸爸遺棄媽媽,選擇媽媽的姓氏;當然,也可以基於不想盲目歸順父系傳承的預設,純以女性自主的角度選擇媽媽的姓氏)。

但是,難以否認的,因有可能被用「入贅」推想從母姓的偏見,應足消抵很多人從母姓的意願。另一個我在教育職場上的實際經驗是,面對從母姓者,直覺會先推論該生為由母親扶養之單親。如果姓氏會揭露家庭身分狀態,應有很多人選擇不鮮明突兀,而續採從父姓的尋常。

目前我在博碩士論文網站找到關於招贅婚偏見的論文是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碩士論文《養女招贅婚家庭之權力圖像》by吳鳳珠(2011)。該論文有論及「對贅婿公、私領域形象的貶抑」。

於是,我認為「抗拒改變為從母姓」的關鍵原因,主因為跟不被視為光彩的「贅婿婚」、無父單親的連結,而「少數」總能引人議論也是原因。因為這些文化因素,進而人們抗拒改變為從母姓。(後兩者主可解釋為何生理女性之後裔從母姓者也少)。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21/02/13

用「品格教育」來取代「性平教育」為什麼不好?(兼論「性解放」的教育意義)

用「品格教育」來取代「性平教育」為什麼不好?(兼論「性解放」的教育意義)

反對既有性平政策的「守護台灣」臉書社團張貼新聞說北市五名犯下集體性侵女同學惡行者都是受過「完整16年性平教育」,該社團指稱現行教育是以「性解放」為榮,意指是「性解放」的性平教育害的。然後貼文抱怨新聞以該五惡少就讀以品格教育為重的學校下標很冤枉。貼文說:「難道注重『品格教育』有錯嗎?」

這裡澄清幾點:
1.「性解放(sexual liberation)」是具備左派與批判既有禁錮性別的思潮。「性解放」的淵源是以性別二分而形成禁錮僵制,「解放」意味著「性」和身體的自主。但西方的「性解放」理論與思潮內涵,並沒有要求必然要讓性無拘束,也不包括侵犯他人的自主。「性解放」有其積極與正面的意義,有可為榮,有可納入教育之處。

2.貼文指惡少受「完整16年性平教育」,我持懷疑。據我知私立學校各有其理念或使命,政府並未完全要求私校要如公立學校有一致的課程規劃與同等的監督和約束。所以,在私立學校就讀是有可能欠缺「完整」的性平教育。

3.新聞中的該私立學校宣稱特別重視「品格教育」,新聞主編下標的觀點,便是在提示:學校所做的「品格教育」常是無效的執行與宣導。以該新聞與現實私校體制而言,品格教育沒能取代落實的性平教育。

4.貼文小編道:「難道注重『品格教育』有錯嗎?」其實,不是品格教育有錯,是,談品格卻又不及於「性別平權的認識與尊重」,代表品格教育可能太過空泛,若直接以性別意識為教育主軸,社會中的性個體可能才更安全、共融與自在。最近有些男性藝人以為秀場黃腔或虧酸等笑話是屬娛樂效果的專業,他們並非全然沒有品格,但不自知性的玩笑令人不安,也可能無感於性的玩笑傷人尊嚴,那就是僅知娛樂事業的「操作」,但卻少了性平意識與素養,足見「性平教育」是該獨立出其他議題知識,須好好的教與學。

參考新聞:〈性侵女神賠錢免關 主嫌是學霸 5富少念貴族學校重視品格教育〉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21/02/10

論雞排妹所控的性騷擾事件--論匡正正義、修復式正義、合乎比例原則的制衡

對於連爆出過往曾國城有讓人不舒服的性騷擾,曾國城透過經紀人回應:「未來,我會更加謹慎小心,避免因為工作和節目內容讓任何人有不舒服的感受。希望無論男女老幼,每一個人在工作或生活上,都能受到尊重與關懷....」。

這是否是高明的公關操作?是面對問題嗎?是認錯與悔改嗎?我這裡提出我的看法。

以我曾擔任級導師必須參加校內性平事件的性平會經驗,我覺得「加害人」似乎在行為的那當下並不知道自己做出讓人不舒服的事。就曾國城的回應是,他知道了,他願在日後多加警覺,所以我覺得算是有「面對」的誠意在的,但還不算是(親自出面)「認錯」。

曾國城這樣做夠不夠?對不對?

