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11

以往不被倫常接受的「非常」,今日竟成為日常

不得不表示清楚,我所有的言論或文章,其實有很多的成分都來自我社會學(Sociology)學院訓練的基礎。於是,我就忍不住想要推薦很對我口味的書:《性別作為動詞:巷仔口社會學2:性別如何形塑,又如何在行動中翻轉?》

對於當今很多性別教育的批評,我用我所知的社會學來看,有很多鞏固既有秩序的想法,基本上都是社會學會去解構與批判的,既然知識令人警醒,對於走回頭路去回歸推崇既有制度的聲浪,我的內心因不見平反的出路,不免就焦急憤恨。

而這本《性別作為動詞:巷仔口社會學2:性別如何形塑,又如何在行動中翻轉?》算是殷盼學術界而終於面世的平反見證,值得探究與研讀。請讀本書之介紹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1529?loc=P_002_1_002
 照片取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這本書最精彩的一章,是中山大學社會系教授王宏仁所寫50年前對於「自由戀愛」與「情侶私奔」的媒體撻伐現象。父母之命曾經是婚姻必經的認證程序,但曾幾何時,戀愛已有機會與雙方家長脫勾,報紙也從不再挑「情侶私奔」報導。從以往至今,倫常的「非常」,竟成為日常。這是王宏仁這篇回顧50年來的變遷很有意思之處。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17/04/28

呈現「很多不一樣」未必就是「多元文化」--簡釋學界常談的「多元文化」

大家好:  今酷叟在教材審議會議時聽聞輔導團團員問到「多元文化」,雖然有自己與席間教授簡短的詮釋,但我想我有涉獵專書的經驗,在此補充一下。

.口語的「多元文化」源自於「多元文化教育(multicultural education)」。在學術界,不是很多種文化就是「多元文化」,這個名詞跟很多教育名詞一樣,先是有個東西被認為不好,所以才有革新的觀點,才新創出專有名詞。

先有的不好,就是「霸權單一文」化教育,以本地而言,霸權單一文化指的是漢人的、父權的、中央觀點的、異性戀霸權的教育。因為單一文化教育是不夠理想的,於是教育界開始省思,不同於以往單一霸權文化的「其他」該重視的課程。

於是,主流的「多元文化教育」最常列入的就是鄉土教育、地方語言課程、認識新移民的文化教育,一開始這個教育名詞仍是比較偏向「非主流族群」的概念,近年也漸有人納入LGBTQ的多元性別,但LGBTQ仍不算多元文化教育必談的內容。由此可知,這個專有名詞跟其提出的起源是站在「單一霸權族群文化」的對立面密切相關。


1990年代中,我在海外遇到很多個台灣留學生與歸國學者讀的是「多元文化教育」(當然,這是亞裔留學生在英美適合由己出發的研究範疇),也就是1990年代中期之後,這樣的思潮我在台灣漸常看到,應是由歸國學人所引入。

我想,因為人權教育輔導團團員常可批評許多教師講「人權」,但不見得在「人權教育」的脈絡中(涉及定義、概念、能力指標與實質內涵等學術文獻的規準)。我想我們在談「多元文化」時,我希望我在此的說明可以使大家更貼近「多元文化教育」這個思潮的界定。

以此來看,教佛教教義也教基督教教義,這不見得是教育界所說的「多元文化」,但,在伊斯蘭國度,若他們納入「其他多宗教,並予重視」,這種演進應是可以成立的;但對台灣,佛教/基督教的教義都納入教學,目前還不夠格納入本土的「多元文化教育」,因為,已經很主流的內容,無須再多頸上添花。

總結來講,「多元文化教育」是存在一個對主流霸權文化式教育批判的觀點,這個領域的學界並不是因為「多樣」就視為「多元」。以這個領域的起源來說,更多種血緣族群的文化教育是目前主流「多元文化教育」比較優先去關照的。

以上,是綜合一些理解經驗的報告。

酷叟(瑞元)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17/04/23

根本沒有「沙威瑪」這種生物或動物好嗎?關於「沙威瑪事件」這個網路事件

網路語彙掐頭去尾,再加上繪聲繪影與網友瞎起鬨的不正經意圖,產生了一個「沙威瑪事件」。老實說,再傳播虛構的「沙威瑪殘忍養殖」文字,該以製造謠言論處才是。

什麼是「沙威瑪事件」,我也是交叉比對後才知道這混淆視聽的惡作劇。這樣的玩笑,我覺得超不好笑,玩弄有正義感的人心。
以下,我簡介我所知網路惡作劇的「沙威瑪事件」。

關於沙威瑪的事件,是一個惡作劇的事件。
有人用正義的口吻寫了一篇偽報導,裡面流露科學與揭露真相的語彙,把沙威瑪寫成彷彿真的是一種被殘酷養殖且宰殺用來食用的動物,引發很多不明的疑惑或是憤慨。

流言的附圖是沙威瑪這種中東烤肉架上的肉串,與文章相搭配,文圖都顯示肉串被敷上醬料,又被燒烤或切片。不明就裡的人將燒烤雞肉片的樣貌投射想像成一種動物被無情地生養且活生生被燒烤宰割,形成了很多人的同情。(中東式烤肉串「沙威瑪」的食物製作過程可見https://youtu.be/P8Q616YDbNs 14:02~17:42)

後來還有人用電腦繪圖PS做出沒有頭的兩腳肉禽假冒,指稱就是「沙威瑪」,讓人看了而對這樣不人道的「養殖」更加憤慨。於是有搞不清楚狀況的人就上政府的公民提議平台連署提議不要宰殺或飼養「沙威瑪」。

整個誤傳一直都有人跟進回應,例如詳述生物「沙威瑪」的生態屬性、生理結構(例如沙威核,或是沙威瑪是一種不斷增生的菌類)等等,結果把沙威瑪的真相弄得虛虛如實而難辨。詢問沙威瑪事件的人變多,跟著鬧的人則一本正經地留言詮釋「沙威瑪」這樣的肉禽,把沐浴清潔液商品沙威隆以及食品沙其馬也給寫成源於相同生物的粹取,虛虛實實更加難辨,有些句子像真有其事,有些句子卻也可看出是胡謅。想知道真相的人都很困惑。提問真相的人變多,但網路三言兩語總說不清楚。

中央社報導了這個現象,但通篇也未解釋明說沙威瑪其實只是中東烤肉料理,根本無此生物。連中央社的媒體都不善盡澄清的職責,助長人們更欲求真相而不得解。
鬧到現在,大家一頭霧水。

結論:沒有沙威瑪這種被虐待養殖的生物。它就僅是一種中東烤肉的料理名稱。請大家不要再用玩笑的心態激發世人莫名的正義感,然後又讓一本正經的人鬧笑話。人應該要為所言負責才對的。

﹍﹍﹍﹍﹍﹍﹍﹍﹍﹍﹍﹍﹍﹍﹍﹍﹍﹍﹍﹍﹍﹍﹍﹍﹍﹍﹍﹍﹍﹍﹍﹍﹍﹍﹍﹍﹍﹍﹍﹍﹍
事件三週後的後記:
 沒想到我這篇文章居然變成我部落格最高點閱的內容。看了一些留言,我在此回應:

我是作者。我當然知道沙威瑪是什麼。
問題是沙威瑪是個外來的名詞,當我看到首篇拿沙威瑪開玩笑的文章時,我的確花了點時間確認那是在講我知道的中東料理食物嗎?

但有些文章看到最後,若讓人覺得浪費人生,就是一股被騙的感覺。就好像瞄到了很多人話題談到的電影,你也看到片花,你想知道更多時,你買票花時間看片,看完後,發覺只是虛晃一招,尤其你要花了時間,才確知真是胡謅,那原本也還好。

但若發現一堆人在問同一件事,而且還得知有人誤解大了,然後發現信以為真的很可笑,還繼續愚弄他們,然後又取笑被愚弄的人(尤其是一些涉世未深的孩子或是成人),還標定誤解的人為愚笨、天真,我想,這不該是做人的道理,敗德的綜藝節目以此為樂,但良善的媒體訊息不該是這樣。這取決於意圖的動機以及引發的結果是如何。是道德ethic議題。

一如曾經有廣播主持人藉廣播節目假說外星人來襲,引發街頭一陣恐慌(讀自傳播教科書)。在傳播的理論中談到這件事,都是以批判的觀點看待的。有人說,廣播電台稱外星人來襲是種創意,但創意也該有不傷及無辜的前提才有存在的意義的。(你可以接受謊報海嘯發生的擬真廣播劇嗎?)

我不希望沙威瑪事件僅是促銷沙威瑪這層意義,或是混淆視聽做出讓人出糗好笑的用意。在談婚姻平權的此時,很多人批判造謠與說謊的不德。這件事,檢驗發言與傳播者是否有雙重標準。

而傳播似真卻假的訊息,有人意味具有警世的意味,於是推說警世是好的。這樣的評論如同建中假冒榜首受訪的評論,有人認為給亮出媒體的功利與草率是好的。但也有人覺得破壞信任,不但傷害了記者、媒體、校方,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受到動搖。我想說的是,若人與人間皆不能鬆防,人間因此是更好嗎?


老實說,我的立場是一致的。消費(或許是可笑)的真情,這種不義我看不下去。
我想,覺得愚弄一大群人好玩的人,那自身日後成為被愚弄的人,買到假貨或感情被玩弄,就沒資格生氣被整。

而我這篇,我知道很多人因我而停止困惑,他們是被愚弄的當事人,我可以知道多數人不便出面。但點閱率,且一點點浮出的公道話,我都領悟出這些肯定。謝謝!如果我幫到了大家,我也歡迎大家在此說謝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年2月農曆春節後記

又出現假科普文圖了。這次的假故事是 「烏魚子是企鵝腳所製成」,在下面的臉書截圖中,仍然可見有人信以為真。而開玩笑的一方,也欠缺耐心解說,形成謾罵。我仍然不覺得信以為真的人可悲。一樣的,我也不會覺得會被網蟲騙感情,或是因詐騙集團的設計而付出代假者是愚蠢。要有媒體識讀能力是該重視的,但存心魚目混珠,卻又不力圖澄清,這就存在惡意。幽默逗趣之餘,應有些操作可以不誤導認知,這就是心存善念。
(將「烏魚子」講清楚:「烏魚子」就是烏魚這種魚類的魚蛋,與企鵝腳完全沒有關聯)
2019.02.04擷取自常山七次郎的臉書貼文
還有,臉書使用者轉貼這圖,都是跟「沙其馬是生物」事件有相同的操作,老實說這樣的玩笑,單一張圖來說的效應,是不道德。(如果還有其他論述能撥亂反正,至少對不知情者還存善舉)
2019.02.04擷取自Shihyen Chen的貼圖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從輪椅族上不了公車來談12年國教「素養導向」教育的意義




這篇〈「我又從公車上摔下來了!」身障者上不了車,是整個社會的責任〉的作者是我以前服務學校畢業的校友,以前看他回母校時,僅是單腳行動不便,但他曾預知,漸凍人的症狀將逐步擴延,從臉書上得知,他現在使用電動輪椅並 搭乘公車通勤。

但大眾運輸的工作者,常讓行動不便的乘客沮喪。作為一個有論述能力的當事人,胡庭碩直播了搭乘公車的處境,他也發聲向公車司機陳述處境與感受。才隔一週的直播事件後,最近,他又在上公車時因司機未遵守標準守則而讓他在渡板上摔下。

這些事件,是我們的社會出了問題嗎?我們在基層教育可以怎麼做呢?

上週四我奉派參加12年國教素養導向教學的實作研習,主講的教授一再詮釋,一年後我們將把「能力指標」式的教學,升級為「素養導向」教學。

什麼是「素養導向」的教學呢?(這將是12年國教最核心的理念,面臨變革,教育工作者不得不知,因為輔導團為此已經一再地受訓與奉命將普及宣導)

胡庭碩的例子,讓我對應到研習時教授所舉的例子。用胡的例子來說,我們培訓一名公車司機,以往任用公車司機看其會否符合大客車駕駛的能力,但這僅是達到「能力指標」,但,一個大客車司機應還要瞭解「大眾運輸」的意義,瞭解老弱婦孺乘客的需求,要能應變性騷擾或扒手在車上的狀況,要能就近取得並使用AED應變心跳中止的乘客,還要能用合適的廣播語音或語彙應對乘客的詢問,當然,還能視安全服務輪椅使用者為理所當然要熟練與友善的業務內容。

「素養導向」常用主題與跨科共備來實施教學,用以達成綜合日常生活能力與風範的統整能力,並讓人具備自主精進成為終身的學習者。12年國教的「素養導向」教學,用公車司機的訓練來類比當今的校園學科,12年國教的理念將不再僅是語文科懂得多少字彙或是文法多麼無誤,也不是數學理化生物知道多少運算和分類。「素養導向」教學將是透過主題教學設計或共備課程,讓學生習知或感知日常生活中既廣也可專的知識素養。

回到公車司機的例子,公車司機不是會操作大客車而已,何謂「友善」、何謂「大眾運輸」、妥適的口語或多語的溝通互動、健康與體能、紀律與操作渡板.....這些全是專業的素養。

回頭來看,無能友善服務行動不便者的公車司機,其實就是不具備客運業的專業素養。

我想,從基層教育到社會的各行業,我們都該逐漸拋開學科與領域的鮮明界線,更多地去將知識統合地看待,「素養取向」的教育改變,想必將使人間有更好的未來。我因此衷心期盼客運業多加強「服務素養」的司機知能與職能。

為了倡議與意識公車司機的「專業素養」,在此分享胡庭碩這篇文章。
http://npost.tw/archives/33811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17/04/20

如何把手機拍攝影片轉正好讓電腦或投影機可看


針對大家高度詢問如何將手機拍攝影片轉90度好讓影像變正而可投影欣賞,另也有高度詢問PDF轉word的方式,瑞元老師在此提供解方。

一.手機拍攝影片轉90度
(1)請使用「格式工廠」軟體。
(2)其實,已有人介紹如何用格式工廠將影片轉90度。以下的連結也有人提供格式工廠下載的點。
請讀〈旋轉影片角度的免費工具 – 格式工廠 Format Factory 免安裝軟體〉
網址:http://mynotes.org/tech/2014/07/18/6549.htm