在人權教育裡有談「匡正正義」,其中,必須判斷被匡正的程度,須考量當時的行為是否是出於惡意,還是出於誤失或過失。有些權高者被指控陳年騷擾他人的事,我想他們可能會有如下感受:1.哪有那麼嚴重,幹嘛小題大作、2.你若當下表示不舒服,我就會停跟道歉(我無意繼續讓你不舒服,而我是能尊重跟道歉的)3.我不知道你開不起玩笑(現在我知道你是不能被開玩笑的人,但你竟然讓我這麼難看,以後都難做人!)。

從以上「加害者」的感受研判,當提性騷擾是基於主觀感受時,性騷擾的加害者在行為當下,並非無拿尺度,也非存顯然的惡意(通常當下是認為自己的玩笑是高明且有趣的,且具備性邀約但也預期有回拒空間的)。若在這種情況下,加害者被指控是不服氣的。但如果能同理到對方的感受,加害者會覺得上到一課並在人生中警戒不再貳過。

雞排妹曾表示,她要的是對方的道歉。另一層面的意思是:「如那讓人不舒服的騷擾者繼續狂妄且不道歉(我沒得到應有的平反),我要該給對方一個教訓。」

曾國城在「不狂妄」以及聲明「不貳過」,在匡正的份量上,似乎是可止於此的。

雞排妹事件至今,我看到兩性(或任兩造)在資訊與認知上是有落差的。

我推想雞排妹的能量是基於人生中一再被吃豆腐的不平,於是她心中已有若再遇到類似事就會施展的劇本。施展至今,我感覺Only U事件已夾帶著雞排妹對以往人生不愉快經驗的一併平反的期待,但Only U則是突然必須招架人格的指控。一方有「長期」的怨憤,一方是「一時」操作被明指低級且有罪。兩人的處境與感受基礎是不同的。

雞排妹帶出很多人相同的不愉快經驗,這種感受的被喚出,並且從情緒與集體回憶中導出被指控者該有被公審、被司法審等等的代價(事實是終身人格污名的代價)。

但Only U、曾國城及同類的人,付出可能是終身人格污名的代價。權高者或格調輕浮自在的人,變得處處警戒。

而我關心的是,該改變的人,如何可以同理對方,並且可以如何展現兩造「修復式的正義」呢?

當雙方的資訊與認知的基礎點不同,如何可以持平與冷靜的就事論事,而不是把命運的遭遇透過內心的排演,一鼓氣對單一對象以醞積的能量一併爆發呢?

這裡指出的不義,是受害者認定特定對象出賣人際信任而有騷擾作為,透過公審卻是張揚以否定特定對象人格,並足使打擊對方人格與事業。在比例原則或就事論事的準則下,恐有可議之處。

本文不是批判受到性騷擾的人必須隱忍,筆者在此強調,雞排妹受性騷擾的事件演變至此,糾紛的兩造已非是權力不對等的狀態,而雙方處境與認知的基礎也不同。該如何平反?該如何修補關係與和解?該如何不是以毀掉對方人格與事業而等量制衡?

要小心,當個體性騷擾的處境喧嚷多次後,世人恐難再多支持受害者,反倒是宣稱改過者可能更被社會看成是因能警戒而成可靠而值得信任一方。

更積極防治性騷擾的作為,應是發展更多扭轉不堪局勢的社交手腕(包括懂得講法論法、施害者的修補與承諾),而不是遇到不對勁就投訴與指控。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20/06/04

媒體揭露他人的性偏好,其心態傲慢與偏頗,實在無良與不義


鏡媒體報導網紅約砲的事,最有問題的是揭露這事的動機與心態,這使得報導中的用字與標題,都是意圖顯示一種清高的道德位置,然後自以為揭露他人私下的對話與人際互動的細節是可以的。

未經同意之下,鏡媒體選擇與無良的爆料者合作,把一個媒體人物的情慾生活用實境秀般來呈現,換取自己的點閱率與營收。文章用道德的高度在侮辱一個無辜者的自尊與名譽,又自稱媒體有揭露的必要,殘暴地理直氣壯,實則缺德且不義。

如果刊出者覺得這種實境秀很正當,那為何長達8則的系列文章不寫出撰稿者以示文責?應該讓大家可以肉搜,展示一下刊出者的成偶情慾實境秀,用相同的標準讓讀者檢驗與品味刊出者的性偏好和做愛前戲。這樣對等的對待如果可以成立,那我會說,很好,你想「端正」「你認為好的性追求」,而你對人我的標準是一致的。

如果,刊出者選擇用「文●娛樂組」掩藏身份,那這樣消費與踐踏被報導者恐怕是連刊出者都自覺不義的。這樣的媒體傲慢,是該挖出該媒體撰稿、審編者與爆料者,同等呈現他們的性前戲和隱私,這樣地對待與回敬,好讓他們知道自己錯了。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20/05/20