(3)我的解說在此,亦歡迎參考:

我的格式工廠不是最新的,但內部的操作大致是沒變的。
步驟1:點選 要轉成的目的檔格式,如MP4。
步驟2:在對話方塊中選「新增檔案」
步驟3:在瀏覽檔案的窗格,點選檔案,並請按滑鼠右鍵。我們這個步驟是將查原始影片的長寬比。



步驟4: 在按右鍵所出現的選單中,點選「內容(R)」。
步驟5:點選第三頁籤「詳細資料」。
步驟6:抄下畫面寬度與畫面高度。(我的例子是640X360)
步驟7:按確定。

 步驟8:點選檔案並記住長寬比後,請按「輸出配置」。
 步驟9:在開啟的對話框中,輸入「外觀寬高比」,點一下欄位可輸入數值。輸入的數值與前面原始檔寫法相反。以我的例子是要輸入360X640。
步驟10:請點開「進階」捲軸,選擇「旋轉」,選擇「右」。之後連續按「確定」約兩次。

步驟11:按圖案工作列,按下「開始」就開始轉檔囉!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17/04/16

真實孩童遭受性侵改編之韓國電影《希望:為愛重生(素媛2013)》

我所屬的新北市福和國中2016年11月2日之社會領域教學研究會欣賞了一部改編自韓國真實孩童遭受性侵的電影《希望:為愛重生(素媛2013)》,這部電影看完令人悲憤。

因為是因為改編自真實案件,對於受性侵成重傷,導致一輩子必須裝設人工肛門的小女生,對照在法庭中歹徒依舊狂妄,那種純真與邪惡的對比,那種一輩子的苦難與半輩子就可自由的落差,整片看來就讓人悲憤。


這部電影刻畫受害女童的深層創傷,描寫家長的自責與彌補,帶到同學的接納與協助重返人際關係的社工處遇,使整片不只用人文關懷讓人思考司法的制度,還觸及相當多受害者各個層面的探討。

當然,經濟拮据的爸爸熱汗罩在巨型卡通布偶內追蹤觀察受害創傷下的女兒,數幕都能讓人感受父親的真情,連出借舊款的布偶商,讓我隱約也可感受到人情味的感動。

小女孩後來都得戴上人工肛門,家長為了避免孩子動作時與塑膠排泄袋弄出尷尬的雜音,就讓女孩斜背小皮包,內裝糖果,讓小女孩到校可以分糖果給大家吃,讓皮包內的糖果聲混蓋排泄袋的聲音。這是一個很體貼人工肛門者的示範,站在人權教育的角度上,人們設法維護他人的尊嚴,這是最該提倡與重視的作為。

謝謝福和國中輔導處安排了這麼好的影片,深深地增強了我對刑案受害者與身心障礙者處境的瞭解。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17/04/12

2017福和橋車道規劃2次改版建議

 我住在福和橋側邊平面道路的公寓將近40年,而且我就在附近的國中走路上班。
我騎機車,偶而也開車,另也觀察過附近因上下學與接送學童汽機車的車流變化。


我認為目前福和橋下橋車道的規劃方式並沒有很好,包括交通號誌的時段安排,都不盡理想,目前的方式僅是考量下橋車輛的疏解,但是感覺上車輛還是回堵,不止依舊回堵在橋上,現在連永亨路雙向往來也堵,永亨路口左轉右轉車交纏,上福和橋車輛也堵。就這樣來說,是全都在堵。

我做了一張圖,說明福和橋下橋禁止右轉,為何會造成福和橋永亨路口左轉右轉車交纏。
請參考我的圖。我標示福和橋下橋左側區域為A區,下橋右側區域為B區。
https://goo.gl/photos/8cqNxKL48bt9LQUH8
(連結如同下圖所示)


因為永和特殊的無尾巷合院型態的巷弄型態,所以,若福和橋下橋禁止右轉,那麼要到B區的人們將會繞行較多的路。而B區亦是永和人口密集區,除非教育人們多利用永福橋。若選擇走福和橋要到B區,或是要走環快到B區,目前都變得麻煩。如果為了到B區的車誤入到A區,將會進入迷宮,繞行很大的一圈,從長虹華府大樓想說已經繞出了,結果卻遇到不像圓環的圓環。於是很多誤入A區的車只好一直繞,好不容易繞回永亨路,穿過曾下橋處,終於到B區。

請試著體會想到B區,卻不得門路進入A區迷宮者的感受。這些迷路者也都想,繞一下可以過個馬路到B區,結果有些人得到得和路,再北上中正路,繞一大圈才解套抵達B區。

我在永和運動中心一帶,經常看到有轎車一直繞一直迴轉來迴轉去的。我知道他們想到B區,但在A區繞不到B區。而A區B區如河道兩岸隔離,這是當地人才能理解的事。

目前,很多下橋車為了到B區,選擇直接左轉至永亨路,然後在第一個巷口倒車前進形成U turn,試圖往永和國中後門(力行體育館)方向走。但這一直影響永亨路雙向的車流,這些車無論是急迴轉,或是倒車入永亨路136巷(單行道)再迴轉成功,這些因為下橋不能右轉而選擇先左轉後在永亨路U turn的車,都是為了快點到B區而操作迴轉,影響永亨路雙向車流。若安全迴轉成功,塞車的故事並沒有結束。因為獨厚下橋車綠燈,永亨路雙向車輛都無法在短暫的綠燈中消化。有時也不能迴轉,因為永亨路已經密集車輛排等,迴轉也只求勉強等候車流禮讓。到B區的車輛,似乎怎麼走,要不是繞行一大圈,要不就是操作繁複且求幸運卡入車流,還得遭遇短暫氣結的綠燈燈號。

為了要去B區,目前很多車都是選擇下橋大幅U轉,轉入平面單行道。想繞至涵洞穿越的車變多了,但林森路29巷涵洞綠燈紅燈節奏,無法消化左轉入涵洞要去B區的車。目前,下班時間,橋側林森路平面單行道往環快方向經常有堵車,這是更改標線之前所沒有見到的。我為緩慢等候涵洞燈號、環快燈號的塞車族感到悲哀,因為這些在非幹道上的車遇到環快優先的燈號得等很多次綠燈才成功能轉入環快。若橋側道路塞車塞到豆漿店,相信很多原本下橋左迴轉車會乾脆入永亨路應變,然後迷路幾次學會教訓下回另找路線。但,交通規劃不該是讓人這樣引人迷失。所以,不是下橋車左右轉的問題,是該考量入永和的人,本就有要去智光(直行)、要去A區、要去B區的選擇。目前的方案是讓機車族、往智光與往A區方便,但其他需求的開車者則相當不便與受苦。

因目前的尖峰燈號節奏,從福和國中地下停車場要上福和橋也變得困難許多。永亨路與福和橋雙向左右轉車在路口打結。綠燈短促,路口寬廣,車輛為了上橋的弧線行駛,光換踩油門與加速都佔用了燈號的時間,能通過路口的車變得很少。車輛在綠燈時,必須等候機車待轉區的車先行,然後必須換踩油門和煞車、等候動線交織的複雜,永亨路綠燈能通過的車輛遠遠不如以往。在永亨路,與國中路口,入橋近在眼前,但車流消化很少,人生徒留耗等。

以前不會這樣。

目前下橋不能右轉,很多人都先下橋左轉。感覺上下橋左轉綠燈時段較多,需求較高。但這是錯覺。這些左轉汽車是因為不能右轉,而被迫選擇左轉,他們選擇繞行到B區。這就是很多汽車使用者對目前規劃不滿之處。結果,多頻段的下橋左轉綠燈,搞得其他三方向的車輛全都無法消化,連下橋直行汽車也僅剩一車道回堵。四個方向的汽車都受害。連下橋左轉都因成為集體選擇,也一樣難以消化左轉車了。

綜合上述,我建議讓福和橋下橋車道維持三個線道。燈號規劃如以往一樣,有左右轉直行燈,有左轉停等燈。機車道有直行燈,亦有直行停等等燈。而機車班長處的平面單行道,與機車直行燈綠燈同步。說穿了,就以前那樣吧!我相信以前執行那麼久的制度,並不是沒有實際經驗而做的。但現在下橋汽車縮減車道,繼上橋無慢車道,這條橋真不要那麼怪了!

我想,我認同的就是機車停等車道比以前寬,這樣比較不塞也安全。但現在機車道真的太寬了。畢竟7-11前的路幅是縮小的,所以下橋該提示機車道路縮減與減速。機車使用者下橋就算一路綠燈,駛入林森路還是建議左切時注意汽車、公車。機車道寬,只是誤導兩輪車輛可以高速穿越,但,實在不該用這樣的視覺錯覺讓民眾危險下橋超速。

請求英明的規劃者通盤考量。

 本文原刊登在 Mobil01網站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455&t=5117498&p=2#63977153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17/04/09

告別有線電視後,在串流的點選影音下,世界怎麼變了

我其實不大確定我是不是真的可以沒有有線電視。

我的有線電視在類比訊號停止放送後,沒有畫面,沒有內容。我選擇不看有線電視了。

我曾因為不想每次輸帳號密碼上網而告別了中華電信的ADSL,改為有線電視的寬頻服務。現在,因為我電視的利用率算是低(每天約早晨開機15分鐘,看一下新聞氣象),黏著在網路的時間比電視多太多了。我想,我可能可以不看有線電視。我比較需要的是流暢的寬頻。

但想看新聞畫面怎麼辦?上個月我申請了用一年後可以退機退費的「郭董便當」網路影音機器,我裝了一些新聞直播頻道的APP,算是看得到新聞。我還載入「中廣新聞爆」,新聞用聽的也行。

然後,沒了國家地理頻道、HBO....電影台,這才驚覺,我已經很久沒有好好坐在電視前看這些台的節目了。國家地理頻道這些相鄰的頻道,近年盡是實境節目,我實在不想看這麼少修飾的尷尬人性。

但,看網路影片反而多了。我發覺Youtube竟有很多素人自製節目,像是我跟A.最常看各地的空拍,上次看九份二山的空拍影片,還發現有人自己解說加上字幕,訊息清楚得很。上週連假,有一晚我們就點了十多則「這些人」製拍的影片,笑翻了。

突然憶起30年前的小時候,黃金拍檔或連環泡(檳榔姊妹花),一則又一則好笑的短劇,為何有線電視都幾乎沒了?而我訂閱馬來西亞的黃明志NAMEWEWE的頻道,內容還比豬哥亮或瘋神無雙觀點犀利且好笑。電視怎麼變得那麼難看,為何沒有好笑的短劇了?

現在,只能挑一則則的網紅品牌來點播合得了口味的Youtube短片。相信,有些人也直接把時間拿去關注直播主的一顰一笑了。或許人的共同話題變少了,林青霞或瑪丹娜怎麼了,不再人盡皆知。演唱會的萬人大合唱也可能越來越少見了。

當我們陸續告別了老三台,告別了有線電視,不再一直按選台器過濾無感的一則則畫面了,不知道現在如何定義「大眾媒體」了?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17/04/04

分享《救救菜英文(English Vinglish)》最有意義的片尾婚禮演說

圖片參考自維基百科
這個假期,我終於有空好好看完《救救菜英文(English Vinglish, 2012)》,真是深受感動。最後一場婚禮祝福的英文演說,尤其讓人感動。我不由得打字記下了逐字稿。


這電影故事大致是:擅長做小甜點的印度傳統女性莎希在家常被青春期女兒嘲諷不會講英文。莎希這次幫旅居紐約的外甥女籌辦婚禮,在紐約吃盡語言不佳的苦頭。但短短四周,她決心上英文課。後來莎希的先生、女兒也都抵達美國。婚禮上,莎希突然被要求致詞,莎希用學來的簡單英文,講了以下有意義的話(以下中英對照)。



「蜜拉,凱文 (影片中的 一對新人),這樁婚姻是一件美事, 這是最特別的友誼,是一種兩個平等的人的友誼。 人生是一場漫長的旅程, 蜜拉,有時候你可能覺得自己有些不足; 凱文,有時候你會覺得自己比蜜拉又更差些, (但你們要)試著互相扶持,去感受平等,這樣會很好且很美。
 
有時候很多伴侶根本不知道另一方的感受,所以,他們要如何地幫助彼此呢? 這代表婚姻結束了嗎? 不。就是這樣的時候,你必須幫助你自己, 沒有人比你更能幫助自己了。 如果你能這麼做,你將回復平等的感覺。 你的友誼也會回復。這樣,你的人生將會很美麗。
 
蜜拉,凱文,你有家人與你們的小孩,在這大大的世界裡,你在自己小小的世界中,這個小世界會讓你感覺很好。 家人,真的不能那麼的....愛指責。家人間實在萬不該貶低你。 家庭絕不能讓你覺得渺小。 家庭是唯一一個地方絕對不會嘲笑你的弱點。 家庭是唯一一個地方,會給你愛與尊重。
 
蜜拉,凱文,我說完了。 我衷心祝你們幸福。 謝謝!」
Meera ... Kevin ... This marriage is a beautiful thing. It is the most special friendship of two people who are equal.

Life is a long journey. Meera, sometimes you will feel you are less. Kevin, sometimes you will also feel you are less than Meera. Try to help each other to feel equal. It will be nice.

Sometimes married couples don't even know how the other is feeling. So ... how will they help the other? Does it mean the marriage is finished? No. That is the time you have to help yourself.

Nobody can help you better than you. If you do that, you will return back feeling equal. Your friendship will return back. Your life will be beautiful.

Meera ... Kevin ... maybe you're very busy but have [a] family ... son ... daughter. In this big world [it is] your small little world. It will make you feel so good.

Family ... family can never be ... never be ... never be judgmental. Family will never put you down, will never make you feel small. Family is the only one who will never laugh at your weaknesses. Family is the only place where you will always get love and respect.