泰國廣告呈現資本主義邏輯,召喚貨真價實的良心

我的確有聽過,餐館或路邊攤不洗菜的,因此當我非得外食時,我會比較謹慎。這個泰國廣告,說明了在資本主義邏輯下,黑心的生意人如何降低成本獲取最大利潤,而貨真價實的可能不多,但偏偏很多人會迷信「價格高,品質相對好」。

這個泰國廣告的正派角色說:「我做對得起我自己的事。」「我看到對方的微笑,我就很快樂了。」
而裡面標榜很會賺錢的生意人,那副自鳴得意的精明,重現了很多有錢人慣有的嘴臉和姿態。


影片後面是爛尾,但沒關係,若能呈現資本主義運作的邏輯,讓人們回歸商業服務的良心,這廣告仍是功德無量的。

而這個影片,也是對應那些迷信名牌的人,希望他們識貨,不要把錢白白地耗在被生意人所操弄出的虛榮。

我正不斷在看透那些浮誇招牌下的貨色,你呢?

對我呢,在對得起良心的前提下,就別批判我在園遊會商品企劃中的品質灌水,價格浮訂的邏輯。因為,就不是做愛心而已。


廣告影片網址:https://youtu.be/uULgK7v2sNI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20/04/25

香港報導提及了《立報》和《破報》,讓我想起曾讀報與寫稿的日子

剛剛酷叟讀到了《立報》和《破報》的消息。想起了一些從前供稿、被報導、寫稿、寫專欄的一些日子。

這兩份源自世新大學的報紙,原本基於經營者的理念,對很多議題寫出與眾不同的視角,其中,《破報》還自許成為臺灣版的「村聲雜誌(The Village Voice)」,有著叛逆、左派觀點的批判精神。

這兩份報紙當年在剛有捷運前幾年還可在捷運站內免費取閱,不過也不出我所料,其內激進的內容肯定是讓一般民眾不安,退出捷運站的命運我一點都不意外。當年身為成長團體/讀書會的帶領者,我常將活動供稿至《破報》,但終究這報的閱讀圈幾乎縮小到唐山書店和女書店等文青憤青的小圈圈裡了。

可惜,臺灣的《破報》與《立報》隨著經營者過世,也在電子化閱讀的典範移轉下,紙本版的刊物在2014停刊。對我,除了留下一些跟自己有關的期數史料,令我緬懷的還有其滿版達達風視覺藝術的大器封面。

今天,我從香港的網站得知破報前總編將集資建立這份報紙資料庫,這讓我想起千禧年前後我一些取報、讀報與寫稿的生活。



請讀 〈 25年前談吸毒墮胎性解放台灣前衛紙媒《破報》 網上公開【文化者‧專訪】
 https://wp.me/p9oTr7-4s7

Photo by byronv2 on Foter.com / CC BY-NC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20/03/28

歷史課講到佛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片《不能說的遊戲》是個可用的教學題材

歷史課上到廿世紀初的精神分析大師佛洛伊德,我正愁印象裡用精神分析所發展的藝文作品實在地多,但每個作品都說來話長。

我想找有心理諮商的戲(包括可以用為介紹助人工作領域的生涯教育教學)、要有童年記憶的陰影情節,要有潛意識與行為的因果呈現、要有夢境與夢的詮釋、要有人格樣態與自我ego重整的過程....,這樣的要求猛一想也還不知哪片兼具。

恰巧,今天我讀到一個令人心痛/心疼但結局能鼓舞人生前進的法國電影--《不能說的遊戲(Les Chatouilles, 英譯Little Tickles,2018)》。這部電影大致符合我教學的需要,而戀童者的慣用手段與女童童年在性的受騙與創傷,也甚有警世的意義。

若上課要看完整部電影,在教學的效益上可能並不划算,但我讀了二創簡介的版本,得知那是法國女導演自編自導自演,堪稱用身體與舞動傳達了自己真實的生命經驗,這樣從創作來自我療癒,並跟過往的自己和他人和好,很讓我感動。

在此,分享我所讀到的電影介紹
https://youtu.be/zuGxyPgRC4U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20/03/15

精神病患殺人減刑,學生問:班上怪咖傷人是否也一樣免責?

社會發生了自稱有思覺失調症者(以往俗稱精神分裂)的殺人事件,同學在問,是否妥瑞、躁鬱症、憂鬱症、自閉、強迫、亞斯伯格、恐同(homophobia)的人做了同樣的事,都能免刑責嗎?