That's all Meera and Kevin. I wish you all the best. Thank you.

 英語台詞參考自:




上面的電影片段,站在家庭教育推廣與研究的立場,我已經擷取了部分的片段,可至下列連結參考 https://youtu.be/8BctnEQE0h8


整部電影讓我感動的還有讓我想起20年前我在美交換學生時語文溝通不是頂好的一些遭遇。看到語言中心那種多元的國籍、種族與四海一家,每個人都有其文化蘊涵與生命故事。

電影中有巴基斯坦人、語言互相不通的印度人、中南美洲至美國幫傭的婦人、東方女性、法國籍廚師,以及悶不吭聲的黑人男同志,配上教學活潑的男同志英語課講師......多元的文化融合,卻又不至於冒犯印度的傳統價值。在上面的婚禮致詞與女主角的生命歷程,相信是鼓舞了女性自主的意識,但以家庭為重的結局,還是顧慮到保守觀眾的接受程度。但無論如何,婚姻與伴侶間的「友誼」、「平等」與「接納」的價值,足能給異性戀/同志婚伴同有意義的啟示,對家庭成員間應有的尊重和瞭解,也很有警世的呼求。

這部片讓我想起了一段青春時的生活挑戰,還有一些寰宇普遍家庭或人性的善與惡。我很有感動,你們感動的點又在何處呢?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17/03/29

性平教育不是沒教好,而是更須警醒,更要好好多教

這篇公共電視新聞報導說出很有道理的分析。

「黃俐雅(人本教育基金會)認為,性平教育的爭議也是雙方處理事物立場的差異。『他們擔心的就是我們擔心的,可是他們是透過制約,我們是透過啟蒙;他們想要保護孩子,我們想讓小孩有能力自我保護與評估。』」(摘自〈洪水猛獸兒少不宜?高雄部分家長要求性平教育退出校園〉公共電視施維長報導)

我也想說,當今教探索海洋知識的「海洋教育」不見得就鼓動得了人去海上冒險。教導生命教育,並不見得就讓人開始玩命。同理來看涉及性和情感、情慾的性別教育,不見得就讓人更亂性,主要還是看人怎麼教的。我相信很多有理念的老師還是在教自主權、教尊重、教導各種狀態的自覺與感應程度的正當性與自尊。這樣的性別教育當然比隱諱、比自行摸索、比一昧禁欲至上要好。

最近有人亮出台大高雄中學校友會物化女性的宣傳品(註1),又說一堆大專迎新小組隊呼充滿征服學妹的寓意,然後有人就說性平教育的結果導致性侵害觀念偏差,簡直糟透了。

而我在想,錯了吧!這些怪異的海報都是欠缺多元性別性平教育的異性戀男性產物。如果這些學生組織放幾個女男同志進去主導,隊呼和宣傳就不會這麼這樣拿女生來意淫,玩笑也不至於獨獨讓不便吭聲的女性變得弱勢。(註2)

這些流露飢渴而強化女性弱勢的玩笑,其實凸顯多元性別意識的性平教育不足。讓女性與LGBTQI酷兒能夠在組織中掌權與制衡,這就是性平教育的理念。拿「天真的」異性戀男性所開的玩笑實在不能論性平教育的成敗,要說性平教育還得加碼才是公道。

但,還是得看看焦慮的家長和支持現行性平教育的人怎麼說。請讀以下公共電視有深度的平衡報導:〈洪水猛獸兒少不宜?高雄部分家長要求性平教育退出校園http://pnn.pts.org.tw/main/2017/03/29/0236/







註1:2017年3月臉書盛傳一張台大雄友會的宣傳海報,內容是一個長髮女生被口遮白布雙手舉綁,圖中有兩位男性佇立現場。據媒體稱這樣的畫面是仿拍自日本輪暴題材的色情影片。這張海報在傳播一天後,台大雄友會發表鎮重的道歉聲明。而媒體也挖出,政大的雄友會也曾模仿日本色情片在臉書刊登活動宣傳,文案也都與色情影音產品風格一樣。
相關新聞  〈中出了背叛者?台大雄友會「海報超色」 仿輪姦A片網友轟爆
註2:其實,高雄中學身為一所純男性學校,學生在這樣的校園內開女生玩笑,感覺可能無可厚非,彷彿在軍中這種玩笑難道不能開?但我想私底下,和臉書的公然,懂得尊重的人應該要能拿捏清楚。即使在男校校園中,也有女性教職員,當然也有非純異性戀的性少數(LGBTQI),所以,跟性別有關的玩笑,不是不能說,而是不能情節總是異性戀男性在佔便宜。至於,有人老是佔便宜而沾沾自喜低層次的色情趣味,而女生與性少數總是噤聲,若是抗議了,又被優勢的一群說:「妳怎麼那麼小心眼,開個玩笑而已嘛!」旁邊一堆人說:「對呀!對呀!別那麼古板。」這種變得讓人「不便吭聲」的勢力,就是性平主張者最關切的。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17/03/25

電影《逆風少年(2013)》讓師長得以知道活躍調皮小孩的價值與教養觀

我分了好幾天,今終於抽空把2013年的電影《逆風少年(Different Drummers)》給看完,而後面,居然讓我用掉多張面紙來讓眼睛乾燥。我建議家長、老師必看這部電影,對很多早耳聞這部電影的朋友,你們知道我對這部沒有大卡司,又由兒童擔綱要角的好看電影是相見恨晚的。

這是部關於「天性調皮又活躍」的兒童故事。你們知道我政治正確了一下,但簡而言之也可說該片就是談過動。我想說「天性調皮與活躍」那是一種天性、一種體質、一種人格特徵,我不反對大家把「過動者」這字眼置換為ADHD、亞斯伯格或柯文哲等等,反正詞彙都有其限制的,但切勿用病理(pathlogical)來認定,也別說我胡亂都混為一談。我得說每個人都有差異,在體質的光譜中,我彷彿看到一種每個人成分多寡的一些趨向,但這樣的體質難以名狀,用了哪種名詞,肯定都不準確的。分類,只是方便切換理解、接納與賞析的視角。分類,不是用於把人限定在固定標籤,人也萬不該用標籤配以相同的處方。如果貼標籤,又用相同的處方,那就是偏見。
逆風少年 電影海報
回頭來簡論我想談的這種人。

我的小孩哪有過動?看這部「逆風少年」比對一下。我絕不是說這部電影拍出躁動、頑皮孩子的ADHD過動體質典型。但,躁動、頑皮的孩子總有東摸西摸玩個不停,好像什麼都可玩出把戲,具有冒險性,還有他們獨特天外飛來一筆難料結果的創意奇想,這電影全都演到了。

當頑皮的躁動者一心想為不良於行的輪椅好友實現跑步的夢想時,大家能為這樣的互動放心嗎?而戲劇的張力在此、寫實的啟示也源於此。

《逆風少年》為師長介紹了什麼教育的啟示呢?我在此羅列六點
1.當家長一再收到校方通知孩子又惹麻煩時,家長的煩惱、氣憤、無奈,且彷彿被校方誤認家庭教育不足的心境,家長的委屈、對教養的懷疑,對孩子未能受到師長肯定與欣賞的挫折感,有太活躍調皮孩子的家長家校互動中所存的苦悶,這部電影揭露了。
2.活躍的孩子如何一再活在自己自知一再惹禍卻又不斷向大人承諾自己會改卻一再懊惱自己又被處罰的心境。孩子很難想到這是身不由己的調皮,孩子被責罵後活在自我否定的認知中。身為師長和家長,大家覺得他這些從來不缺的否定與責罵,還該繼續給這些孩子加碼承擔嗎?該凡事論罰,讓孩子一再活在悔恨中嗎?
3.該不該服用過動症藥物呢?校方的立場、學生家長們的立場、調皮孩子家長的立場,這電影全都流露。
4.活躍的孩子在被勸服吃藥後,他凡事變得三思而後行,可以冷靜讀書,但已經不似以往的他。老師覺得這樣小孩變得好帶,但長期與孩子相處的爸媽覺得孩子變呆了,他不是自己認識的孩子了。家長若選擇停藥,這樣的心境歷程,學校方面應多從這片體會與理解。
5.導師生病過世,坐輪椅的孩子終究也走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如何締造意義?如何面對逝亡。這是部強調尊重差異、擁抱生命的生命教育電影。(大衛的媽媽對校長說:「自從(坐輪椅)的大衛與(躁動的)萊爾一起做科學展覽後,當我發現大衛回家後頭上夾著乾草,我發現這就是男孩子該有的。萊爾讓大衛終於有像男孩們有的童年。)
6.電影設定在1965年,從影片中我看到我小時候的惡夢般生活--科學展覽。真是想破頭。沒想到,竟看到美國的學生也有這經歷。

我所知道活躍愛玩的孩子,雖然說話直來直往(很真),做事少經大腦慎思(具實踐力),他們不懂力道的拿捏,可能充滿活力,卻也會把活力耗至竭盡。他們不按排理出牌,常有靈機一閃的奇想(有創意,但是立功還是闖禍都難講)。
活躍愛玩的孩子,他們感性常是慢幾拍,但若能觸達感悟,總能死忠奉行。所有的特質都有好壞的兩面。

若真有能力的障礙,那或許是他們與人交涉時,越急著溝通,越語詞拙劣,不免流於狂妄、好辯或是冒犯,但也因此常讓人心生不滿而有衝突。這樣的能力限制,使他們一再地吃了不被人諒解的虧。

這樣的人不好相處、不好對待,常有大人要去收拾的是非。很多人會說,哪個孩子不是這樣呢?就是要教要罰啊。

但我說,如果有了些經驗與敏銳度,有些孩子該可判斷出真有與眾不同的部分,如能因應天性或體質切換教養的軌道,就可給孩子最合適截長補短的方案。


(據說,這樣的體質一輩子難變,可能影響工作、周遭的人、伴侶。這是個體與家人終身學習的人生課題:人們要學會接納自己/別人、原諒自己/別人、對自己更多掌握與自信)

而我為何能寫出這麼對《逆風少年》的推薦和心得,我竟是經過大半生的體悟,終究知道自己也存著ADHD的基因。幸運的是,我在體質的光譜並不趨於某端。但辛苦的是,與生活中家庭成員相處,彼此都有很多的辛苦,但終因學生給我的啟示,讓我綜合研讀與思辨後,讓我終究解出個家人學生互動間可以理解與和平相處的基礎。更重要的,ADHD(過動症)的知識讓我重新認識家人/自己、接納家人/自己與原諒家人/自己。

誠心推薦師長看這部電影
《逆風少年(Different Drummers)》。本片取自真人真事。

愛奇藝影音頻道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17/03/12

《經濟學人》報導臺海局勢的詭譎與不安警訊

這是新公告在《經濟學人》網站的一篇關於美國與臺海兩岸關係的文章。
這篇文章基本上向國際再度陳述兩岸政局分立後,直到最近兩岸逐漸有了越來越不同的思維,而美國在川普反覆變動的思維中,除非能再創造新局,兩岸和平的局勢有越來越難以避戰的警訊。

今天讀這篇文章,主要是被網友轉貼此網站時所浮出的插圖所吸引。這幅巨大紅色為共同底色的旗幟,象徵兩岸曾高舉的大中華意識,但這旗幟正逐漸撕裂,一如《經濟學人》文章中所談到臺灣人國家認同意識與中共政權正背向而馳的趨勢。(請參考其內的一幅台灣人民國族認同的長年趨勢變化之表)

讀這篇英語文章還不算太難,因為該文把讀者設定為不瞭解兩岸分立狀況,所以用了些篇幅解釋「一中政策」、「一中原則」、「九二共識」、「(未完成考試的)蔡英文就職演說」、1996年飛彈危機、臺美擬真實外交事務的作法、中國的反分裂法等等。約有三分之二的內容,大約是許多臺灣民眾透過媒體所知的觀點。閱讀此文大概可吸收到英語如何表達我們熟知的眾多政治名詞。

不過,這篇文章也略提到中國若以俄國迅速佔領克里米亞的模式攻佔臺灣,也將付出不小的代價,面臨難以管控反中人民的挑戰。這其中,也約略分析了兩岸各自戰力的部署。但對台最不樂觀之處,正在於中國戰力、經濟實力與鷹派等影響力都加大了,而臺灣除了自主與反中的意識高於以往,對美關係、經濟、戰力與外交空間都是走下坡的。兩岸的實力逐漸無法如以往因兩岸軍力的相當而達平衡。(該網頁附兩岸國防、經濟、自由度比較表)

更複雜而使臺灣和平產生危機之處,在川普對於國內經濟優先的前提下,考量的是臺灣目前仍是美國重要的出超對象,但臺灣卻也逐漸不是非存不可的貿易夥伴了。美國大致仍是尊重大陸的「一中原則」,但長期以來,美國是有一套用「台灣關係法」與「接受一中」共存的"One China Policy "。而我是從這篇文章才分辨得了原來西方觀點有所謂的「一中政策」與「一中原則」之分。

然而對於川普政權在兩岸政策的詭變,加上美國在日韓部署薩德反飛彈的系統,美中較勁與對立的氣氛愈加提升,當中國經濟也日呈趨緩,國內的分離運動也更加採恐攻的模式,再加上香港被壓制的民主抗爭更激起港人的自主之聲(臺港視破「一國兩制」的幻假),中共為了抑制這些浮動產生的效應,似乎更須對臺灣的分離意識做出行動。

但好像比李登輝、陳水扁更不偏激的蔡英文,面對黨內的台獨勢力,有著更搖擺不定的取向,這使得大陸也必須先發制人的說出已近戰爭底線的宣告。《經濟學人》雖稱臺灣此刻尚存防衛能力,也提到就算中國佔領臺灣,臺灣以往有數十萬人走上街頭反貪腐總統的蓬勃社運能量,這樣的民主街頭活力,也可能可以足以讓佔領者難以壓制。但就算文章提到臺灣這樣的本錢,我還是覺得人民的力量還是難以抗衡軍事、強權的壓制的。

我想,臺灣人有著抗爭主權、抗議貪腐的歷史,但二二八的過程已經證明了強權的厲害,連在臺的土地改革都可直接沒收相當人數的土地,執政者很重要,民主的成果必然是防堵威權再現本錢,但歷史中的獨裁者,這麼多地還是主宰了人民,掌權如果是我,或是市井小民如我,我真不敢惹怒黑道大哥了。但,怎樣才能自保呢?臺灣在國際局勢中該怎麼走才能安和樂利呢?