我(酷叟)這樣回:

會比照減刑或免責辦理等司法的優惠,是可能的。但也有不比照辦理之道理,因為,各種身心狀態的醫學界定不同。

所以,有比照同等對待之處,同時也有不適用同等對待之處。

而人會瘋狂到某種地步,也不盡然是個人的問題,司法應會兼顧社會狀態,依情依理對照法律來審判。

正如憂鬱症不是吳宗憲所說的「個人不知足」。明事理者會知,社會如何對待憂鬱症者,以及憂鬱症者本身的生理的變異(腦部的病變),不是一句「知足」就可回復尋常。憂鬱症也不是個人想通就可解決的病症,身心狀態的適應問題,亦有外在社會加諸於個人的因素。精神分析大師佛洛伊德說,文明社會讓人有更多壓抑,使得精神疾病比原始社會更多。人類學家瑪格莉特‧米德發覺薩摩亞群島的青少年沒有像美國那樣不允許女男交往的壓抑,所以,薩摩亞青少年過得比較快樂。有時,令人詫異的個人行為,是再自然不過的真誠表現,但社會硬是套用了規範在這些人身上,社會僵化的規定(例如不能公眾挖鼻屎),是讓有些特殊體質的人配合不了的。

我們能做的,就是提防個體的失控(例如新聞事件的主體),在體諒與包容的前提下,又不失對於他人的防備。

舉例而言,明知憂鬱症者都是負面思考為多,在憂鬱症者面前又頻論疫情的不樂觀面,促使了憂鬱症者想不開,這就是惡意陷害。大家對躁鬱症、過動者、強迫症、妥瑞、自閉症等體質,都要在知情的狀態下,給予對方包容和體諒。而你自己,則要低調的自保(合不來,就減少互動至只有單純的接應、微笑而不對話),這樣就是你好我也好了。

切莫要求人與人之間要表面與形式齊頭的平等。人要追求與捍衛的是生存與發展的「機會平等」。

齊頭的平等是假平等,機會的平等是真平等。

論有特殊身心狀態者與思覺失調是否同享司法優惠,那是在追究是否有齊頭平等,但法官不是這樣看事情。

不要再嫌誰很誇張,或是誰很討厭。而我覺得我們班很好可以提前在你們的生命中練習尊重多元與包容差異。以後你們遇到小孩很煩時,也能不衝動、不毆打與辱罵他們,而是知道孩童有其特殊的認知方式與行為模式,然後可更多的耐心找到安撫、互動與共存的方式,讓彼此能釋懷與自在。


Photo by ϟ†Σ on Foter.com / CC BY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20/03/13

有學生喜歡招搖穿名牌服飾,這樣勸告他們

使用名牌貨比較了不起嗎?

以我的年紀,用過了名牌貨,有時有一分錢一分貨,但常常,就是跟平常的物品差不多。

我曾經在新加坡Timberland的專賣店買了涼鞋,但走了些柬埔寨的土石路,才買三個月的涼鞋,鞋底開口分離了。後來在柬埔寨的鐵皮屋雜貨店挑了個泰國製的拖鞋,穿到如今穿了15年。價差100倍以上。至於,名牌T恤洗穿了數次就鬆領子,也是很長發生的事。此外,名牌服飾(價錢上買得下手的)撞衫機會很大,在宴會場合,變成制服。

以為穿用名牌可以贏得敬重是假象,倒是有些階級優越感的形象,讓人感到壓迫而想疏遠。是人的善良與掌握自己能力的自信,能贏得尊重。

酷叟也夫子認為,如果你身邊的朋友因為你是否穿了名牌因而比較看重你,你應該換一群朋友了。你的衣服終究是布料,你幫忙付的是他們在昂貴地段的店租或是昂貴的攤位租金。厲害的人,是選中自己合身與舒適的布料,形成自信風格的裝扮。至於,穿在身上幫品牌打廣告,不但沒有業配收入,還成了幫品牌宣傳的工具,那就失去自我了。


Photo by Eva Rinaldi Celebrity and Live Music Photographer on Foter.com / CC BY-SA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我發現有學生身上常噴香水,這裡對他們提出忠告

以為穿用名牌可以贏得敬重是假象,倒是有些階級優越感的形象,讓人感到壓迫而想疏遠。

香水也是這樣會讓人產生距離感的。我在美國生活時,發現很多用品強調無香味,我從留學生處得知,這些標榜無香味商品(Fragrance Free)是因為考量到香味喜好每人各有所好,希望不要因為特殊或濃烈的香味造成他人嗅覺上的突兀或衝擊。

就像很多人聞香菸覺得很受不了,但有人自鳴得意香菸品牌與氣息。這些從消費者的市調所開發的無味商品,強調:最王道的且禮貌的,反而是「無味」。

吳老師留



Photo on Foter.com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