以上是瑞元的讀後心得~
請讀《經濟學人》"The one-China policyThe great obfuscation of one-China"
或簡網址  https://goo.gl/7MEes8


↑照片引自《經濟學人》網站,2017.03.11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17/03/06

生命盡頭最在乎的事(讀侯文詠「瀕死者告訴我的真理」有感)

人在生命的盡頭,究竟最在乎的是什麼?我讀過一些關於安寧病房的文章,或我也常駐足看關於「資深護士看到人們臨終前在乎的事情」之類的轉文。在這最後有限的關頭,人的選擇必然相當有限,你只能挑最最重要的事情來做。

1998年在彰師大的輔導原理課中,我們老師給我們看一部癌末女性的電影(這部電影叫做"The Best Last Year"),癌末的她選擇花時間去找以前生了但沒有參與養育的兒子,她不奢望長大成人兒子的接納,但她完成心聲的表露。

我是想,人與人的關愛,是不要累積到終盡的關頭才去表露,但人生中總有很多取捨,辜負又似乎是必然要有的。

我寫這些,主要是看了侯文詠這篇文章:〈4、5百個瀕死的人告訴我一個真理〉。這篇文章有兩個重點:一是人在最困難時所做的決定,往往決定出你成了什麼樣的人。另一個重點,我就摘要文章如下。

「我當主治醫生時大約三十歲,被派去做癌末病人的疼痛照顧。連續五年的時間,病人一個個過世,他們過世前,我跟他們聊天,我發現,我們每天最忙著追求的,包括財富、名氣、地位等,到了人生最後階段,沒有人在乎,我送走四、五百個病人,沒有人跟我說他要更多錢、更多的地位、更高的官階。
他們在乎的是關係,跟父母、跟孩子、跟配偶、跟親人的關係;或是他們在意關係不圓滿,他覺得對不起別人、想跟某人道歉。他們也在乎,人生走一遭留下什麼?在這個世界上的意義是什麼?所有生命走到末期的人都關心這些事情。」


最後,我在想,做人該如何才不會累積那麼多的愧疚呢?

延伸閱讀 : 侯文詠〈4、5百個瀕死的人告訴我一個真理
https://goo.gl/d9JHlE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17/03/05

「轉型正義與白色恐怖」研習與參訪二二八紀念館心得

2015.12.04

今日人權教育輔導團的研習,上午在臺北市東門國小上「轉型正義與白色恐怖」(由台大周宛窈教授主講)。

這堂課老師用了一些史料,據實地展露白色恐怖時期當權者莫大的權力,當年,以匪諜與左派之名,有許多互相誣陷的人間陷害,產生許多冤獄,更有入獄者被最高領導人大筆一揮,從5年,改判為15年,再批注執行死刑。

白色恐怖受害者許多都是高知識水準與高社經地位,但即便如此,卻不能避免被強加誣陷而遭處決的命運。周教授讓我們聽了嘉義名人高一生的音樂歌謠,他入獄後仍持續創作,優美的日語歌詞,傳達人間美好的意境,但這樣的才子佳人卻被害入獄並被處決,現在再重聽今人演繹的高一生的詞曲和歌謠,充滿著悲壯,夾雜著令人哀戚的惋惜。

周教授運用投影片展示史料,並佐以講義陳列「轉型正義」之理念與作法,再加上影音的精選素材播映,另也安排老師朗讀書信之文,整個活動過程就是一場非常值得學習的示範教學。

下午的研習,我們各地人權團的教師從東門國小走到二二八紀念館。這個紀念館的陳列跟我記憶中陰森的內容不同了,已經有些翻新。在論述上,對執政者的抗爭往前延伸到日治時期的社會運動,並對戰後台灣的時局(經濟、移民與本島民的文化差異、對接收政權的期望落差)有較多的解釋。運用繪畫、報紙片段等視覺佐以簡短的文字,知識吸收上都更輕便了。

在二樓有著孕婦驚恐護衛兩個幼子的銅雕,觸動我內心對當時人們處境的體會。而知名報業社長王添灯於二二八動盪後草擬了力主和平的《三十二條處理大綱》,但政府反而將他逮捕,任意地處置人命。我在紀念館中閱讀《三十二條處理大綱》,看到知識份子的關懷與勇氣,在王添灯的銅像前,不禁地湧起悲痛的情緒,內心油然而生向他致敬的情感。

這次二二八紀念館的參觀,我特別繞到地下室的特展區,目前的特展是「浩劫焚身的報人」,呼應與延伸著報人王添灯的事跡,我看到有更多的知識份子與報業人員,因為從事文字評論寫作與報導,許多都在二二八事件中遭受牽連而遭遇不測。在看這展覽時,有許多附帶人物照片的文字看板,展場比較單調,因在地下室,許多人並沒有往下走,所以展場空間只有我一人,閱讀這樣的素材有讓我恐聳孤單的感覺。

而在這麼多報人的事蹟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二二八受害者是台灣東京帝大與留美第一博士林茂生的故事。林茂生作育英才,最後在台大任教,其宿舍的花園有很多文人雅士與學生造訪。他在主持《台灣民報》階段,因批評了戰後行政體制,距離228才10天之後,他已被殺害,台灣在當時痛失眾多的菁英,林茂生是很有代表性的例子。

事隔這麼多年,這麼多受害的人士,真相的工作不能因為日子久遠就停止追究,我們必須在這樣的歷史中持續探討責任的問題,因為我們得讓世人知道,凡是濫權迫害人民,終究要付出代價。我們必須用這樣堅決追究責任的態度,讓人們知道若是做出了迫害的決策,就要在歷史中不斷地被追討責任。這樣「轉型正義」的工程非常重要,否則,IS或獨裁者會覺得可以一再用相同的手法掌權。






研習教師準備前往二二八紀念館
研習教師在二二八紀念館的合照
特展宣傳布條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17/03/04

性別教育不是只強調兩性生物差異,而該致力於不平權的批判--讀成大性別通識課案有感

成大自認足以開設性別通識課程的兩位教授,經學生的檢驗,發覺講師的上課內容存著特定宗教的理念,講述的內容也僅是強化性別刻板印象,校方後來召開性平會,建議教授警覺並修訂內容。這事,演變到後來,最近的消息是教授要告評論課堂的學生恐嚇與妨害名譽罪。這裡,我將貼出我同溫層中在流傳的事件懶人包。

我閱讀懶人包的感覺是覺得時代真的不同了,教學者真的不能再以為自己是學術的權威就擅行教學洗腦與評鑑的權力行使。

就我受過的學術訓練來看,事件中的成大學生相當優秀,她們已有性別意識的敏感度,對刻板印象的運作其危害有所警覺。我看得出她們具有辯證與批判的訓練,不知是她們過往國中高中受的性別教育使然?或是在女研社的洗禮?或是其他社會人文學科的鑽研?總之,這些在課堂中聽得出偏頗、辨得出偏見的學生,我很想知道她們覺知並覺得該行動的生命歷程,我很希望我們中學的教育有做到讓新世代覺知思辯與正義行動的培訓。

反觀,在精神醫學領域的教授,以兩性生理差異為基礎論述生物「性」所帶來社會表現的性別差異,這原沒有什麼不妥。但這並不能成為刻板印象的基礎,也不能成為「包容」缺德與辜負的理由(例如教育者說:女性要包容男性的一再出軌)。

我從很多成大案教授言語的片段,也辨識出這個教授是欠缺「性別平權」意識。生理基礎的確是許多行為狀態的基礎,但因人受到社會制約的影響濃厚,所以當談論生理基礎所影響的行為時,很難提出實證研究人就註定有著本性不變。若以女男差異來訴求不同的對待可以存在,這就欠缺對「平等」真諦的理解。

女男不同是事實,但生涯發展與對待的機會平等卻是人為該去警醒與爭取的。但,成大案的講師,似乎讓學生與我們看不到這種批判與督促。

如果教育只是強化直覺就曾感知的事,而教學又帶來不了個體與社會的影響,那還是教育嗎?

所以,我希望成大案的陸老師,還是開設精神醫學的課就好,別自認是性別教育專家了。

(成大案的「小白」學生,都更夠格自辦工作坊帶大家自學!這就是後現代教育,教師說穿了,就只多評成績的權力,不見得高明。具啟發的功夫,才是現代教師的絕活。而灌輸,也越來越容易被踢館了)

請讀足以駐足思辯的這篇〈成大教授控告學生 「存在、愛戀,也瘋狂」性別通識再掀爭議(事件懶人包)〉https://www.1111.com.tw/discuss/discussTopic.asp?cat=NCKU&id=115119

﹍﹍﹍﹍﹍﹍﹍﹍﹍﹍﹍﹍﹍﹍﹍﹍﹍﹍﹍﹍﹍﹍﹍﹍﹍﹍﹍﹍﹍﹍﹍﹍
後記:
根據自由時報(註1)報導陸老師自承對同性戀免兵役政策有所貢獻,但事實上,這個政策也是由包括他在內這群三軍總醫院的精神科醫師們所決定免役,理由是同性戀在男性的軍隊中容易適應不良,不宜服役。但過了兩三年後,這個同性戀免役的政策又被取消。

更多的跡象看得出來,這些主導涉同性戀的決策者,其實並不懂同性戀(註2)。這些決策者對同性戀是否合適服役反反覆覆,因為他們對同性戀的見解原先全來自軍中適應不良者的治療經驗,許多醫師用接觸處於病理狀態的病人推論同性戀全體。但當同性戀的樣貌在社會中更多元的展現後,他們擔憂自認同性戀的大量男性躲避兵役,於是突然又扭轉觀點,說同志跟大家一樣可正常服役。

許多醫師的異性戀思維,無法察覺其取樣與經驗的侷限和偏頗,便擅用臨床觀點評論社群。以此成大案可知,授課教授亦是用臨床經驗在評論女男的兩性現象。但是,錯了。常處理憂鬱症同志與女男婚姻觸礁的助人工作者,其實不該用這樣的經驗論斷男女與同志的,因為他們對社群整體的認識有限。但是,如果助人工作者可以跳脫受助者個體的處境,放高眼光看到社會體系、國家機器對個體的壓迫,若能實務工作者能瞭解社會結構性的問題,那,該評論與解析的該是這樣的結構,而不是論斷這些個體。


所以,如果無力於警覺社會結構對女男個體的影響,我希望陸老師還是開精神醫學的課就好,別自認是性別專家。

註1:自由時報對成大案的報導,引述了陸老師的意見。請見 https://goo.gl/c68ERT
註2:我曾經於撰寫性意識史的學位論文期間擔任獨立記者,採訪過三軍總醫院主導同志免役政策的醫師。經過兩小時的對話與事後錄音謄稿,受訪的精神科醫師被我提點出其對同志社群的評論基礎,皆在於其於院內照顧的病人經驗。回顧受訪前段聽他講各種對同志社群充滿刻板印象的論斷,即便他不斷鋪陳其精神神經學的學歷權威,但我聽得出其歸納邏輯很有問題,其中基督教的信仰,主導了他的立場。經辯證的對話後,這位「學術高深」的政策決策者自承:「事實上,我坦白,我並不懂同性戀。」聽這話,我內心大為震驚,可是你們卻做出對待同志政策呀!你還經手診療所有軍中自殺的同志!這篇採訪我依雜誌之精擷撰稿刊出(但我心中對這票人的評論,直到此處我覺得必須揭露「專業者」的真相與可怕的權力施展。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

2017/03/03

美國影集"When we rise"(當我們崛起時)第一集的摘要

我購買了郭董便當的視聽盒子,因為綁了愛奇藝三個月的約,所以很驚奇地看到愛奇藝有播講述美國同志社會運動的影集"When we rise"(當我們崛起時),目前只釋出第一集,其他依日子播映。

我簡要說一下第一集的狀況。大致上是從1971年說起,佈出了三條線來鋪陳美國同志運動興起的過程。

一條線是一個越戰黑人海軍回到舊金山港市,縮頭藏尾地暗逛同志酒吧,後來受到有抗爭意識的變裝皇后媽媽桑的感召,黑人海軍逐漸建立自信尋愛....

另一條線是加入遊走海外NGO與美國婦女組織NOW的小女生,後來加入了「女性主義是理論,女同志是實踐」這樣的女同志團體,除了呼喊女權、抗議父權,後來他們還到相對溫和的NOW中出櫃要求婦女團體別再依附男性。

第三條線是一個熬到18歲後才向家人出櫃出走的稚嫩男青年,他父親是執行電療、割除腦前葉權威等逆轉治療的精神科醫師。讀了他爸書房的醫學書籍,他熬到不用被迫治療的年紀,告別家鄉鳳凰城來到舊金山,在欠缺家計下在同志流浪青年中於社會的縫隙存活。青年出走前向他爸問:「即使我是同志,你也會對我施行電療治療嗎?」爸爸說:「孩子,因為我愛你,所以我會對你施行電療的。」....

在舊金山,因為小女生想找到不受警方干預的女權社運辦公室,她找上了扮裝皇后開的同志酒吧,上面的三條線的主角後來碰在一起了。因為時間設定在1971、1972年,所以劇中人物會談到1969紐約石牆暴動,而他們手上也拿著哈維米克競選市督導的傳單。想必,哈維米克(美國首位民選的同志地方民代)被槍殺的事件,將會在劇情中呈現。另,依時序推進,預計應會上演1973年美國精神醫學年會(APA)將同性戀去病化的決議過程。

其他,就是請收看似乎還頗有想像空間的後面幾集。


--------------------------------------------------------------------- Back to the homepage of "Bulletin of Mr. Q" 回到本網站首頁